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中国家的城乡劳动力流动―对中国的研究并与阿拉伯国家的比较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纵观人类发展历史,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从乡村迁往城市,生活在城市。在未来五十年中,几乎全世界的城市,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人口将持续增长,城市将吸收大部分农村人口。  在过去的五十年中,世界城乡人口的分布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并将继续在未来几十年中持续这种重大的转换。发达国家主要城市的发展大约在1950年前后,而发展中国家,包括非洲和亚洲的许多国家,人口的大多数至今仍主要是在农村,但将会有更多的人离开农村进入城市。  中国社会自1970年代以来发生了持续地由农村向城市人口迁移的趋势。在这之前,由于坚持户口制度的限制,农民基本上固定在农村的土地上生产和生活。从1978年年末开始,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中国移民的控制逐渐放松,农民的生产力得到解放,他们开始进入城市创业和工作,推动着中国的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和经济的增长。农村劳动力的流动迁移也促进了劳动力市场发展和劳动力资源的再分配。前所未有的大规模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移民在中国占据了劳动力流动的主导地位,这正是农村改革后,释放了农业富余劳动力的结果。而随着经济的发展,迁移的规模持续加大,进城务工的中国农村劳动力即农民工已经成了中国工人的主要组成力量。  在中国,从农村劳动力大规模向城市迁移寻找工作开始,没有本地户口的“流动人口”的境遇得到了来自媒体和学术界的极大关注,因为这种内部迁移的规模太大了。流动人口在2000年已达到7900万人,2010年超过2.21亿。根据一年一度的调查结果,2012年中国农民工总数达到2.6261亿,与前一年相比增加983万,增加百分率为3.9%(国家统计局2012年)。相比较,在阿尔及利亚,农村人口总数从2010年的1200万下降到2013年的1195万;埃及农村人口总数则从2010年的4448万上升到2013年的4675。世界银行(2014)  在确定论文题目之前,面对这种十分有意义的问题,我和我的导师开始了对这个话题的讨论。我在对许多学者的研究论文和项目认真阅读和研究后,思考了不同国家的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迁移的问题。我希望自己选择和讨论的主题有一些创造,我总结了自己在中国生活和学习七年的经历,而我又是来自另一个发展中的国家,来自阿尔及利亚,我熟悉自己国家的情况。我发现在中国讨论农民工这个话题,很多专家的研究,不论是中国的还是外国的,他们主要集中针对中国大城市,比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来讨论研究,这是因为这些大城市的城市化进程与农民工迁移的关系很突出。但我找不到一项研究,特别是英文写作的研究是有关于像江西省南昌市这样的中等城市的研究,更没有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对应城市作比较的研究。  同样,在阿尔及利亚和埃及,学者的研究论文也是很不够的。  于是,我的论文题目很想做这方面的工作,研究中国的一个中等城市,既是农民工的发源地,又是农民工的就业地,研究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移民的情况。我选择中国的江西省南昌市,因为我在这里上学。本研究讨论了阿尔及利亚第二大省Djelfa(杰勒法)的人口增长和创造就业机会的情况,这是我的家乡。我还讨论了埃及的首都开罗的同样情况,选择开罗实在是因为埃及近年国内动乱的情况不允许我本应有的更好的选择。  我的研究讨论了中国和阿尔及利亚、埃及两个阿拉伯国家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迁移的问题,这项研究通过引入两个地区――中国和阿拉伯国家――异同方面的的研究带来的是比较的研究方法。本研究在深入分析时关注之一是农村贫困地区许多年轻人在他们所面临的艰难生活和有限的工作机会时如何作出选择,在他们离开家乡向城市迁移的过程中会发生哪些现象。本研究还有一个新关注的话题,就是讨论中国和阿拉伯国家的不同的经验可否相互借鉴。  从社会的角度看,本研究讨论了一个国家内部劳动力流动迁移的主要因素和政府相关的决策、社会的反应及其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  本研究的另一个主要任务是认真分析中国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迁移流动带来的挑战,这主要以中国的江西省为例,阿尔及利亚以杰勒法省为例,埃及则以开罗为例(开罗虽然是首都,但由于发展水平不高,在农村劳动力迁移的问题上,其水平特征与普通的省份并无太大的区别)。