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D资本存量对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机理研究

来源 :西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he10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展有目共睹,成绩喜人。但是,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迈入转型期,倚仗高投入、以环境换发展的发展模式已经不足以满足可持续发展需求,如何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当前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创新是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重要动力,而研发(R&D)活动又是创新的基础与核心,因此,本文选取R&D资本存量作为衡量创新能力的指标。根据国民经济核算(SNA)2008,R&D资本存量的测算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有必要选择恰当的方法重新测算R&D资本存量。在此基础上,R&D资本存量究竟对全要素生产率有怎样的作用效果,本文对其作用机理进行了研究。
  在梳理已有文献的基础上,本文采用BEA法估算R&D资本存量,以尽可能准确的衡量各省市的创新能力,进而利用EBM-ML法测算了省级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从多个层面和维度详尽分析了测算结果。然后,运用1998—2017年省级面板数据,通过构建空间计量模型,实证检验发现:R&D资本存量的增加能够显著促进本地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但是其溢出效应会抑制邻近地区的高质量发展。R&D资本存量通过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更具体来说,区域间的资源配置效应和区域内的产学合作分别是R&D资本存量释放促进力量的主要途径和次要途径,而产研合作发挥的作用有限。政府行为通过发挥创新引导作用,可以矫正市场失灵,助推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研究还发现,自2013年以来,R&D资本存量增长迅速,对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效果显著增强,创新力量正在被逐步释放出来。R&D资本存量对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效果在地区间存在显著差异,东中部地区的促进效应明显强于西部地区。低吸收能力会阻碍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和对外来技术的掌握,进而制约全要素生产率。基于上述研究,本文提出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深化创新合作机制、因地制宜发挥政府引导作用等政策建议。
其他文献
当前,世界经济复杂多变,贸易保护及民粹主义致使逆全球化思潮盛行,国际贸易日益转向区域化和网络化发展。东亚地区是全球贸易往来最活跃的地区之一,区域内经济体之间的双边贸易流量增长迅速,区域经济的网络化特征明显。不过,随着地区贸易经济的发展,东亚地区多边贸易体系的不平衡性也逐渐凸显。  文章以东亚地区贸易网络为研究对象,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法研究贸易网络的结构及其演变。首先,本文在梳理相关文献和已有理论的基
学位
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美联储大幅降低利率,并实施了三轮量化宽松政策,向全球市场投放了大量流动性。随着2015年美国经济企稳,美联储加息周期开启。然而,进入2019年,温和的通胀压力以及全球经济放缓和不确定性增加,迫使美联储在同年7月将联邦基金利率的目标范围降低25个基点,这次降息意味着美国货币政策开始转向。回顾过去数十年的历史,美国每一次大的货币政策变动都会对全球的经济金融环境造成冲击。当
学位
西部地区基于资源优势,形成了资源型经济。资源型经济在促进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对资源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不可持续性问题日益突出,绿色发展成为西部地区的迫切需求。由于创新能够推动绿色发展,因此,提升创新能力就成为西部地区推进绿色发展的主要路径。  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绿色发展理论以及创新理论等相关理论,借鉴国内外有关创新、绿色发展以及创新与绿色发展关系的研究,本文分析了西部地区创新能力与绿
学位
伴随经济全球化及一体化发展,自我国加入WTO,农产品市场逐渐开放,对外贸易规模增加,贸易总额上升,但我国农产品贸易逆差持续存在,且处于扩大趋势,农产品进口贸易增长幅度高于出口,该现状与我国遭遇进口国设置的贸易壁垒相关。当前关税贸易壁垒逐渐被非关税贸易壁垒取代,绿色贸易壁垒成为国际最普遍实施的贸易措施,以各国向WTO通报TBT和SPS为主要手段,保护本国产品市场竞争力,包括规定产品技术法规、检验检疫
在环境保护被纳入国家建设发展的重点关注领域后,绿色发展也提升至国家发展战略高度成为中国高质量发展的普遍形态,因此在这一现实背景下厘清环境规制与经济发展二者间的关系成为中国新时代背景下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结合企业个体作为经济发展微观主体与环境规制作用客体的双重身份,从资金流通视角构建理论框架阐释环境规制影响经济发展质量的“融资约束—资本配置”反馈机制。在此基础上,运用中国地级市的环境规制数据和手
学位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地方政府竞争和经济高质量发展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力和目标要求,两者间能否实现珠联璧合,不但关系着构建高效公共服务体系、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而且决定着未来中国经济能否成功转型。随着税收、土地出让等竞争模式空间的不断缩小,地方政府的主要竞争策略也逐步扩展至财政支出领域。如何建立和完善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的竞争规则,保持原有竞争优势,引导其转向为高质量发展而竞争,也是未来中国
学位
区域经济政策评价是完善区域经济政策程序的重要环节,因此有大量文献基于对各类区域经济政策实施效果的评价。然而,一方面,当前对于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效果评价多存在于经济总量增长方面,忽视了对西部地区经济增长质量的研究;另一方面,基于空间差异性的研究视角对西部大开发的评价更是缺乏。因此,客观地评价西部大开发对西部地区经济增长质量水平带来的变化,不仅能够帮助完善西部大开发的政策程序,也有利于验证区域经济政策
学位
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都市圈对于拥有一定规模的中心城市但受限于经济地理局限的西部地区来说至关重要。西部地区都市圈建设水平提升的关键在于理清都市圈形成与发展的实质,即城市间的产业分工。因此,本文以西部地区都市圈为研究对象,从现状、影响因素与效应三个层次研究都市圈产业分工。  首先,对都市圈产业分工的相关文献及有关理论进行梳理。其次,运用区位指数测度西部地区都市圈内部及整体产业分工水平现状
学位
近些年来,国际经济形势不确定性增强,使得中国外需减弱,投资与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疲软,出现了供给过剩、内需不足、部分需求外溢的现象。与此同时,我国的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存在不同的收入等级,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居民消费率近年来一直呈下降趋势。在这样的背景下,要实现高质量的经济增长,亟需扩大居民消费需求。而收入是影响消费的重要因素,我国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各地居民收入也有明显差异,因此本文结合
学位
绿色发展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由之路。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坚持绿色发展理念,“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将是一场深刻的革命”。推进绿色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做到“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同时兼得。青海既是青藏高原地区、资源环境丰富地区以及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地区,同时也是西部欠发达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地区。走好“绿色路”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