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猪小肠黏膜下层复合支架构建小口径人工血管的实验研究

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在心血管外科领域,膨体聚四氟乙烯(expanded polytetrafluoroethylene,ePTFE)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在临床上常用于重建大动脉。然而,这些合成材料制作的人工血管,用于小口径动脉(内径≤6mm,如冠状动脉或下肢动脉旁路移植)重建时临床结局很不理想,组织相容性差,在血管腔形成血栓、内膜过度增生或感染易导致人工血管管腔闭塞。对于这样的小动脉旁路移植术,自体动脉(如胸廓内动脉和桡动脉)或静脉(如大隐静脉)仍然是最理想的血管替代物。但是,通常由于自体血管质量低劣或数量不足,来源有限,不能够总是轻易获取。小口径动脉的人工血管替代物是多年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采用自体血管壁细胞作为种子细胞进行人工血管培育或种植的方法,取得过一些成果,但缺点也很明显,自体细胞的获取是创伤性的,自体细胞预处理、种植或生物反应器培养的程序比较繁琐,周期长,人工血管也非常容易感染。如今,日益增长的心血管问题更多的需要现成的小口径人工血管,而不需要从患者身上获取组织或细胞,因此,研发新型适应临床需求的小口径人工血管很有必要。在本研究中,我们基于可生物降解的猪小肠黏膜下层(small intestinal submucosa,SIS)与可得然(curdlan)胶和双嘧达莫(dipyridamole,DIP)混合膜作为夹心的“三明治”,成功设计制作了复合的“三明治”夹心小口径人工血管。本研究的目的是检测该人工血管体外的生物学性能、研究移植到兔颈总动脉的通畅和重构情况,以及调控影响复合小口径人工血管内皮化及内膜增生的机制及临床应用前景初探。研究方法:按照Abraham的方法制备SIS并脱细胞和消毒处理,使用交联剂1-乙基-3-(3-二甲氨基丙基)碳二亚胺(1-ethyl-3-(3-dimethylaminopropyl)carbodiimide,EDC)对SIS进行肝素涂层。对肝素与SIS结合的体外释放率进行了测试。Curdlan胶作为DIP载体。不同浓度的curdlan胶和DIP混合膜作为夹心,制作双层SIS的“三明治”,体外测试了DIP的释放率,血小板(platelet,PLT)黏附实验,溶血实验,人工材料对血管内皮细胞(endothelial cells,ECs)及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VSMCs)的增殖率影响及毒性实验。制作了三种类型的人工血管(2mm内径,长度20 mm):10%curdlan胶和10%DIP混合膜作为夹心的“三明治”双层SIS人工血管(SIS curdlan DIP,SCD),10%curdlan胶膜作为夹心的“三明治”双层SIS人工血管(SIS curdlan,SC),单层SIS人工血管(SIS,S),体外测试人工血管的力学性能,人工血管被分别旁路移植到兔子颈总动脉(native carotid artery,NCA)并饲养23个月,未手术兔的NCA作为对照组,每组16只兔子。多普勒超声及CT随访观察人工血管的通畅情况,取材后从大体外观、内膜电镜扫描、胶原及弹力纤维定性及定量分析、形态学、免疫荧光及蛋白免疫印迹来评价人工血管的体内重构特性。并通过细胞周期及信号通路检测的方法对调控影响复合小口径人工血管内皮化及内膜增生的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SIS经HE染色,脱细胞前黏膜层侧比较光滑,肌层侧比较粗糙,可见细胞核。脱细胞后的SIS黏膜层侧变化不大,并且细胞核消失,说明脱细胞比较充分。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观察显示脱细胞后肌层侧变得更为疏松,形成孔径介于20200微米的三维空间网状结构。肝素与SIS结合后,第一个24小时释放(18.5±3.5)%,此后体外20天的释放曲线比较平缓,逐渐释放共达(94.3±2.4)%,说明肝素通过交联结合比较牢靠。通过检测荧光强度定量测定结果表明,经过91天的体外释放测试,SIS+10%curdlan+10%DIP“三明治”材料中DIP共释放了(21.8±6.2)%,明显低于SIS+2.5%curdlan+10%DIP的(67.5±7.2)%和SIS+5%curdlan+10%DIP的(49.4±9.5)%。取材的SCD人工血管的DIP释放量:2-mo大约释放(53.39±3.52)%,3-mo释放达到(91.01±4.79)%。