这三个国家面临的共同问题引导我们做的这项比较研究的好处是可以得到一些互相学习的经验,并可以更好地讨论各个国家的怎样来解决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迁移过程出现的问题。  本研究讨论中国和阿尔及利亚、埃及三国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迁移的主要共同和不同的特征,三个国家都是发展中国家,其共同的问题是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后如何得到更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他们过去生活在贫困农村,缺乏的是重要的公共服务,进城之后大部分都是从事建筑业、制造业和其他体力劳动的工作,工作时间长、工资低和工作环境危险,再加上由于受教育水平低,缺乏具有竞争力的技能和经验,都面临着相当多社会问题,也带来了不少的社会问题。  三个国家之间的不同特征,主要在于文化背景、宗教、历史、政治、地理特征不同带来的不同问题。以阿尔及利亚论,从经济领域来看,阿尔及利亚经济的基础是油气行业;从人口政策来看,劳动力迁移时相隔地区并不遥远,在城市务工时,既可以保持生活在自己的村庄,也可以在务工的城市里或租或买新的房子,没有太大的困难;阿拉伯国家政府有关土地所有权的法律也给进城务工农民的孩子和妻子在乡村生活的保障。还有,中国和阿拉伯国家不同的生活方式、进城务工人员的性别差异也形成了不同的问题表现。  本研究需要的数据来自我多次的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采用了2013年11月间在南昌市工业园区和部分企业对农民工进行的调查,收到有效问卷501份;在埃及开罗从不同的站点对201位农民工的深度调查得到的数据;在阿尔及利亚的中部城市杰勒法对160位受访者进行了调查。除了上述问卷访谈调查,还对22位中国农民工和15位阿拉伯农民工进行了深入的个别采访。  本论文分为八章。  第一章介绍了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论文题目的选择、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意义、主题的相关的概念、研究方法、研究的总体框架和数据收集过程。  第二章讨论了劳动力的迁移。其中有对世界城市的发展、人口和地区差异、全球城市化的趋势、城市化的挑战。然后是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迁移问题、气候变化对人口分布的影响等。  第三章介绍了相关的学术研究前沿的文献综述。中国在改革开放前后和阿拉伯国家(阿尔及利亚和埃及)学者关于劳动力转移、劳动力流动以及农民工在城市中与城市社会的整合的研究成果。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迁移的不同的理论,比如不同的因素影响和激励机制导致的内部迁移,也在本章进行了讨论的,  第四章重点讨论了中国的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迁移的情况和问题。它包含了中国农民工迁移的一般层面的分析、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迁移的不同阶段和最新的变化,还有这种迁移的趋势和方向。  第五章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讨论了由方法论引发的研究问题和研究目标,实地问卷调查作为本研究的定量研究方法,采取了对数据分析的技术,还有深度访谈,主要是为了实现定性分析,以便把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结合起来。第二部分是深度访谈的的案例研究,介绍三个国家(中国、阿尔及利亚和埃及)的个案调查情况,这里主要是分析农村劳动力移民的不同原因。  第六章分析了农村劳动力移民城市后的基本特征。讨论了移民的工作状态和经验,包括职业,工种(合同、工作任务),每周工作天数,每天的工作时间,以及其他与工作相关方面的情况,还有移民的生活条件。这一章还讨论了中国和阿拉伯的农民工权益保护问题,包括家庭和童工的社会权利问题、工作和生活条件的的权益问题,采用了不同的文化和社会背景比较分析的方法。  第七章讨论的是国家有关家庭和人口政策对人口迁移的作用影响。人口的空间分布、内部人口迁移,在中国和阿拉伯国家都有不同的问题和发展。本章中分析了中国、阿尔及利亚和埃及所采用的不同的政策,各个国家在这个领域的经验都是旨在控制或指导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迁移,然而又因各国的情况不同而产生了不同的成功经验。  最后第八章是结论和建议部分。总结主要是发现中国、阿尔及利亚和埃及三个国家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迁移寻找就业的原因、动力、过程、问题、困难等的同与不同,其中包括移民自己和家人境况、童工和第二代移民的挑战。本章还表述了研究后的建议,三个国家都是发展中国家,各自有什么经验、教训,可以相互学习借鉴。  本研究分析的关注点有:  1、农村劳动力在向城市迁移前后劳动的性质,他们是如何迁移和他们是如何在城市找到工作的。  2、他们在城市生活和工作条件是怎样的,作为移民能得到他们合法的权益吗。  