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农业合作化思想研究(1949-2009)

来源 :四川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ach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合作运动兴起于18世纪的欧洲,迄今为止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在世界合作运动史上,英法等国劳动者最初组织的是消费合作组织,后来在向世界各国传播、发展过程中,因地制宜发展出生产、信用、供销等许多形式。到20世纪初期,合作经济已经成为许多资本主义国家经济体系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农业领域推行合作制度的成效尤为显著。几乎所有的发达国家,农户之间的联合和合作都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合作经济可以有效弥补市场机制缺陷和政府职能的不足,在国家转型期发挥积极作用。  中国当前正处于现代化转型的关键时期,“三农”问题相对更为突出。改革30多年来,随着计划经济体制的逐步取消,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传统的农业生产、流通组织,有的已经解体,有的正在改制转型;而从国外各地复制而来的合作制度又面临水土不服的困难,难以普遍推广。因此,农民组织化程度低下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严重制约了农民增收和农业的现代化,出现了中国整体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城乡差距却日益扩大的问题。  在这样形势下,从经济思想史的角度,考察中国农业合作制度演进的特殊轨迹,将能更为真实、更为详实地展示国家主导型经济发展、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国家宏观调控三者对农业合作化思想演进影响的轨迹,勾勒出当代中国经济思想史、农村改革史的一个轮廓,一个侧面,并为理解中国农业合作化困境提供一个特殊的视角。  对新中国60年农业合作化思想的系统考察,主要是基于对这一时期党和政府的重要会议文件、党重要领导人的论著、各个时期地方基层合作组织的章程、学者的著作等文献资料中所蕴涵的合作制度思想进行全面而又完整的梳理过程,这种系统性的梳理是对中国农业合作化思想更深层次的认识尝试,通过这次尝试可以总结出农业合作化思想发展的主要脉络与节奏,从而挖掘出中国农业合作化思想演进的影响因素和动力机制,为下一阶段农业合作化思想的深化提供借鉴与启示。  论文研究过程中坚持两条主线,理论上以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化理论的中国化为主线,实践上以农民“组织起来”发展生产力为主线。根据60年来中国历史发展的轨迹和中国农业合作化思想的演进脉络,将建国后农业合作化思想概括为4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农业合作化时期的政府指导型合作制度思想(1949-1957),第二个阶段是人民公社时期的政府强制型合作制度思想(1958-1978),第三个阶段是改革开放前期的政府引导型合作制度思想(1979-2002),第四个阶段是农村改革深化时期的政府扶持的新型合作制度思想(2003-2009)。从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即以时间为经,以每个阶段的主题思想为纬,在总结、整理和归纳建国以来农业合作化思想的基础上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进行评价,从中提炼出农业合作化思想演进的脉络和节奏。  全文框架结构共分为8章,基本内容如下:在第1章绪论介绍本文选题的背景及意义、概念界定、研究方法、国内外文献述评、设计本文的研究思路和基本框架,并介绍研究的预期创新之处和可能存在的不足。在第2章中论文对农业合作化思想进行溯源,建国以后的农业合作化思想主要有两个理论来源:一个是早期无产阶级革命家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经列宁和斯大林探索实践的“过渡论”合作制度思想,另一个是以罗虚戴尔原则为代表,经济价值优先的“实用论”合作制度思想;而这两大理论传统都是来自于空想社会主义者的“乌托邦”理想。在第3章中论文以人物为线索,对建国以前毛泽东、刘少奇和张闻天等的农业合作化思想进行梳理,中国共产党人的这些早期论述为后来建设时期农业合作化思想演进提供理论准备。在第4章中论文回顾政府指导型合作制度思想形成的背景,政府决策层的三次争论,以及学术界的讨论;然后从五个方面研究这一思想的内涵,包括分类渐进的公有化思想、“大包工”与“小包工”生产责任制思想、灵活的多样的过渡的分配思想、增产增收思想,自愿互利的合作社参与原则等;最后从理论价值和实践成效方面评价,并指出其缺陷。在第5章中论文回顾了政府强制型合作制度思想形成的背景,政府决策层的初步构想和两次调整,以及学术界的讨论;然后从五个方面研究该思想的内涵,包括“三级所有、队为基础”思想、集中劳动与统一经营思想、按劳动日(工分)计酬的集体统一分配思想、政社合一思想以及公共品供给思想等;最后从理论价值和实践成效方面进行评价,并指出缺陷。在第6章中论文回顾了向政府引导型合作制度思想转变的背景、政府决策层权衡的经过以及学术界的讨论;然后从五个方面研究该思想的内涵,包括土地公有为特征的生产资料所有制思想、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思想、双包到户为主的收入分配思想、两个飞跃思想等;最后从理论价值和实践成效方面进行评价,并指出缺陷。