PLT黏附实验显示,未交联肝素的SIS的PLT黏附率比较高,PLT保留指数%PRI=(59.2±6.7)%,交联肝素后%PRI=(11.2±2.4)%,“三明治”SIS+10%curdlan%PRI=(9.5±2.7)%,“三明治”SIS+10%curdlan+10%DIP的%PRI=(3.3±0.6)%。溶血实验显示所有材料的溶血率都低于5%。MTT实验显示随着DIP浓度加大,对于VSMCs增殖的抑制越强,小于等于10%DIP夹心的材料对于ECs增殖有促进作用。机械性能测试显示SCD,SC的爆破压优于S组。人工血管植入后,闭塞的和其余的随机共占各组一半的实验兔(每组8例)在2个月处死,其余的饲养到3个月。随访多普勒显示8例SCD在2个月都通畅,6/16(37.5%)的SC人工血管和5/16(31.25%)的S人工血管在2个月闭塞。这些取材的移植物组织学分析免疫荧光技术显示,所有通畅人工血管存在显著宿主细胞浸润和不同程度的ECs覆盖。SC和S人工血管的闭塞是由于血栓形成。在3个月,1例SCD闭塞,通畅的SCD表现为融合和有功能的内皮,无内膜过度增生,并且新生内膜层包含沿圆周排列的VSMCs,SC和S人工血管显示不完全内皮化和不同程度的内膜附壁血栓,SC人工血管闭塞(3/8)、S人工血管闭塞(2/8)。3个月SCD人工血管取材的胶原蛋白定性及定量分析显示胶原所占比例接近于兔颈总动脉,而各组弹性蛋白所占比例均小于兔颈总动脉,并且没有纤维弹性蛋白形成的证据,说明组织重构尚不完全。蛋白免疫印迹研究结果表明,SCD的eNOS表达高于SC及S,α-SMA及MYH表达低于SC及S,说明DIP具备促进内皮化及抑制VSMCs过度增生的作用。细胞周期检测显示DIP能够增加ECs的G2和S期比例,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使ECs增殖停滞于G1期,DIP能够部分逆转Hcy对于ECs细胞周期的影响。与之相反的是,Hcy能够增加VSMCs的G2和S期比例,DIP使VSMCs增殖停滞于G1期,DIP能够部分逆转Hcy对于VSMCs细胞周期的影响。Hcy及DIP和不同阻断剂干预会导致影响HUVECs功能cAMP依赖的信号通路产生变化,Hcy及DIP和不同阻断剂干预会导致影响HASMCs增殖cAMP依赖的信号通路产生变化。结论:体外研究表明,新鲜取材的SIS经过一系列的脱细胞和消毒处理程序,在EDC辅助下实现了肝素交联和缓释,以10%curdlan+10%DIP混合膜作为双层SIS“三明治”夹心的复合小口径人工血管,具备良好生物机械性能、血液相容性和ECs相容性,同时能够抑制VSMCs的增殖,DIP以curdlan作为载体,能够达到长期缓释的目的。动物实验结果表明,交联肝素,以及curdlan凝胶负载DIP的药物缓释系统作为人工血管“三明治”夹心,提高了抗PLT黏附性能,有效的预防了血栓形成。DIP抑制了人工血管内膜的过度增生并促进了早期内皮化。信号通路研究显示,DIP可以通过cAMP依赖的PKA-RhoA、Epac-PI3K通路共同逆转Hcy诱导的HUVECs功能障碍。DIP可以通过cAMP依赖的PKA、Epac-MEK通路共同抑制Hcy诱导的HASMCs增生。
其他文献
随着盖层研究的深入,其评价方法有了不少新转变,从物性封闭的测井评价方法、超压封闭的测井评价方法、烃浓度封闭的测井评价方法、岩石力学评价方法、微观角度分析法等,到现在BP神经网络法、灰色关联分析法、灰色规划聚类法等。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法配合测井资料定量综合分析研究区珠一坳陷盖层的质量,选取了盖层累计厚度、盖地比、总孔隙度、有效孔隙度、渗透率、含砂量、突破压力7个参数进行评价,得到研究区盖层质量等级:珠
在中国,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可以有效的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缓解心绞痛症状,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因为大隐静脉获取方便,长度足够且内径与冠状动脉血管内径相匹配,所以大隐静脉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自体桥血管。但是应用大隐静脉作为桥血管最大的弊端就是其术后远期狭窄问题。据统计,大隐静脉桥血管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1年狭窄率为11
