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萨特存在主义视角解读《无声告白》中身份认同问题

来源 :天津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lrio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伍绮诗是一位美国华裔女作家,她的处女作《无声告白》征服了欧美文坛并为她赢得了国际声誉。她的作品超越了传统的华裔作家关注的种族问题,并把关注点主要放在了个人身份及自我的价值追求上面。《无声告白》是她历时六年所创作的处女作,一经出版便广受好评,并迅速地荣登为畅销书榜首。该作品以混血家庭的女儿的死亡为开端,描写了这个混血家庭的成员们在成长中所面对的种种来自“他者”的注视和寻找身份的苦难历程。
  国内外学术界对于《无声告白》的研究已经逐渐成熟,尤其在国内这部作品已经被诸多学者从多方角度加以阐释。就存在主义及身份认同两个研究方向来说,已有研究分别从两个方面进行了诠释,但是直到目前还没有人对此结合起来进行研究。故本文拟以萨特的存在主义为依托,通过细致的文本剖析来研究书中主人公们的生存困境及身份认同问题。
  本文意在解析萨特的存在主义思想在《无声告白》中的详尽展现以及生存困境对身份认同的影响及作用。希望本文可以为读者研究该作品提供一个新视角。另外,他们所遭遇面对的或许也恰恰是我们所面对的。因此,我们应该以宏观的角度去把握人类的生存困境以及积极地去寻求解决方法。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使女的故事》是一本近年来广受欢迎的反乌托邦小说题材,作者玛格丽特阿特伍德也备受各大文学奖项的青睐。《使女的故事》并非作者唯一的反乌托邦小说,作者经年来通过多本反乌托邦题材的小说体现了一个个黑暗吃人的社会,也展现一个作家应有的人文情怀。  基列国创始人们最初以乌托邦的情怀试图拯救这个国家,然而在新政体制定律法,执行规则的过程中逐渐将各阶层民众推向反乌托邦的深渊。这些在《使女的故事》中无处不在的残忍
内拉·拉森是美国新黑人运动的代表作家之一,她的代表作《越界》和《流沙》对女权运动以及平权法案的推进产生了深远影响。她的小说《越界》因对混血群体独特身份的探究而引起广大学者的关注,迄今为止,国内外学者对小说《越界》产生的文化和历史背景、小说的写作技巧、小说主题等进行了深入探究。与以往不同,本篇论文从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以及福柯的权力与话语理论出发分析《越界》主人公克莱尔与艾琳的心理困境,揭示了生活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