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NK1/Parkin信号通路介导的线粒体自噬在嘌呤霉素致肾小球足细胞损伤中的作用机制

来源 :广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yy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体外构建嘌呤霉素(PAN)导致小鼠肾小球足细胞(MPC5)损伤的模型,并予他克莫司(FK506)干预,观察8h、24h和48h各组足细胞形态结构、数量和凋亡率的变化,足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变化程度,PINK1/Parkin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变化,足细胞自噬体超微结构的变化,探讨 PINK1/Parkin信号通路介导的线粒体自噬在肾小球足细胞损伤中的作用机制,从而为缓解蛋白尿、防止慢性肾脏病进一步进展提供新的治疗靶点。
  方法将体外培养肾小球足细胞(MPC5)分为三组,即对照组、PAN组和FK506组。实验进行前,三组细胞用不含血清纯RPMI1640培养12小时,随后换含有0.02%DMSO的RPMI1640培养液,其中对照组不加PAN和FK506, PAN组加入终浓度为50ug/ml的PAN,FK506组先予5ug/ml的FK506孵育1h,随后更换终浓度为50ug/ml PAN和5ug/ml FK506的0.02%DMSO的RPMI1640培养液。在药物作用后的8h,24h和48h,应用倒置显微镜观察各组足细胞的形态变化并摄像记录,应用图像处理软件分析各组细胞的面积变化;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和分析足细胞的凋亡率、线粒体膜电位变化;采用实时荧光定量 PCR检测PINK1、Parkin、LC3基因mRNA的表达变化,通过Western blot检测足细胞PINK1/Parkin通路相关蛋白以及自噬相关蛋白 LC3-II的表达程度;应用透射电镜检测肾小球足细胞内线粒体形态、结构以及各组自噬体表达的程度。
  结果①对照组在8h、24h和48h,肾小球足细胞足细胞形态清晰,胞体未见明显缩小,足突完整,未见减少和回缩,细胞与细胞之间的连接很紧密,贴壁良好,培养液中可见极少量漂浮的死细胞。PAN组在给予 PAN8h、24h和48h后,足细胞的胞体较对照组的显著缩小(p<0.05),足细胞胞体不饱满,明显缩小,足突回缩、变少,甚至消失,细胞质变少,细胞核出现核固缩,细胞与细胞的连接非常松散。相比同时间段PAN组,FK506组8h、24h和48h后,足细胞形态胞体较PAN组的大,足细胞的形态、大小也近似正常,足突较PAN组的多,且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应用Annexin V-FITC/Propidium Iodide(PI)双染足细胞,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对各组足细胞的凋亡率,经过8h、24h和48h后,可见对照组足细胞的凋亡率有所上升,但处于较低水平,PAN组足细胞凋亡率随时间的增长而升高,比相同时间段对照组足细胞凋亡率升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一观察时间点,FK506组足细胞的凋亡率较PAN组的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应用JC-1染色法,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线粒体膜电位变化,8h、24h和48h后,对照组和FK506组线粒体JC-1单聚体稍有增多,而PAN组随时间的递增,JC-1单聚体明显增多,表明 PAN组线粒体膜电位去极化程度增加,功能障碍的线粒体增多,与相同时间点对照组、FK506组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FK506组JC-1单聚体数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Real-time PCR结果表明,对照组在8h、24h和48h时,足细胞内PINK1、Parkin基因mRNA表达量未见明显增加(p>0.05)。PAN组随PAN损伤时间延长,PINK1、Parkin基因表达量mRNA表达逐渐增强,48h为表达的最高水平(p<0.05), FK506组和对照组PINK1和Parkin mRNA表达随时间的延长而略有增多,但较PAN组的表达量少,对照组与PAN组,FK506组与PAN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FK506组PINK1和Parkin mRNA表达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Western blotting检测8h、24h和48H各组足细胞PINK1、Parkin、LC3-Ⅱ蛋白表达情况,PAN组PINK1/Parkin信号通路相关蛋白PINK1、Parkin和自噬相关蛋白 LC3-Ⅱ随时间延长,其表达量逐渐增加,较对照组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K506组各蛋白表达量趋于稳定,较PAN组降低,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⑤采用透射电镜观察线粒体形态、结构,线粒体自噬体数量变化,8h、24h和48h各时间点对照组线粒体形态结构完整,大小正常,线粒体嵴排列整齐有序,极少见到孤立双层或者多层膜包裹结构的线粒体自噬体,线粒体自噬体的表达很微弱。PAN组可见随时间的延长,足细胞细胞质成分逐渐减少,出现核固缩、核边集。线粒体逐渐发生肿胀,变圆,线粒体嵴排列紊乱,出现空泡,线粒体自噬体的数量明显增加,到48h时,出现大量溶酶体,可见较多溶酶体与自噬体结合形成自噬溶酶体,线粒体自噬体表达量较对照组明显增强,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K506组各时间点足细胞和线粒体形态较PAN组完整、清晰,线粒体自噬体表达量比PAN组明显减少,线粒体自噬体的表达趋于稳定,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K506组线粒体自噬体表达量较对照组的稍升高,在4h时间点,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① PAN能诱导足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去极化,造成线粒体功能障碍,导致足细胞发生凋亡,PAN能使足细胞PINK1/Parkin信号通路介导的线粒体自噬激活,参与足细胞损伤过程。②FK506能减轻PAN导致的足细胞线粒体功能障碍,稳定PINK1/Parkin信号途径介导的线粒体自噬,延缓足细胞进一步损伤。③线粒体自噬对维持足细胞结构和功能有重要作用,调控 PINK1/Parkin信号途径介导的线粒体自噬,有可能为保护足细胞、减轻蛋白尿提供新的治疗靶点。
