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画改良的北方案例:王紹维绘画研究

来源 :哈尔滨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yan3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初,传统中国画面临着西方文化大规模冲击,呈现出了巨大的变革。在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西方的美术思潮及绘画技法也猛烈地冲击着中国传统绘画观。面对西方文化的冲击,中国画是守护还是拓进,成为了民国时期理论家、画家笔下变革或守护的争论核心。此时的中国的理论家、画家以地域文化特点为基石,用各自的方式进行了中国画的改良与守护。20世纪20——30年代,以上海为中心发展起来的洋画运动,许多新思想的画家通过学习西洋画技法及绘画理论,对中国画进行了改良,这些艺术家以传统中国画为养料,吸收西方绘画的长处,进行了中西绘画融合,形成了与时代相适应的新画风。还有一些画家,以京津画坛为中心,始终坚持传统绘画最基本的语言方式,对传统中国画进行守护,中国画的生命力在这些画家的守护中流动与演进。此外,还有一些画家,选择了中国画变异的极端方式,除了使用中国画传统工具材料外,绘画观念、内容、技巧、审美方式、构图风貌多模仿西方现代主义绘画流派的绘画风格。大胆跨越边界,进行新画风的尝试,他们将现代化的旗帜首先扛起,成为了当时画坛的一股新风貌。郎绍君在其著作中,将20世纪中国画类型及流派进行了划分,分为“传统型”“泛传统型”“非传统型”。通过对20世纪的中国画改良的综合性或个案研究的分析来看,其研究主要集中在京津地区画坛、海上地区画坛、岭南地区画坛;在这一时期,对上述三个核心地域以外的中国画改良的综合性研究、个案研究是缺失的、空白的,非核心地域的中国画改良研究在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中是失语的状态,这样的中国画改良历史是不丰富立体的。以20世纪30年代的东北为例,其政治文化面貌就与中国其他地域的状态是不同的,1932年,日本进军东北,此后日本在东北建立了伪满洲帝国,在政治、文化等方面进行全面侵略,在这样高压、全面的的侵略下,东北的文化艺术形成了与其他地域不同的特点。在民国时期大的社会背景与东北地区特殊地域文化的双重影响下,东北画坛呈现了不同的艺术特色,同时对于东北地域民国时期中国画改良的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通过挖掘东北民国时期中国画改良者,试说明当时东北地区的中国画改良的文化思潮与艺术实践不是空白状态,其艺术特点也呈现出了地域文化影响下的不同面貌。本文以民国时期东北画坛的中国画改良为线索进行画家的挖掘,与东北地区发生的政治文化侵略、美术事件、进行的美术活动为背景材料,找寻到20世纪初留学日本学习西方绘画理论及绘画技法的东北画家——王绍维,其1927年留日归国后30年间都在进行中国画改良,最终形成“泛传统型”中国画风格。王绍维的中国画改良与高剑父、高奇峰、徐悲鸿、蒋兆和等画家的融合中西之路是不同的。王绍维将西方现代绘画与中国画结合,而之前总结的“泛传统型”的中国画改良是将西方古典绘画与中国画结合,这两种路径的中国画改良都将中西绘画进行了融合。本文总结出王绍维艺术逻辑的形成、在中西美术融合之路上如何突破与成功、中西美术融合后绘画的特点及在东北地区美术发展的影响。第一章绪论,从本文的研究意义、文献综述、研究思路与方法以及文中涉及的特定概念进行分析与说明。第二章将从民国时期中国画改良运动现有的研究入手,分析现有中国画改良的研究集中的地域及类型特点,通过对民国时期的中国画改良现有的研究进行分析,得出了除上海、京津、岭南地区的中国画改良研究相对深入,其他地域基本属于空白。在民国时期大的社会历史变革的背景下,文化的变革是普遍的,其艺术维度的变革不应是几个地域的变革,这样的研究对于20世纪中国画改良的整个切面来说是不完整的,对于这个时期的美术史来说也是不全面、不立体、不丰富的。在当时有着特殊地域文化的东北,一些画家也在进行着中国画改良。王绍维就属于当时东北地域中国画改良“泛传统型”的探索与实践者。这不应被幕布掩盖,值得研究与挖掘。第三章以民国时期东北画坛中国画改良者王绍维作为个案研究,厘清王绍维艺术观念的生成逻辑,他与当时北京、上海等地进行中国画改良的那一批艺术家的学习经历有诸多相似之处,但地域文化的特殊性的影响,王绍维在绘画创作上呈现了不同的思想面貌。王绍维思想根植中国传统文化的厚土,年幼时临摹《芥子园画谱》;后因反对日军的侵略,被迫更名逃亡朝鲜再入日本学习绘画;归国后在杭州国立艺专深造,研究中西绘画的融合;再到北平进行艺术交流与展览;最后形成了自己“泛传统型”中西融合的绘画风格。第四章重点分析了王绍维在“诗、书、印”中的特点与传统文人画观念。探讨了王绍维绘画中传统文人画观对其笔墨、构图、色彩、意境等方面的影响。在王绍维中西融合的绘画中,仍然将中国画的精髓运用的得当且具有较高的艺术感,这是王绍维绘画艺术的养料。通过分类总结,分析出传统文人画观对王绍维中国画改良的作用。第五章主要从王绍维的绘画中看其传承与独造,将王绍维在不同时期的绘画风格的改变分成三个时期。详细分析画面风格形成与传统文化、地域文化的关联性,探讨王绍维的中西绘画融合与其绘画理论相辅相成的融通性。进而总结王绍维“泛传统型”中国画改良的实践探索。王绍维通过不断的研究与学习探索出中西绘画融合的道路,自成一派,成为东北画坛在20世纪中国画改良运动中的实践先行者。结语部分,首先,通过对民国时期东北画家王绍维的整体研究与挖掘,可以得出民国时期的东北画坛的中国画改良不是空白状态;其次,因东北画坛中国画改良画家王绍维的挖掘,可以得出民国时期复杂的社会大背景影响下,进行中国画改良的地域不仅有京津地区、海上地区、岭南地区,还有东北地区;此外,通过对民国时期的东北特殊的地域文化影响下的中国画改良的研究,可以侧面看出中国画改良在民国时期的现代化完成之路是多种选择,是各具地域文化特色的,丰富了中国画改良的美术史。
