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能力与区域经济增长质量——基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视角的研究

来源 :天津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535479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增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经济总量在世界上的名次不断提升。但是这种高速增长主要是依靠增加生产要素投入来实现的,伴随着大量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自2010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速呈下行趋势,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将成为一种新常态。后来,他进一步提出“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这一重要发展理念无疑体现了中国未来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重要性。中国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由粗放的经济发展模式向集约发展模式转变,从“中国制造”、“加工基地”向“中国创造”、“创新基地”转变,而做出转变的根本就是进行创新。为此,党的十八大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十九大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应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强调要更加注重创新驱动。在这一背景下,各省区正试图走出一条主要依靠提高区域创新能力,通过促进科技进步提高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促进高质量发展的新路。目前,通过创新提升经济增长质量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很多学者基于不同的视角对该问题进行了研究,并得出了许多可供借鉴的结论。然而,也存在一些问题,尤其实证研究结果差异较大。究其原因,我们发现有以下几点:一是不同学者对创新能力的内涵的认识存在较大的分歧,并直接导致了他们对创新能力的评价方法和指标选取千差万别,实证研究结果的差异也较大。二是不同学者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内涵的认识同样存在较大的分歧,并直接导致了他们对经济增长质量的评价方法和指标选取同样存在一定的缺陷。三是对创新驱动对经济增长质量的传导路径缺乏全面深入的认识,导致某些文献对如何提升区域创新能力,以及如何通过提升区域创新能力来促进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所提政策建议缺乏针对性。鉴于此,本文拟在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结合国家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和全面提升经济增长质量的现实需要,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内涵和评价方法、经济增长质量的内涵及其正确的评价方法、以及如何通过提升区域创新能力来促进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做一个系统的考察。考虑到创新要素可能在地区间流动,技术也可能通过投资、贸易等渠道在研发主体(如公司总部)与其他主体(如控股子公司)之间、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之间形成事实上的“扩散”,从而区域创新能力可能存在一定的空间溢出效应,本文对区域创新能力和经济增长质量关系的实证研究,将在考察各自的时空演化格局的基础上展开。但是,现有很多文献在采用单一指标衡量区域经济增长质量时,直接采用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指数,我们认为这样做是欠妥的。因为这个指标仅能回答哪个地区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快还是慢,但仍会导致“鞭打快牛”的问题。正确的做法应该是计算“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再进行横向或纵向对比。换言之,“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才是通过单一指标评价经济增长质量的恰当指标。因此,本文在考察各省区的经济增长质量时,将采用这一做法。同时,也正因为区域创新能力可能存在一定的空间溢出效应,基于创新驱动的各地区经济增长质量也可能存在一定的收敛性。如果这一收敛性确实存在,那么从长期来看各地区间经济增长质量上的差距将会缩小。但这可能取决于政策、区域创新能力的实际溢出情况等很多因素。所以,本文还将实证检验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收敛性、以及区域创新能力对其产生的影响,为更好地通过提升区域创新能力来缩小各地区经济增长质量上的差异提供政策依据。此外,考虑到区域创新能力和经济增长质量的关系可能是非线性的,或者存在某种临界水平,本文还将采用门限回归模型实证检验区域创新能力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非线性影响,并基于相关的分析结论提出政策建议。本文正是按照上述研究思路展开的。全文共包括8个章节,以下为主要研究内容与相关结论。研究内容一:中国区域创新能力的测算。本文第3章在充分理解区域创新相关理论基础上,选取36项基础指标构建了中国区域创新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测算了中国内地30个省份(除西藏)2000~2017年的区域创新能力的综合得分。研究发现样本期间中国区域创新能力局部与整体基本上都呈现增长型演变格局,但是存在区域间的差异性,东部地区最高,东北地区次之,中西部地区最低。各省份的创新能力表现出一定的空间集聚特征,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呈现显著的HH型和LL型的空间俱乐部现象,其中HH型集聚区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L L型集聚区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和中部地区。研究内容二:中国区域经济增长质量的测度。本文第4章选取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作为区域经济增长质量的测度指标。