在第7章中论文回顾了政府扶持的新型合作制度思想兴起的背景,政府决策层权衡的经过,以及学术界的讨论;然后从四个方面研究该思想的内涵,包括联合所有的产权思想、新型的双层经营思想、盈余主要按交易量比例返还思想、民主管理思想等;最后从理论价值和实践成效两方面进行评价,并指出缺陷。在第8章中论文从总体上考察农业合作化思想演进的逻辑体系、动力机制、指导原则,然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业合作化思想的发展趋势进行前瞻。  论文的创新之处有:  第一,从经济思想史研究来看,研究中国农业思想的较多,但对于1949年以来中国农业合作化思想的演变,国内外尚无相关系统研究。本文在研究对象上具有一定的系统性,丰富了中国经济思想史研究内容。  第二,揭示出60年来农业合作经济思想演进的完整过程和基本内涵。本文从经济思想史的角度,对1949年以来政府决策层和学术界关于中国农业合作化的思想进行了尽可能全面系统的整理。以此为基础,将建国后农村合作经济思想划成四个阶段,即:农业合作化时期(1949-1957)政府指导型合作制度思想、人民公社时期(1958-1978)政府强制型合作制度思想、改革开放前期(1979-2002)政府引导型合作制度思想、农村改革深化时期(2003-2009)政府扶持的新型合作制度思想;总结归纳出了这四个阶段农业合作化思想的基本内涵。  第三,建立“产权制度—经营制度—分配制度”为主体框架的农业合作化思想分析体系。以60年来中国农业合作化思想发展的四个阶段为基础,以马克思主义制度经济学为指导,借鉴西方新制度经济学的有用成分,主要从产权制度思想、经营制度思想和分配制度思想等角度对每个阶段的合作制度思想内涵展开系统研究。  第四,总结出60年来农业合作化思想演进的逻辑体系。建国以来农业合作化思想形成了以“两条主线”、“三个转变”、“四个阶段”为特征的演进逻辑体系。“两条主线”即理论上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化理论的中国化;实践上以“组织起来”为目标,实现了农业生产力的曲折发展。“三个转变”即产权制度上从重土地所有权与经营权的统一,向重土地使用权的“两权分离”转变,分配制度上从片面追求公平向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转变,经营制度上从单一集体统一经营向家庭分散经营与集体统一经营相结合转变。  第五,对60年来农业合作化思想演进的动力机制进行了探索。本文借鉴演化经济学的分析范式,结合制度演化理论,分析中国农业合作化思想演进动力机制的四个过程,即:“给定条件→启动机制→形成状态→退出闭锁”。在每一次演进过程中既有来自外部宏观、中观制度环境的压力,也有来自微观制度层面的动力;既有来自政府机构自上而下的拉力、也有来自农民群众自下而上的推力:既受到学术界社会科学知识积累的辅助力,也受到土地、人口、资金、管理人才、农业科技等各种客观条件的约束力,形成“六位一体”农业合作化思想演进动力机制。  第六,对中国农业合作化思想演进趋势进行前瞻。根据60年来农业合作化思想演进的逻辑体系以及动力机制,结合未来农业合作化内外部条件可能的变化,对农业合作化思想演进趋势进行展望,指出未来农业合作化思想发展的方向和研究的重点。
其他文献
2001年12月11日我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成为其第143个成员国。加入WTO为我国出口产品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国际市场,同时也使我国面临的贸易摩擦迅速增多,尤其是我国遭受的
课程标准是高职院校教学质量治理的工具之一,由于在制订和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课程标准未起到标准作用,本文以会计专业为例,从制订主体、课程目标、职业标准和考核评价四方
本文通过对陕南Y县精准扶贫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针对其扶贫工作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和困境,提出依托Y县现有的云数据平台,充分利用大数据平台和互联网+的技术支持,从政
期刊
期刊
在内径为50mm的水平管中,对空气、水段塞流下的液塞长度分布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该流态下的液塞长度呈对数正态分布,平均液塞长度与气液相混合速度具有典型的二次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农业大国,农村人口、社区人口占了总人口相当大的比重,要达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三农"问题是近年来中央亟需解决的关键,农业发
测定慢粒白血病患者血液中所含粒系定向干细胞(CFC-C)的数量,国外近年来已有一些报导。所用细胞团刺激因子(CSF)多为人白细胞或胎盘制成的条件培养基。我们应用肌条件培养基
随着高阶制程节点芯片开发成本的攀升,企业不得不寻找规模更大的半导体产品市场,以获得较好的投资报酬率(ROI).这对所有企业都有造成影响,Altera也不例外.Aitera在28nm制程节
一直以来,FPGA领域的博弈从未停止,而各大厂商采取的战略各有不同,这有赖于市场的走势及各厂商的技术特点和长远规划.对于Lattice公司来说,专注于其优势领域,即通信领域,是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