3、他们的消费有多少,他们的储蓄有多少,他们给农村家里的汇款有多少。  4、移民的未来计划是什么。  5、阿尔及利亚和埃及政府的移民政策是旨在控制和指导大量的农村人口流入城市,中国政府的政策发生过很多的变化。  6、这些政策和相应的机制哪些是成功的,哪些是失败的。  总之,本论文讨论了中国农村富余劳动力对中国城镇化和工业化经济增长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结合与阿拉伯国家(阿尔及利亚和埃及)的同类问题的比较,研究了向城市迁移的农村劳动力(农民工)的工作和生活问题,包括他们的文化背景、教育背景、工作经验和他们的生活向往,研究了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移民的迁移动机、推拉因素。比较分析了三个国家的移民的生活和工作条件、权益保护以及不同的政府采取的不同政策及其效果等。  作为这项研究的结论认为: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迁移,是生存所迫,其中的原因不仅是农业劳动的收入过低,也是农民所受到的教育和所处的文化背景不利于生存所致。当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务工之后,他们原有的不利于生存的教育和文化背景又使他们处于不利的境地,,他们承担了城市中最艰难的工作重任,他们又是最穷的人群,工作和生活都处于较为恶劣的环境中,而且大多数人都缺乏在城市工作需要的经验。贫穷逼迫他们从农村迁移到城市,到城市之后大多数人并没有解决贫穷的问题。而且,处于城市和乡村之间的他们没有一个完整的社会生活。由此可以看到:  1、城市和农村地区之间的不平衡在就业机会方面、社会保险和权益保障、公共服务、工作和生活条件等。这是导致农村移民离开他们的家乡搬到城市,希望生活更美好的主要原因。  2、通过比较发现,其他国家的经验也许不能提供一个快速、准确和简单的解决方案来解决本国农民工的许多问题,但在许多情况下,别人的经验可以创建一个新的解决方案适合于本国的特点和独特的情况,至少它可以让我们避免重复他人的错误和缺点。  3、解决农村劳动力迁移进城之后出现的各种问题,所有的社会成员都有责任,包括政府的有关部门、城市居民、农村移民的家庭和移民本身。  为此,本研究的建议是:  1、对于最初开始的向城市迁移的劳动者个人要引导他们在本地区(省内、区内)而不是跨地区(省际)务工就业,这对于家庭和自己都是有利的。  2、政府要加大对农村地区的公共服务建设,多提供就业工作机会,让城市和农村地区在生活水平方面既各有特点又有个大致平衡,以形成平等的社会机制。  3、政府要尊重农民的土地使用和所有权益的保障,加强对土地的法律合同管理。  4、让农民工获得公正的收入分配受益权利。  5、政府、企业要创造就业者就近就业的机会,使农村劳动力不必离家务工。  6、可在农村建设一些并非非进城不可的工业生产企业。  7、发展乡村旅游业,像中国这样,特别是埃及要支持这方面的投资。  8、政府和金融业要大力支持农村居民提出的农业投资项目和提供所需的贷款支持并减免一定的税收。
其他文献
应台湾淡江大学的邀请,我参加了1999海峡两岸图书馆建筑研讨会,于4月28日到达祖国的宝岛台湾,5月9日离台北,期间参观了淡江大学、台湾大学、海洋大学(基隆)、清华大学图书馆(新竹)和
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我国许多图书馆的读者数量急剧减少。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千方百计稳定和发展读者队伍成为图书馆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大家想的办法很多,但见效并不明显。这
广东省中山图书馆收藏19世纪40年代至20世纪50年代广东人士稿本甚丰,其中既有广东名家的墨宝,也有一般士人的手迹,反映着这一历史时期广东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等情况,具有相当高
1981~1998年,《图书馆论坛》共出版86期,发文2448篇,期均发文28.5篇,篇均3页。41.5%的发文有引文,篇均引文2.1条。期刊自引率6.5%。作者合著率13.3%。《图书馆论坛》现为全国优秀图书馆学期
期刊
中科院上海生科院植物生理生态所植物分子遗传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林鸿宣及其博士生任仲海、高继平等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栾升及其助手李乐攻博士进行合作,在水稻
企业应用集成能够将业务流程、应用软件、硬件和各种标准联合起来,在两个或更多的企业应用系统之间实现无缝集成,使它们像一个整体一样进行业务处理和信息共享。在传统应用框
折现率是消除跨期选项时间属性的重要方式,是价值分析的基础,也是跨期决策的核心。本文假设折现率同时受未来宏观经济增长与项目收益两方面因素影响,研究宏观消费增长与项目资本产出双重不确定条件下确定性等价折现问题,并以此为基础,讨论投资决策时间一致性问题。第2章建立风险项目的广义折现率模型。厘清广义折现率与无风险折现率、风险调整折现率的区别,将影响广义折现率期限结构的效应划分为“增长期望差效应”与“相关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