首先采用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测算中国各省份2001~2017年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发现从全国平均水平来看,全国整体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在样本期间不断提升,而且绿色技术进步比绿色技术效率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更大;样本期内各省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具有正的空间相关性,呈现显著的HH型空间俱乐部现象。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测算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并以此衡量各地区的经济增长质量,发现:2001~2017年各省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的均值为20.8938%,经济增长质量较高的省份大多数是经济比较发达的省份;在不同时期经济增长质量波动较大:在加入WTO的初期(2001~2007)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为17.0543%,经济危机时期(2008~2010)下降为12.9245%,经济复苏时期(2011~2013)又提高到21.8015%,经济新常态时期(2014~2017)继续提高到41.6005%,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驱动源泉正在由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为创新驱动。这说明,虽然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人口红利逐渐消失,资本生产率下滑,但是在此经济转型时期,通过调整经济结构,注重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中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有了明显的提升,经济增长质量显著提高。样本期内各省份经济增长质量具有正的空间相关性,呈现显著的HH型和LL型空间俱乐部现象。研究内容三:区域创新能力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收敛性的影响分析。鉴于中国区域创新能力存在显著的空间相关性,创新能力高的地区有可能通过人才流动、投资和贸易等方式促进周边地区的技术提升和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周边地区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缩小相邻区域间差异,最终促进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收敛,因此,在正文的第5章首先检验了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收敛的存在性,然后检验了区域创新能力对其收敛性的影响。结果显示:(1)如果不考虑空间相关性,采用普通面板模型,那么全国和四大区域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均不存在显著的σ收敛和绝对β收敛,但全国、东部和东北存在条件β收敛。引入创新能力作为解释变量之后,全国、东部和东北仍存在显著的条件β收敛,且β值均变小(即β的绝对值变大,也就是收敛速度加快),西部也表现出显著的条件β收敛,说明区域创新能力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收敛性有一定的影响;但创新能力自身的回归系数不显著,也就是没有显著的促进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2)考虑空间相关性,采用空间面板模型后,东部、西部和东北的β值均继续变小(即β的绝对值变大,也就是收敛速度加快),且西部和东北的显著性进一步增强;但中部地区仍不存在显著的条件β收敛(尽管其β的绝对值也变大了);从全国来看,收敛速度有所下降(即β的绝对值变小),但仍显著;所以,综合来看,四大区域各自呈现出更明显的“俱乐部”收敛特征。然而,考虑空间相关性后,虽然创新能力的回归系数仍为正,但除东部地区通过了 5%的显著性检验外,全国及其他地区均未通过显著性检验,说明中国多数省区创新能力的提升没有明显的促进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这既可能与当前我国各省份创新能力普遍较低有关,也可能是创新能力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存在门槛效应,东部地区创新能力相对较高,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已经显现出来,而其他地区创新能力较低,导致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不明显。关于后者,下文还会做进一步的检验。研究内容四:区域创新能力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溢出效应分析。在前面证实了东部地区创新能力显著促进了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基础上,为了进一步检验东部各省市创新能力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是否存在一定的空间溢出效应,本文第6章使用空间杜宾模型识别了东部各省市创新能力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直接效应、间接效应和总效应,结果显示:创新能力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水平(对数形式)的直接效应显著为0.1759,间接效应显著为0.0692,说明东部某省区的创新能力每提升1单位,不仅将促进本省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水平提升17.59%,还将促进相邻省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水平提升6.92%。充分说明作为全国创新能力较高的地区,东部省区创新能力的提升不仅显著促进了本省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还通过人才流动、技术扩散等方式显著促进了相邻省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对经济增长质量的提升大有裨益。研究内容五:区域创新能力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非线性影响分析。