其他文献
<正>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对基于自然杀伤(NK)细胞的癌症免疫治疗感兴趣,但大多数试验中NK细胞疗法的疗效依然有限,因此亟需增强NK细胞杀伤力的策略。目前的研究发现线粒体凋亡途径在NK细胞的有效杀伤中必不可少。NK细胞可以启动癌细胞的线粒体凋亡状态,而线粒体的准备状态也会影响癌细胞对NK介导的杀伤的敏感性。该研究报道了一种NK细胞联合抗肿瘤药物BH3模拟物(BH3 mimetics)的治疗策略,可增强
期刊
随着科学研究的日趋国际化,英文摘要作为学术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中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国内外的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摘要写作进行了研究。但是到目前为止,现有研究主要是从体裁结构和语言特征两个视角进行的。此外,我国英语学习者在撰写英文摘要方面存在写作信息不全、语言表达和组织结构不规范等问题。因此,为了丰富英文摘要的研究视角和内容和为了促进国内高水平英语学习者撰写的英文摘要更加符合国
学位
在我国,白色家电企业是家电行业中的主力军,但是近年来白色家电行业的发展较为缓慢。论文运用因子分析的方法对17家白色家电上市企业的经营绩效进行探究,发现许多企业存在发展不均衡的问题,并且从总体来看,综合绩效得分较低,发展状况不够理想。针对白色家电企业的发展状况,论文提出了加快资本周转速度、拓宽销售渠道、推进多元化战略的建议,为促进我国白色家电企业健康快速发展,从而带动整个家电行业进步提供了支持。
期刊
在语言学研究中,人们普遍认为派生是构词的重要方式,其通过在原词的基础上添加词缀产生新的词汇。在认知语言学的形态学研究中,人们通常将派生法分为三种:添加前缀、中缀和后缀。语义连续统由时间、空间和程度组成。三者作为连续统的一部分,也可以划分为三个范畴。在认知理论的指导下,本研究主要聚焦于跨域的程度前缀语义整合和图式表征语义网络的建构。传统的构词法研究中,主要集中于讨论前缀或后缀的原型意义和添加规则。本
学位
中国山水画作为中国绘画艺术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一直是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最重要的载体之一。在“取象比类”的传统逻辑思维方式影响下形成的“比德”美学思想,使松在中国山水画的题材和画面元素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远远超过了其他自然物象。松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符号,其精神内涵极为丰富。为充分表现出松的人文精神,经过历代艺术家的不断丰富、完善和创新,松的笔墨表现形式非常丰富,笔墨语言也呈现出时代风格特征,松绘画
学位
本文以研究中国当代山水画的创作为出发点,从笔者参加的展览,所阅书籍及网络资料之中搜寻出一些相关案例,研究其中带有浮世绘等有关联日本艺术共通点的部分,进而讨论浮世绘艺术在中国当代山水画创作过程中的参考价值。文章从浮世绘的定义入手,首先探究了中国艺术对于日本美术发展的影响,以及其中古典山水画、明清版画、芥子园画谱等对于浮世绘艺术的重要启发,并论述了浮世绘与当代绘画之间的基本关系,例证了浮世绘文化与世界
学位
张祯麒先生作为北大荒版画发展的先驱,追其毕生为北大荒版画的发展和版画艺术形式的探索做出巨大贡献,黑龙江版画艺术的发展离不开老一辈领路人的指引,他的版画作品按地区分类,可分为五大系列(海南系列、北大荒系列、新疆系列、内蒙古系列、非洲系列),每一系列的作品都带给观者不一样的视觉体验。海南系列的版画作品充满浪漫主义色彩,海南是张祯麒的出生地,作者把对这片热带雨林浓郁的家乡情怀谱写在其绘画当中,同时海南也
学位
由于其独特的句法语义特征,英语中动构式的生成一直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关于英语中动构式生成机制的研究,前人多从生成语言学及认知语言学视角展开研究。但目前鲜有学者从心智哲学视角对英语中动构式的生成机制进行较为系统地研究。基于以上发现,本文试图从心智哲学视角出发,对英语中动构式本质特征的生成展开分析,以期为英语中动构式的生成提供一个合理的机制。本文研究问题如下:(1)在英语中动构式中,副词是否具有
学位
台阁体书法兴起于明朝初年,盛行明清两朝,是中国书法在特定历史时期的时代产物,在书法发展史中有着独特的位置。沈度是书法史上第一位真正有影响力的台阁体书法家,其书风深受当时朝廷官方和广大士大夫阶层所推崇,影响力一直延续到清末民初。台阁体书法不仅成为两朝官方文件的通用标准书体,还规范了科举、出版、教学等多种文化活动的汉字使用,其历史作用将永远不会被抹去。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沈度台阁体书法作为研究对
学位
《浮生六记》是清朝文人沈复所著的自传体随笔,以夫妻的家庭生活为主线,运用简练生动的笔触描写了与妻子陈芸的婚姻生活,闲情逸趣,文学批评以及山水游记。作为一部反映清朝时期的文人生活的作品,《浮生六记》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同时现有的四个英译本也受到了各国学者的关注。但是,学者们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了林语堂的版本,而且大都集中在译者主体性,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等几个角度,弱化了美学思想在译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