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性稻壳生物炭对反硝化过程和N2O排放的影响及机理

来源 :太原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pper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全球温室效应日益严重。N2O作为除CO2、CH4外的第三大温室气体,对全球变暖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另外,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农业废弃物产量巨大,为响应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提出的生态农业理念,将农业废弃物制成生物炭还田是一项有效举措。施用生物炭是实现N2O减排的一种潜在方法。然而,生物炭性质依不同制备原材料、温度、方法而有差异,其对反硝化过程和N2O排放的影响及机理尚不清楚。为探明未改性(BC)和FeCl3改性稻壳生物炭(BC-Fe)及其添加量对石灰性农田土壤反硝化过程和N2O排放的影响及机理,在制备BC-Fe并测定BC和BC-Fe理化性质的基础上,分别以2%和5%的质量比将生物炭与土壤充分混合,并设置不添加生物炭的对照处理。预培养7 d后,在有利于反硝化作用发生的条件下连续开展8 d室内培养实验。测定了 N2O和N2O+N2排放速率的动态变化,并采用乙炔抑制法研究了反硝化最终产物N2O和N2的生成比例;同时,分析了培养过程中土壤理化性质和硝酸盐还原酶、亚硝酸盐还原酶活性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与对照处理相比,添加BC和BC-Fe的处理均促进土壤N2O和N2O+N2的累积排放量。与BC-2%处理相比,BC-Fe-2%处理的N2O和N2O+N2累积排放量分别显著增加465.98%和9.83%;与BC-5%处理相比,BC-Fe-5%处理的N2O和N2O+N2累积排放量分别显著增加147.68%和41.21%。与BC相比,BC-Fe促进土壤中NO3--N还原,抑制N2O还原。与2%生物炭添加量相比,5%生物炭添加量提高土壤C/N,降低氮的生物有效性,抑制硝酸盐还原酶活性,进而降低N2O+N2累积排放量。此外,5%生物炭添加量还抑制土壤N2O还原酶活性,导致N2O累积排放量增加。生物炭施入土壤后,由于降水等原因,其可溶组分会溶出,剩下的不可溶组分表面的含氧官能团也将发生变化。另外,土壤的异质性高且其微生物种类繁多,导致难以识别生物炭影响微生物反硝化过程的关键因素。因此,通过水洗法制备碳骨架(WBC)和浸提液(BCE),并富集筛选厌氧反硝化细菌(DB),然后分别在BC、WBC或BCE存在条件下,开展DB去除模拟废水中低浓度硝酸盐(约10 mg·L-1)的室内培养实验,探究培养过程中模拟废水N2O和N2O+N2排放速率、理化指标及硝酸盐还原酶和亚硝酸盐还原酶活性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模拟废水的N2O排放完全通过微生物途径产生。DB处理的反硝化速率(N2O+N2排放速率)峰值在48 h出现,而DB+BC处理的反硝化速率峰值在36 h出现,DB+WBC处理的反硝化速率峰值甚至在24 h出现,且DB+BC和DB+WBC处理的峰值(分别为44087.79和46826.27 ng N·h-1)均明显高于DB处理(38097.45 ng N·h-1)。与DB处理相比,DB+BC和DB+WBC处理的N2O+N2累积排放量分别增加30.17%和2.86%,N2O累积排放量分别减少83.04%和74.52%,表明生物炭及其碳骨架均提高反硝化速率,并促进N2O还原。与DB+BC处理相比,DB+WBC处理的N2O+N2累积排放量减少20.98%,表明碳骨架的反硝化促进作用不及生物炭,但在生物炭中仍起主要作用。此外,生物炭对反硝化过程N2O排放的影响还与生物炭表面的氧化还原活性官能团有关。因此,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H2O2和NaBH4改性稻壳生物炭(BC-H2O2和BC-NaBH4)对反硝化过程和N2O排放的影响及机理。在制备并测定BC-H2O2和BC-NaBH4理化性质及其表面氧化还原活性官能团含量之后,将BC、BC-H2O2和BC-NaBH4分别以1%(w/v)的比例加入培养体系,并充分混匀,开展DB去除模拟废水中低浓度硝酸盐(约10 mg·L-1)的室内培养实验,探究培养过程中模拟废水N2O和N2O+N2排放速率、理化指标及硝酸盐还原酶和亚硝酸盐还原酶活性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H2O2改性增加了生物炭表面的羧基含量,而NaBH4改性增加了生物炭表面的内酯基和酚羟基含量(P<0.05)。另外,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表明,与BC相比,BC-H2O2的C=O含量明显增加。