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创新研究

来源 :中国人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j_mark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从形成到主导地位的确立,以及随着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而不断发展,是一个复杂的历史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既有宝贵的经验,也有深刻的教训。当人类跨入21世纪的时候,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国际局势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前提下,使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相互促进,协调发展,防止一手硬、一手软;如何在深化改革、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条件下,形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共同理想、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防止和遏制腐朽思想和丑恶现象的滋长蔓延;如何在扩大对外开放、迎接世界新科技革命的情况下,吸收外国优秀文明成果,弘扬祖国传统文化精华,防止和消除文化垃圾的传播,抵御敌对势力对我“西化”、“分化”的图谋,这是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必须认真解决的历史性课题。社会大变革时期,也必然是思想观念激烈碰撞的时期。表现为理论之争、观念之争的各种纷繁复杂的意识形态领域的争论或斗争,从归根结底的意义上讲,是命运之争和根本利益之争。因此,适应国际形势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形成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具有重要的意义。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要保证其生命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就必须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要适应实践的发展,以实践来检验一切,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又要谱写新的理论篇章,要发扬革命传统,又要创造新鲜经验。善于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创新具有丰富的内涵。当前,创新已经成为家喻户晓的词汇,新词汇的使用、新观点的提出、新工艺的出现、管理方式的改进等都可以说成是创新,创新已经成为一种前卫的潮流。作为一种积极探索的精神和一种新的表现形式,这样理解创新也是可以的。但是,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方面来说,创新有特定的内涵。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来看,理论上的创新一般体现在这样几个方面:第一是原创性的,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起到填补空白的作用;第二是修正前人的错误观点;第三是对前人提出的思想进行补充和完善;第四是把前人的思想放到特定的历史框架之内进行定位,以使原有的思想发挥新的功能和作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创新主要体现在后两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创新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和完善是密切相联的,是社会变革的反映,维护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是其根本出发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创新所关注的是事关全局、带有根本性的一些问题,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创新的理论成果要能够深刻揭示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对社会发展和变革产生深远的影响。这样的理论活动和成果才可以认为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创新。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和灵魂,因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创新,必须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动摇,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总结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经验,去吸收借鉴人类文明的有益成果,形成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在实践中进一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创新要有一定的实现机制。第一,唯物史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创新的理论基石。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学社会主义和一切社会科学的理论基础。它揭示了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唯一科学的历史观,也是唯一科学地说明历史的方法,是工人阶级的精神武器。因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创新必须坚持坚持唯物史观。这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就是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第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创新的思想路线保证。实事求是作为党的思想路线,其确立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在当代中国,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坚持党的思想路线。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创新的问题上,坚持党的思想路线,既是政治信念,也是基本原则。第三,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创新需要有一支高素质的队伍。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队伍,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创新的组织保证。第四,制度创新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创新的重要保障。制度建设是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历史任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创新就是要为变革不合理的体制鼓与呼,为制度创新提供理论基础,同时,体制的不断完善又为理论上的创新提供了必要的物质保证。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创新要达到的现实目标是:第一,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共同理论基础。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坚定不移地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的指南,并且从中国实际出发,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取得了革命和建设的胜利。历史和实践告诉人们,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总是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在实践中继承、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巨大威力就体现在无产阶级政党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与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所以,能否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原理和科学精神,善于把握客观情况的变化,善于总结人民群众在实践中创造的新鲜经验,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这不仅是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关系全局的重大政治问题。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创新,首要的任务就是在实践中继承、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第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政治保证。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有政治保证。政治保证最重要的就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没有这个政治保证,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都不可能成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更好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创新的重要内容和现实目标。第三,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精神动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以先进的文化,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凝聚人们的精神力量。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努力建设先进文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创新的重要现实目标。第四,促进社会和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全面发展和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一致的。因此,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推进改革开放,为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创造条件是历史赋予中国共产党人的使命,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正确把握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内涵,阐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与社会全面发展之间的关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创新的重要内容,为促进社会全面发展和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提供理论支持,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创新的重要现实目标。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创新是一项创造性的理论思维活动,是非常艰巨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创新要达到其预期的现实目标,除了要有一定的实现机制,从理论本身来讲,还必须正确处理一些关系,比较重要的有理论与实际的关系、继承与发展的关系、主流与支流的关系。这些范畴所表达的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对历史的态度和对现实中存在的错综复杂的理论问题的态度和正确把握理论方向的能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作为执政党的思想理论体系,具有全局性、战略性的意义,只有准确把握这些范畴之间的辨证关系,才能保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创新顺利进行。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两改”工作更加深入的同时,农电管理安全风险日渐突显.本文将对农电管理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就如
分税制改革之后,“项目制”成为国家自上而下分配资源的重要方式,同时也成为地方获得建设资金的重要来源;农村税费改革进一步加强了基层发展尤其是村庄发展对于项目资源的依
学生在解答立体几何问题中暴露的诸多薄弱环节,突出表现为空间想象能力较差,空间概念模糊,从而导致计算、论证等方面的错误.本文根据平时常见错误加以剖析,仅供参考。一、概
期刊
该文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前言:简要回顾了近代以来中伊关系发展的情况,重点论述了中伊建交的背景;(2)第一章:建交.该章详细再现了中伊建交的历程及意义;(3)第二章:对话和理
融媒体时代,体育新闻应该是报纸各个新闻版中相对来说最没有禁区的新闻了,因此,体育新闻无论在写作还是编辑上的自由度都要远远高于其他类型的新闻。但自由并不意味着优秀。
政治观包含着宏观的政治理想也包含着具体的政治制度设计的理念。本文拟从政治观的概念入手,从国体观、政体观、政党观、民族观、外交观、祖国统一方略、党的自身建设等方面详
中国共产党树立了自己掌权的国家后,要把旧体制改为社会主义的新体制。经过九年的磨炼和调整,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决定发动“大跃进”运动,要走自己的路。  为了建设与旧体
■提高领导干部的科学发展能力既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目前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主要任务。在大同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要尽快实现转型
论文写作目的:全球化时代的毒品泛滥对人类世界造成严重危害,毒品问题已成为世界各国及国际社会关注的国际问题.着重对全球化时代的毒品问题的原因进行探讨,力求揭示毒品问题
该论文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主要研究政府机构改革的理论与实践.通过对中国历次政府机构改革的历史回顾和当代西方国家行政改革理论与实践的思考,提出了当前中国政府机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