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近些年来,国际经济形势不确定性增强,使得中国外需减弱,投资与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疲软,出现了供给过剩、内需不足、部分需求外溢的现象。与此同时,我国的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存在不同的收入等级,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居民消费率近年来一直呈下降趋势。在这样的背景下,要实现高质量的经济增长,亟需扩大居民消费需求。而收入是影响消费的重要因素,我国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各地居民收入也有明显差异,因此本文结合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些年来,国际经济形势不确定性增强,使得中国外需减弱,投资与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疲软,出现了供给过剩、内需不足、部分需求外溢的现象。与此同时,我国的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存在不同的收入等级,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居民消费率近年来一直呈下降趋势。在这样的背景下,要实现高质量的经济增长,亟需扩大居民消费需求。而收入是影响消费的重要因素,我国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各地居民收入也有明显差异,因此本文结合收入等级与地区异质性,探讨其与消费的关系,希望能进一步认识中国居民消费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制定出更合适的政策促进居民消费,促进中国经济高质量增长。
本文首先对收入与消费相关文献进行分析与总结,其次在现有消费理论指导下对收入等级与消费的关系进行理论上的推导并构建模型,接着使用2010、2012、2014、2016、2018年五年的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以及相应宏观数据对居民消费与收入现状进行分析,最后将收入等级与地区异质性作为背景变量、家庭特征作为控制变量加入消费模型,并运用交叉分类随机效应分层线性模型对收入等级、地区异质性与消费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
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收入等级对居民边际消费倾向有负向影响,收入等级越高,居民边际消费倾向越低;(2)收入等级与地区异质性对消费影响的交叉效应存在,同一收入等级在不同地区的消费及边际消费倾向不同;(3)收入等级对消费的影响比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对消费的影响大。
最后,根据实证研究结果提出了针对各收入等级的政策建议和针对各地区的政策建议,希望能够激发居民消费意愿,释放消费潜力。
其他文献
作为对外直接投资的重要方式之一,境外经贸合作区已发展成为我国对外投资合作的创新平台和强力支撑。“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我国的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进入高速拓展阶段。截至2019年9月,我国已经在46个国家和地区建设了113家境外经贸合作区。在113家境外经贸合作区中,有82家境外经贸合作区位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占我国境外经贸合作区总数的72.57%,“一带一路”沿线已成为我国境外经贸合作区的
随着我国“走出去”战略的提出,我国企业开始了大规模的海外直接投资,由此产生的问题是开展对外直接投资是否会影响我国的海外出口贸易。本文以贸易成本作为解决该问题的钥匙,以贸易成本为桥梁来探讨解释出口贸易和对外直接投资的关系。本文先在微观上,以企业获取最大化利润为假设建立了一般均衡模型,分析了企业在面临出口贸易成本、海外设厂固定成本和比较优势收益等众多因素时,选择什么样的模式进入海外市场,是选择出口贸易
当前,世界经济复杂多变,贸易保护及民粹主义致使逆全球化思潮盛行,国际贸易日益转向区域化和网络化发展。东亚地区是全球贸易往来最活跃的地区之一,区域内经济体之间的双边贸易流量增长迅速,区域经济的网络化特征明显。不过,随着地区贸易经济的发展,东亚地区多边贸易体系的不平衡性也逐渐凸显。 文章以东亚地区贸易网络为研究对象,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法研究贸易网络的结构及其演变。首先,本文在梳理相关文献和已有理论的基
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美联储大幅降低利率,并实施了三轮量化宽松政策,向全球市场投放了大量流动性。随着2015年美国经济企稳,美联储加息周期开启。然而,进入2019年,温和的通胀压力以及全球经济放缓和不确定性增加,迫使美联储在同年7月将联邦基金利率的目标范围降低25个基点,这次降息意味着美国货币政策开始转向。回顾过去数十年的历史,美国每一次大的货币政策变动都会对全球的经济金融环境造成冲击。当
西部地区基于资源优势,形成了资源型经济。资源型经济在促进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对资源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不可持续性问题日益突出,绿色发展成为西部地区的迫切需求。由于创新能够推动绿色发展,因此,提升创新能力就成为西部地区推进绿色发展的主要路径。 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绿色发展理论以及创新理论等相关理论,借鉴国内外有关创新、绿色发展以及创新与绿色发展关系的研究,本文分析了西部地区创新能力与绿
伴随经济全球化及一体化发展,自我国加入WTO,农产品市场逐渐开放,对外贸易规模增加,贸易总额上升,但我国农产品贸易逆差持续存在,且处于扩大趋势,农产品进口贸易增长幅度高于出口,该现状与我国遭遇进口国设置的贸易壁垒相关。当前关税贸易壁垒逐渐被非关税贸易壁垒取代,绿色贸易壁垒成为国际最普遍实施的贸易措施,以各国向WTO通报TBT和SPS为主要手段,保护本国产品市场竞争力,包括规定产品技术法规、检验检疫
在环境保护被纳入国家建设发展的重点关注领域后,绿色发展也提升至国家发展战略高度成为中国高质量发展的普遍形态,因此在这一现实背景下厘清环境规制与经济发展二者间的关系成为中国新时代背景下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结合企业个体作为经济发展微观主体与环境规制作用客体的双重身份,从资金流通视角构建理论框架阐释环境规制影响经济发展质量的“融资约束—资本配置”反馈机制。在此基础上,运用中国地级市的环境规制数据和手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地方政府竞争和经济高质量发展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力和目标要求,两者间能否实现珠联璧合,不但关系着构建高效公共服务体系、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而且决定着未来中国经济能否成功转型。随着税收、土地出让等竞争模式空间的不断缩小,地方政府的主要竞争策略也逐步扩展至财政支出领域。如何建立和完善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的竞争规则,保持原有竞争优势,引导其转向为高质量发展而竞争,也是未来中国
区域经济政策评价是完善区域经济政策程序的重要环节,因此有大量文献基于对各类区域经济政策实施效果的评价。然而,一方面,当前对于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效果评价多存在于经济总量增长方面,忽视了对西部地区经济增长质量的研究;另一方面,基于空间差异性的研究视角对西部大开发的评价更是缺乏。因此,客观地评价西部大开发对西部地区经济增长质量水平带来的变化,不仅能够帮助完善西部大开发的政策程序,也有利于验证区域经济政策
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都市圈对于拥有一定规模的中心城市但受限于经济地理局限的西部地区来说至关重要。西部地区都市圈建设水平提升的关键在于理清都市圈形成与发展的实质,即城市间的产业分工。因此,本文以西部地区都市圈为研究对象,从现状、影响因素与效应三个层次研究都市圈产业分工。 首先,对都市圈产业分工的相关文献及有关理论进行梳理。其次,运用区位指数测度西部地区都市圈内部及整体产业分工水平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