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21世纪以来,我国持续加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建筑基坑开挖深度越来越大,碰到的地质环境也越来越复杂。圆砾土作为一种广泛分布于我国西南地区的特殊土体,对基坑工程施工影响重大,尤其对超大超深基坑。而现在对于圆砾地层超大超深基坑开挖变形特性及稳定性控制的研究较少,因此很难对影响超大超深基坑稳定性的因素进行预防和控制。本文以昆明市第十四水质净化厂基坑工程为研究背景,通过室内实验、数值模拟以及模糊综合评价等研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以来,我国持续加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建筑基坑开挖深度越来越大,碰到的地质环境也越来越复杂。圆砾土作为一种广泛分布于我国西南地区的特殊土体,对基坑工程施工影响重大,尤其对超大超深基坑。而现在对于圆砾地层超大超深基坑开挖变形特性及稳定性控制的研究较少,因此很难对影响超大超深基坑稳定性的因素进行预防和控制。本文以昆明市第十四水质净化厂基坑工程为研究背景,通过室内实验、数值模拟以及模糊综合评价等研究手段对超大超深基坑开挖变形特性及其稳定性控制展开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进行圆砾土的物理力学特性室内实验,结果表明圆砾土级配较差,含水率为13.1%,最大干密度为2.04g/cm~3,最优含水率为11%。对天然状态和饱和状态下的圆砾土进行大型直剪实验,天然状态下圆砾土的粘聚力为8.56k Pa,内摩擦角为31.9°,饱和状态下,圆砾土的粘聚力为7.37k Pa,内摩擦角为30.5°。(2)通过圆砾土大型三轴固结排水实验,得到圆砾土粘聚力为9.4k Pa,内摩擦较为41°。并对邓肯-张模型的适用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邓肯-张本构模型的切线模量与实测结果适用性较好,而切线泊松比以及体积模量适用性较差。根据轴向应变的平方与侧向应变关系对邓肯-张模型进行修正优化,修正后模型与实测结果一致性较好。(3)运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基坑开挖过程基坑周边地表沉降与坑底隆起规律,各支护结构受开挖影响的受力变形规律。结果表明,受开挖影响基坑周边地表沉降较小,最大沉降位移为22.84mm,基坑坑底隆起较大,为10.16cm。支护体系最大水平位移在26.81mm,受力变形均在安全范围之内。(4)采用AHP-模糊综合评价对该超深基坑稳定性进行研究,建立超大超深基坑稳定性的评价体系,并利用变权理论对评价指标常权进行修正,根据相对差异函数确定基坑稳定性隶属度。结果表明“基坑开挖”与“支护结构”对基坑稳定性影响为2级,属于可接受需关注,“环境”对基坑稳定性影响为1级,属于极小可忽略,而整体稳定性等级为2级,属于可接受需关注。
其他文献
生态系统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不仅为人类生活提供栖息地和资源,还为人类提供生态系统服务,为人类提供巨大的价值。森林生态系统作为陆域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生态系统,其生态系统服务日益受到重视,所提供的服务价值具有相当大的潜力,拥有不可替代性。因此,研究森林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将生态系统服务量化为经济价值,可以提高社会公众对生态系统的保护,提高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重视,为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国家公
农为邦本,本固邦宁,农业是一个国家的基础和根基。从建国以来,为了经济的发展,就有了优先发展政策,于是发展要素资源都向城市的工业聚集,再加上一系列的政策限制如户籍政策,造成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无法同城市居民一样公平平等就业,享受一样的福利政策,从而导致城乡二元经济。随着信息化、技术化的提高,产业的不断发展,城市和农村的差距也不断拉大。而一个国家的协调稳定发展,就是实现国家资源要素的合理配置,产业协调高
由于中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城镇人均收入也在稳步提高,生活水平大大提高,饮食结构也发生了变化,致使牛肉消费量呈上升态势,牛肉逐渐成为餐桌上的常见肉类。肉牛养殖一直作为寻甸县最主要的支柱产业,该县各族群众都有养牛习惯,并具备了大量肉牛养殖经验和扎实的肉牛养殖基础知识。目前“寻甸牛”在昆明周边地区已经具有较大影响力,并逐步辐射周边省市。但因养殖成本上升和养殖利润下降等因素,很多肉牛养殖户渐渐退出肉牛养
改革开放以来,对外直接投资(Outwar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OFDI)大幅增长成为我国经济竞争力提升的一大表现。从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开放经济战略到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已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格局。在全球投资区位中,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东盟是集合东南亚区域最活跃的联盟,这两大经济体的投
2021年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如期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向世界庄严宣布我国已经实现了全面脱贫。但是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奋斗的起点”,在我们看到脱贫攻坚取得显著成果的同时,也要看到脱贫户因个人情况的差异,可能面临的潜在返贫的风险。巩固脱贫成果是后续工作的重点也是难点,提升农户抗风险的能力从而降低返贫的可能性,这就必须要增强脱贫户的抗逆力。因此,对脱贫农户抗逆力
分析区域内粮食生产空间布局变化,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在拥有有限耕地的情况下,增强粮食生产能力。从空间角度研究云南省主要粮食作物在各区域的产量状况,明晰云南省四类主要粮食作物产量的空间分布状况、当前布局存在短板的区域以及影响粮食生产空间聚集的因素,可以有的放矢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论文遵循“理论梳理——基本分布——变化特征——影响因素——差异性分析——结论与建议”的研究思路。首先,根据生产布局理论
目的 探讨西罗莫司联合甲泼尼龙治疗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12月至2021年6月于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或门诊诊断为难治性ITP的患者60例进行分析,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甲泼尼龙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加用西罗莫司治疗。比较两组治疗14 d后短期临床疗效,统计两组达到完全反应的平均时间,比较两组治疗14 d后的平均血小板水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快速发展,创新驱动有所提升,但是在农业生产的过程中农产品质量低、资源浪费、效率低等问题层出不穷。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必须坚持质量兴农,加快实现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转变。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推进新时代农业发展仍需要以高效率、高质量为依据,因此本文一方面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法,分别从动态和静态的角度测度了洛阳市农业生产效率,分析洛阳市整体以及各个县区农业
经济林木是指以实现经济价值为目的的林木,是我国森林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经济林木虫害依然是制约相关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对经济林木虫害进行目标检测有助于及时发现虫情,从而更有针对性地控制虫害。然而,目前关于经济林木的目标检测数据集较少,只包含少数几种类别虫害,无法适应大面积经济林木环境,同时经济林木虫害具有目标小、隐蔽性好、相似度高等特性,以往的模型往往存在着漏检误检现象,从而无法快速有效的针对
近年来,由于烟草长期连作、有机肥施用不足、过量施用化肥易造成土壤质量下降、土壤中碳氮营养失衡、土壤生物活性降低等情况严重威胁优质烟草生产。因此,改良植烟土壤理化性质,改善土壤微生物群落,有利于烟叶产质量的提升。本次试验试验材料是云烟87,采用了大田试验,以烤烟季和冬春季在常规施肥的基础上进行增施生物炭或进行绿肥翻压的举措为对象,设置了烤烟季和冬春季均常规施肥(CK)、烤烟季和冬春季都增施生物炭(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