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黔苗竹枝词中的民俗文化内涵与价值研究

来源 :吉首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k05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竹枝词是中国诗歌史上的一道亮丽的风景,自唐刘禹锡创立竹枝体以来,无数文人争相模仿,借此以“陈风俗”,“表土物”,“概时尚”。清代是贵州竹枝词创作的高峰期。其中反映贵州少数民族地区民俗文化的黔苗竹枝词占了一半左右,本人对搜集到的379首清代黔苗竹枝词中的民俗文化进行分类整理和文本分析,从黔苗竹枝词里面的丧葬文化、婚姻习俗、崇拜三个方面进行描述。民俗文化是一个民族或一个地区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所创造、享用、传承的生活文化的总称,是民众世代相袭的底层文化,清代黔苗竹枝词反映出清代贵州少数民族民俗文化的方方面面。阅读这些带有浓郁地域特色的竹枝词我们一方面可以了解当地的民间风俗,另一方面我们可以透过这些风俗,挖掘出其背后隐藏的文化内涵。可以看到清代贵州少数民族的生命观念、生活观念、民族价值观等,进入清代少数民族内心的精神世界,里面有着丰富的内涵可以去挖掘。清代贵州地理位置的特殊性,民族的多样性与复杂性,带有浓厚的地域特色和独特的时代背景。清代黔苗竹枝词中的民俗文化向我们具体展示了这种特色,本文通过对这些民俗文化内涵的分析,从贵州独特的地域文化的视角来审视这些民俗文化的价值所在。
其他文献
本文试图通过分析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对宗教伟人路德和甘地的研究,以及宗教在其心理学中的地位,阐述埃里克森的宗教心理学思想以及他对宗教心理学的贡献。文章包括六个部分:导
《庄子》一书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不容忽视的地位,不同时期的学者对其研究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产生了大量著作和文章,取得了相当可观的成绩。从近几年兴起的空间叙事学的角度来看,其
萌芽于先秦时期的书启文,在不断的演变与发展中,日益成为了文学选集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书启作为传达作者最直接情感的第一手资料,同时也是了解作者真性情的最佳方式。通过书
《唐风》作为《诗经》的十五国风之一,产生于西周末期至春秋初期的晋国,也就是今天的山西南部。它真实地反映了当时晋人生活的多个方面,是我们探寻那个年代的历史,体察当时的社会
历史上,传统聚落研究的手法多从"文化"与"社会"这两个层面来总结和探究聚落的社会文化意义及其空间结构与居住形态。在吴良镛先生提出的人居环境科学研究思想的指导下,用可持
<正>中西绘画的融合问题,在20世纪成为显学,有着其历史必然性。但今天,当我们重新审视这一问题时,我们会发现,刻意强调"中西融合",使得这一问题往往会背离绘画本体的感官体验
江南文化是一种特色鲜明的地域文化,它具有清柔明丽、开放包容、崇尚文教、追求逸乐以及具有浓厚的宗教性等特点。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无论是对集体还是个人,江南文化都具有着
《文心雕龙》自完成之日就以其“体大思精”的文论体系备受后人推崇,然而,作为承载和表达“体大思精”文论体系的文章形式——骈文,亦与其思想内容共融共生地流传于世。而且,《文
张中行的散文能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众声喧哗的散文文坛占有一席之地,与其独树一帜的文体特征密不可分。本文以文体学视角切入研究对象,围绕其文体自觉、文体表征和精神风貌
张大春是当代台湾文坛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他在三十多年的写作生涯中创作出大量优秀小说作品。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张大春大量进行文学创作实验,并在其小说中充分运用多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