目的:胃癌(gastric cancer,GC)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在我国各种恶性肿瘤中发病率居第二位,仅次于肺癌。绝大多数胃癌早期无明显症状,临床确诊时多为中晚期,从而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尽管胃癌的诊断手段和治疗方案日渐完善,由于缺乏可靠的诊断或预后指标,胃癌患者的预后仍然不够理想。因此,探究胃癌的潜在分子机制以找到有效的生物标志物迫在眉睫。细胞的增殖调控异常、凋亡调控失衡、转移能力改变均可引起
当今社会的高速发展推动着我国教育事业不断改革和进步,英语作为小学基础教育中的重要学科也顺应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潮流,受到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小学英语听读教学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英语思维品质和综合学习能力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进一步优化英语听读教学有助于学生英语水平的提升。本文就小学英语高年段听读教学中融合英文经典的重要性及具体途径作了详细的论述。
前言:胶质瘤是最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原发肿瘤,占比50%以上,其伴随较高的复发率和死亡率,尤以胶质母细胞瘤(GBM)恶性度最高。当前胶质瘤的标准化治疗方案为手术最大程度切除联合放化疗,但其治疗效果并不尽如人意。传统的胶质瘤临床前研究往往只关注于肿瘤细胞本身,而忽略了肿瘤微环境与胶质瘤细胞间的相互调控,事实上肿瘤细胞与基质细胞或免疫细胞之间均可相互影响相互改造。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胶质瘤的肿瘤纯度及免疫
目的:乳腺癌是严重威胁全球女性健康的常见恶性肿瘤之一,世界范围内每年大约有167万新发乳腺癌患者,预计到2030年,全球大约有2200万乳腺癌患者。随着治疗手段不断发展进步,乳腺癌患者的预后已有了显著的改善,但仍有30%-40%的患者最终复发转移直至死亡。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因其恶性程度高、侵袭性强、且无法从内分泌治疗及抗HER-2靶
目的:在我国,胃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均居恶性肿瘤的第2位,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健康,且发病率无明显下降趋势。绝大多数胃癌起病隐匿,早期并无明显的临床症状,或出现非特异性症状(如恶心、嗳气、食欲缺乏及上腹不适等)而被忽略,所以胃癌的早期诊断率仍较低,大多数患者在就医时往往已经错过治疗的最佳时期。虽然以胃癌D2根治术为基础的肿瘤规范化治疗正在被广泛推广应用,但我国胃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仍然只有50%左右。
前言:氧化应激参与诸多心血管疾病,并且已知为心肌细胞发生病理变化的重要机制之一。泛素化作为一种重要的生化反应,近几年已被证实为凋亡相关的关键步骤。本次研究中发现E3泛素化连接酶可通过与Mcl-1结和促进氧化应激诱导的心肌细胞(H9c2)损伤。Mcl-1可抑制同家族Bcl-2内其他成员并参与维持细胞生存,但Fbw7可降解Mcl-1并干预此过程。因此我们推测Fbw7可能为促进心肌细胞凋亡的因素。材料与
目的:袖状胃切除术(sleeve gastrectomy,SG)及胃旁路术(gastric bypass,GBP)是目前减重代谢外科的两种主流术式,既往的观点认为,对于无糖尿病的单纯性肥胖患者选择袖状胃切除术,而对于肥胖合并2型糖尿病的患者选择胃旁路术。然而随着临床实践的深入和基础研究的进展,发现对于肥胖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特别是病程较短程度较轻的2型糖尿病患者选择袖状胃切除术,其术后减重及降糖效果
目的:胶质瘤是颅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占整个神经系统肿瘤的40%-45%,具有很强的侵袭能力。多数研究认为胶质瘤起源于神经外胚层的神经胶质细胞或始祖细胞,但起源尚无定论。虽然目前存在手术、放疗及化疗等治疗手段,但胶质瘤易复发且恶性程度逐渐增高,仍困扰广大患者及临床医生。所以历年来针对胶质瘤的研究仍在不断进行。WHO的分类方案目前被广为接受。但该项方案仅仅通过组织学标准来判断,易产生诊断的主观误差。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