与DB+BC处理相比,DB+BC-H2O2和DB+BC-NaBH4处理的反硝化速率峰值提前12h出现,且分别高17.50%和6.32%。与DB+BC处理相比,DB+BC-H2O2处理的N2O累积排放量显著增加165.54%,N2O/(N2O+N2)显著增加170.00%,但N2O+N2累积排放量无显著差异(P<0.05),表明BC-H2O2抑制N2O向N2还原,从而导致N2O排放量增加。此外,培养体系的N2O排放速率与NO2--N去除速率显著正相关(R2=0.48,P<0.05)。本研究有助于深刻理解稻壳生物炭对反硝化过程和N2O排放的影响及机理,并为功能生物炭的生产和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为缓解全球温室效应提供理论借鉴。
其他文献
碳酸二甲酯是一种应用广泛的绿色化学产品。甲醇氧化羰基化合成碳酸二甲酯反应热力学有利且原子利用率高,备受产业界和科技界的关注。开发高活性催化剂是该工艺走向工业化的关键。无氯CuY作为该反应的重要催化剂,其表面铜物种状态的控制是提高甲醇氧化羰基化反应性能的关键。已有研究发现,离子态Cu+可提供反应所需的活性位点,表面CuOX可提供中间产物形成的晶格氧。因此,在制备高活性CuY时,应设法促进交换态Cu+
学位
煤直接转化液体产物(包括煤焦油和煤直接液化油)富含芳香族化合物,是制备高端化学品的理想原料。其中含有大量的含氧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具有较低的热值,不适宜转化为燃料,二苯并呋喃就是其中一种典型含氧化合物,利用其分子结构的特性,通过选择性加氢反应可以将其转化成高附加值化学品。本文设计并制备了MOx修饰的Ni/Si O2催化剂,在适当的反应条件通过控制二苯并呋喃的芳环部分加氢的状态下实现C-O键断裂,达到
学位
随着以风电和光伏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快速发展,分布式电源在电网中的渗透率迅速提高,以电力电子逆变器为接口的微电网由于缺乏惯量和阻尼导致系统稳定性降低。通过模拟同步发电机的外部特性,虚拟同步发电机(Virtual Synchronous Generator,VSG)技术使得微电网具备惯量和阻尼,给系统稳定运行提供一定的支撑。本文主要对虚拟同步发电机原理与控制、虚拟同步发电机控制策略优化、并网/离
学位
学位
运用逆向设计软件Geomagic Wrap对车载吸尘器点云数据进行优化处理、封装形成三角形面片,在三角形面片阶段进行修补与优化,再进行曲面拟合,构建吸尘器主体曲面,最终完成曲面重构,并结合软件的点云偏差测量功能,保证重建曲面的精度与光顺度,然后,在中望3D软件完成产品内部结构设计,最后,3D打印加工样件完成产品验证。
期刊
水环境危机是目前一个全球性难题,其中由于磷的过量排放而引发的水体富营养化备受瞩目。水体的富营养化不仅会导致藻类疯长,而且会使水体中含氧量急剧下降,影响鱼类、贝类等水生生物的生存。然而,磷作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不可再生资源,随着新能源领域的发展,其需求量与日俱增。因此,对水体中磷酸根离子的分离及回收利用日趋重要。电控离子交换(Electrically Switched Ion Exchange,E
学位
随着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社会产业工业化比重的不断增加,污水处理厂污水排放量增大,同时污泥产量加大。据统计,目前我国每年排放的污泥量约为2200万吨(含水率按照80%计算),并且我国污泥量正在每年约以10%~15%的速度增长。同时我国拥有数量庞大的废弃农作物秸秆资源,产量大约每年可以达到7亿吨,但是因为缺乏合适的处理措施,达不到秸秆的有效利用。目前我国秸秆的主要处置办法是焚烧和堆放,对于大量
学位
学位
世界能源格局深化变革,具备高渗透率特点的可再生能源发电已经成为能源革命的大趋势。然而,由于可再生能源的间歇性、波动性和随机性,给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大力发展以可再生能源为主的直流微电网并配备相应的储能单元已成为可行的解决方案,本文针对含混合储能的光伏直流微电网中的各单元控制策略进行深入研究,提出一种稳定可靠的控制策略为直流微电网实际应用提供有力支撑。首先,建立直流微电网系
学位
在当下社会发展阶段,随着光伏并网的规模及数量不断地增加,以光伏发电为主的微电网逐渐引起了研究者的重视。基于以上背景,本文依托临沂市某县的厂区2.8MWp分布式光伏发电增容项目,搭建了光伏-储能电池系统并对其进行能量管理,结合改进后的粒子群算法验证其对能量管理改进和经济效益提升的可行性。主要研究工作如下所示:本文首先结合该项目所应用的光伏电池板和变压器,阐述了微电网中光伏,蓄电池及逆变器三大模块的结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