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性情思想研究

来源 :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YY7896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孟子在以生言性的传统下提出自己的人性思想,他并不反对“生之谓性”,但是也不认同告子仅以“食色”谈人性。孟子认为“性”不离“生”,他在“生”的基础上独辟蹊径,从“心之所同然”处立论,为“性”赋予了新的内涵,即“性”内在的具有仁义礼智等道德原则。这一思想延续了周代以来天人合一的传统,孟子通过性命分合的辨析和对良心本心的发掘,为人的道德生命确立了形上根据。
   面对与其同时代的各种人性论,孟子独举性善论的旗帜。性善说不否认现实中存在相对的善恶,孟子所说的善实为现实与超越两个层次。后学对孟子性善论的理解多有分歧,时至今同更衍生出性本善与性向善之争,本文认为孟子即心善言性善,道德原则为人心本具,性本善才是孟子之本意。
   孟子建构了道德原则与自然生命的关系,“情”是其中重要的一环。关于《孟子》文本中“乃若其情”的“情”字,有情感说与情实说两种不同的看法。本文在此基础上分析孟子思想中“情”的内容、分类与特点,认为性情存在相即不离的关系,指向仁义礼智的恻隐、羞恶、辞让、是非四端是情(道德情感),而喜怒哀乐或言七情则是自然生命之情感形式。笼统而言,性是人的道德性,情是人的实存性,道德性与实存性的合一才是人的价值成就所在。道德之性只有贯注于实存之情中才能发挥现实的力量,而实存之情也只有凝合了道德之性才能使人之生命挺立起来。
   孟子并非空谈超越之性,人性的实现最终落在实存生命之中,即“践形”。孟子以养浩然之气为践形的方法,沟通身心,实则是以道德转化生命实存。总之,孟子对性情的思考继承了孔子下学上达的致思理路,即通过尽心、知性、知天,在宇宙大化中把握个体生命的意义,又通过养气、践形的道德践履,实现个体生命的价值,达致天人合一的境界。
  
其他文献
技术伦理思想,是技术哲学思想的重要内容,认真学习研究技术哲学中的技术伦理思想的一系列主要论述,对于我们树立正确的技术观、技术认识论、技术方法论有重要的意义。确保食品添加剂的应用安全是党和国家心系民生问题的一个重要体现。从技术伦理思想来看我国食品添加剂的应用问题,可以为确保人民生命健康,制定科学的科技政策、科技战略提供双重的理论基础。本文将两者结合起来研究旨在对解决我国食品添加剂应用问题提供技术观和
学位
自由问题是人类永恒的话题,对于马克思而言,他自始至终都在为人类的自由全面发展而不懈努力。马克思着眼于个体的生存状态、关注于个体的自由状况。马克思对个体自由的关注并不是偶然的。就现实来源而言,法国大革命所迸发的自由的现实“启示”与德国本土所处的相对于他国而言的落后的“时序错误”所形成的巨大反差引发了马克思对个体自由问题的现实关注。就理论来源而言,马克思源于并超越的青年黑格尔派的关于个体自由的思想片断
学位
良善生活,这一概念白占希腊伊始,无论对哲学领域.E还是之于人类的历史经验中,都是一个让人不断追寻、不断界定的目标。同样,在当代政治哲学的两大派别--社群主义和自由主义,也都对什么是良善生活,怎样过上良善生活等相关的一系列问题有着自己独特的观点和解答。并且,他们之间激烈的思想碰撞让这一独具魅力的概念在现代社会的背景下逐渐清晰。作为他们其中之一,当代自由主义代表人物的罗纳德·德沃金,本着一个学者对于社
学位
他心问题是心灵哲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简单来说,它指的是:他人是否有心?如果有,如何认识?学界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不同类型的解决方案,但是都不能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本文梳理了维特根斯坦关于他心问题的评论,并分析了他与行为主义的差别,在此基础上指出他不是行为主义者,他的方法可以更好的解决他心问题。  本篇论文主要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他心问题的内容、起源以及主要解决方案。他心问题的产生主要源于笛
学位
传统的知识定义被认为是JTB理论,即知识是确证的真信念(justified true believe),这一定义要求知识要满足三个条件:真值条件,信念条件和确证条件。但盖梯尔在1963年发表的论文《确证的真信念是知识吗》中提出了两个反例,表明这三个条件可能是知识的必要条件,但并不是知识的充分条件。大部分哲学家承认了这两个反例的作用,并对这一盖梯尔问题展开了广泛而持久的探讨。  本文的第一部分介绍了
福柯是20世纪最富盛名的哲学家之一,他的思想集中体现了后现代的特性。福柯晚年对启蒙的深刻反思是其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启蒙运动曾使人们走出宗教的迷信,用理性征服自然。但随着启蒙理性的不断发展,其走向了自身的反面。理性“唯我独尊”,成为其他一切学科的审判者。现代性作为启蒙的遗产,在取得了广泛的成功之后也逐渐显露出合法性危机。因此,人们不得不重新对启蒙以及启蒙运动进行反思。  本文以启蒙问题的提出为
学位
本文以“礼崩乐坏”的社会剧变为思想背景,分析《乐记》中礼、乐的含义及其人性的基本预设等问题。认为《乐记》通过对“礼”“乐”两个核心概念进行政治秩序与伦理秩序的诠释,赋予其以理想政治模型和伦理模型两种核心含义。同时也认为,《乐记》呈现出的礼乐,侧重于对天道依据和人性基础的发掘和建构,所强调的是相辅相成的礼乐作为感动人心、移风易俗的教化功能。认为,面对礼崩乐坏的社会失序,《乐记》倾向于通过教化来彰显礼
学位
郭店儒家简中有关“仁内义外”的新材料的发现,改变了学术界对这一表达的忽视状态和通常理解。“仁内义外”不再被视为仅仅是告子的孤见,甚至也不仅仅是战国时期的流行话语,而是儒家的正统思想。那么,儒家在仁义内外问题上究竟持何种立场呢?这个关乎儒学核心精神和正统的问题,亟待全面深入的清理。这个问题的实质是人性中是否包含先天的德性根源的问题,有时候也表现为不同的道德实践场合,适用不同的规范的问题。  本文以《
学位
本文致力于探讨二程的女性观思想。笔者拟以原始文献为基础,系统阐释二程关于女性的多层次论述。  第一章,二程从天理论出发,论述男女因禀气质之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德性。在二程看来,天理要落实到现实层面上,现世存在的女性,只有发挥内在的仁德:柔顺,贞静,贤淑的女性气质,履行做女人的本分,才可实现其作为女性之本质特征。普遍的德性要落实于具体的生活中,则体现为面对不同环境的各种权利和义务。以下章节则在分别考察
学位
《周易》在中国哲学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代表了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在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传承中源远流长,是中国哲学思想尤其是儒家智慧的重要源头,深刻影响了中国以儒学为代表的哲学系统乃至整个中华文化圈的思想型范。  作为现代新儒家的重镇之一,牟宗三先生一生致力于哲学的诠释与建构,他所架构的思想体系,对于了解中国哲学尤其是儒学在现代的发展理路,具有重要的意义。作为学术生命的起点,牟宗三的易学思想是其整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