其他文献
上皮性卵巢癌(EOC)是高发且死亡率占第一位的妇科肿瘤。耐药复发是导致EOC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而肿瘤干细胞(CSC)被认为与耐药复发密切相关。探明CSC的标志物及其与耐药的相关机制具有重要意义。酰基甘油激酶(AGK)是一类新发现的脂类激酶,在多种恶性肿瘤中高表达,如宫颈鳞癌、子宫内膜腺癌及乳腺癌等。发现AGK在上皮性卵巢癌中高表达,且表达水平与上皮性卵巢癌患者的生存预后明显相关。因此,本研究旨在
目的:检测SASH1(SAM-and SH3-domain containin91)基因在子痫前期患者胎盘组织及正常胎盘组织中的表达和定位;研究SASH1基因在调控绒毛外滋养细胞HTR8/SVneo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及其在调控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探讨SASH1对缺氧环境中培养的HTR8/SVneo细胞迁移及侵袭功能的调控作用及其可能机制,为研究子痫前期提供新的思路和治疗措施。  方法:(1)采用
学位
目前,全球近10-15%的育龄夫妇遭受不孕不育症困扰。其中,男方因素导致的不育症占近50%。采用临床常规精液检测反映精子细胞动力学参数被认为是评估男性生育力的金指标。但是,近些年临床研究发现,许多不育症患者临床精液常规检测的精子参数各指标均是正常的,这类不育症目前被统称为不明原因(或者无法解释的)不育症。不明原因不育症的发病机制依然不清楚,临床上仍然缺乏有效检测手段,检测指标,金标准来评估这类不明
学位
背景  帕金森病是一种以运动障碍为主要特征的神经退行性病变,目前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帕金森病患者同时经历了一系列的躯体感觉症状。一些研究认为这些感觉功能异常可能主要与基底节去多巴胺化而导致的皮层功能紊乱相关,而这个过程又干扰了感觉运动的整合,从而加重帕金森病的运动症状。这个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呈现帕金森病人躯体感觉皮层神经网络的功能连接情况,并探寻不同帕金森病亚型的网络功能的连接模式,及与动作症状的关系
学位
研究背景:  流感病毒感染每年引起全球大约300万人死亡,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继发细菌感染是流感病毒感染的主要并发症,是流感患者致死的主要原因。铜绿假单胞菌不仅是常见的院内感染条件致病菌之一,也是社区感染,特别是免疫力低下的老年人、有基础性肺疾病、免疫缺陷患者等易感的致死率高的革兰氏阴性菌。近年来研究发现,在流感患者、尤其是流感重症患者及采取机械通气的重症患者对铜绿假单胞菌易感。这些流感重症患者一旦
学位
研究背景和目的:  肝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据2012年统计,肝癌居人类肿瘤发病率第四位,死亡率第二位,严重影响人类的生命健康。由于早期肝癌隐匿性强不易察觉,常错过手术时机,中晚肝癌期易发生转移,这是治疗肝癌棘手的常见原因,当前虽然在肝癌的防治上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仍然未取得实质性的突破,因此寻找新的肝癌防治思路迫在眉睫。  肝脏是糖代谢的主要器官,临床上常见肝癌患者伴有糖代谢异常(即
学位
研究背景  胃癌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机制目前仍未完全阐明。胃癌病因复杂,化学致癌物暴露被认为是导致胃癌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近年来非编码RNA在化学致癌物诱发肿瘤中的作用和机制逐渐成为研究的重点。lncRNA是非编码RNA家族中新的研究热点,越来越多证据表明lncRNA的异常表达与肿瘤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但关于lncRNA在化学致癌物导致胃癌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和机制的研究较少。在
学位
研究背景与目的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carcinoma,以下简称肝癌或HCC)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占原发性肝癌的90%。多数HCC患者确诊时已达局部晚期或发生肝外转移,丧失根治性手术治疗机会,预后较差。尽管HCC的治疗手段不断进步,患者的生存率在过去十年并没有显著的改善,形势仍十分严峻。因此寻找与HCC发生发展、术后早期复发及预后相关的分子指标物,早期预测高危患者,对其进行
学位
研究背景:  乳腺癌是危害妇女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之一,在国内发病率已超过宫颈癌成为女性发病率最高的癌症。其中三阴乳腺癌特指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及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均阴性的乳腺癌患者,占所有乳腺癌的20%1。该种肿瘤侵袭性强、预后差且复发迅速,同时缺乏适合的靶向治疗,五年生存率低至60%2,是目前治疗的难题。  近年,B7家族中PD-1/PD-L1信号通路因参与肿瘤免疫逃逸过程而备受关注,在黑色
根据GLOBOCAN(http://globocan.iarc.fr/Default.aspx)世界卫生组织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公布的数据认为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肿瘤之一,在全世界范围乳腺癌发病率是仅次于肺癌及结肠癌的第三大肿瘤,仅在2012年全世界范围内就有超过170万人被诊断出乳腺癌,每年超过100万人死于乳腺癌[1,2]。乳腺癌的死亡率在北美及欧洲一些发达国家呈现下降的趋势[3],不过在一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