鉴于前文构建的分析区域创新能力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关系的的线性回归模型中,除东部地区之外,全国及其他地区的模型中创新能力的回归系数都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我们猜测原因之一可能是创新能力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存在门槛效应,因此本文第7章进一步对此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区域创新能力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单一门限效应。当区域创新能力得分小于门限值0.3328,即高于全国创新能力平均得分0.3328时,创新能力每增加1单位,我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速度则提升2.43%,并通过5%显著性水平检验,表明创新能力对我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产生了促进作用。而当区域创新能力得分大于门限值0.3328时,创新能力每增加1单位,我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速度则提升4.22%,并通过1%显著性水平检验,表明区域创新能力超过门槛值之后,对我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更大,更显著。而从第3章对区域创新能力的评价得分可知,样本期内,东部地区的创新能力得分均值为0.4942,在门槛值之上,所以显著促进了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而其他地区创新能力得分均值都小于0,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因此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要小得多,甚至不显著,这就验证了第5章的猜测。根据上述研究结论以及其他控制变量的影响,本文第8章就如何提升区域创新能力来促进区域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提出了政策建议。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SOD融合蛋白对阿尔茨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AD)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及大脑氧化应激水平影响,探究小鼠行为改变与脑内氧化应激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选用32只KM雄性小鼠,适应性饲养7天后,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S组),模型组(M组),SOD干预模型组(SM组)和SOD融合蛋白干预模型组(PM组)。实验第8天进行Y迷宫和黑白箱测试,9-23天,通过小鼠连续腹腔内注射
期刊
瓦斯抽采是煤矿瓦斯灾害防治与瓦斯资源利用的重要技术手段,抽采钻孔合理有效封孔是决定瓦斯抽采效率的重要环节。本文针对我国煤矿瓦斯抽采中长期存在瓦斯抽采效率低下的现状,以改善抽采钻孔封孔质量,提高瓦斯抽采浓度为切入点,综合采用理论研究、试验研究、数值模拟和现场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对巷道-钻孔双重卸压下煤体渗流演化及注浆堵渗机制进行了研究,为合理有效封孔、提高瓦斯抽采效果提供理论依据。本文主要研究成果如下:
学位
近年来,煤炭工业发展与环境问题矛盾突出,大气污染排放物比重居高不下,过度开采导致大量水资源被污染,煤矸石堆积造成土壤污染严重,温室气体排放压力较大,环境保护政策也更加严格。煤炭保水开采、充填开采等绿色开采,以及煤炭高效洗选、煤炭高效燃烧与清洁转化技术,是煤炭清洁高效开发利用的有效途径。《煤炭工业“十四五”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煤炭发展生态环境约束日益强化,必须走煤炭安全高效绿色开采和清洁
学位
近年来,随着煤矿开采深度增加,井下开采环境越发复杂,冲击地压威胁的日益加剧成为了困扰煤矿安全高效生产的重大问题。冲击地压是一种常见的煤岩动力灾害,它充分体现了岩石的弹塑性、流变性、能量转化与耗散机理等复杂的力学特性。为了全面揭示冲击地压演化的本质,需要进行岩石本构模型研究,而现有本构模型尚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针对目前岩石本构模型研究的不足,本文首先进行了岩石力学试验研究,采用朱仙庄煤矿顶板砂岩试样
学位
寻求一切有利可图的投资机会并承担相应风险,有助于微观企业加速资本积累并促进技术创新,成为经济转型背景下实现宏观经济增长的动力源泉。作为财务决策的重要内容,风险承担反映了企业在投资决策过程中对风险性项目的选择,风险承担水平越高通常意味着企业更少放弃高风险但预期净现值为正的投资项目。但是,现实经济非“完备市场”理想属性,普遍存在代理问题和资源约束状况,这使得企业在投资决策中可能出现放弃那些风险性高但净
学位
我国页岩气储量丰富,其合理开采对改善能源结构、解决洁净能源短缺问题具有重大作用,使我国越来越重视页岩气所带来的能源价值。由于页岩储层渗透率极低,需要对其进行大规模的储层压裂改造,其中水力压裂是页岩气勘探开发中最重要的技术之一。国内外很多学者采用砂岩,页岩,大理岩,人工制备的混凝土以及石膏试样等研究水力压裂时裂缝的起裂扩展过程及破裂机理,但很少有对页岩试件进行室内水力加砂压裂的详细研究。页岩是一种典
学位
煤矿生产条件复杂,通常伴有地质构造异常、煤岩破碎和采空区自燃等问题。聚氨酯材料在煤矿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以加固破碎煤岩层和充填大面积冒落区等。近年来,由聚氨酯材料加固、充填造成了多起较为严重的火灾事故。煤与聚氨酯混和自燃导致火灾指标气体浓度异常变化,严重影响对采空区自燃的判断进而造成防灭火工作的严重失误,影响正常生产。基于此,本文对煤-聚氨酯双元体系自燃机理与气体释放规律,含聚氨酯采空区自燃发展与
学位
中国古近纪-新近纪有大量的聚煤作用发生,陆域地区的煤主要作为固体矿产直接开发利用,海域地区的煤作为重要烃源岩为邻近油气田提供油气来源。中国广阔的海域新生界广泛发育陆相及海陆过渡相含煤岩系,深埋于地下数百米至数千米,进入较高的热演化程度,且具有很好的生、储、盖组合,因此,古近系-新近系煤的煤岩学及有机地球化学的研究对于海域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对典型古近系-新近系含煤盆地的煤进行煤岩学及有
学位
新时代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是推动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的重要遵循。文章以破解当前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为出发点,以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为目标,提出了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四维一体”教学模式,并具体指出构建该教学模式的逻辑路向和实施路径。
期刊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