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STI1对肾癌侵袭、舒尼替尼耐药及预后的作用研究

来源 :福建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anxiaoji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肾细胞癌(Renal cell carcinoma,RCC)发生和发展及其舒尼替尼耐药潜在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拟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探索肾癌的舒尼替尼耐药相关的基因,研究目标基因与肾癌患者的预后关系,进一步探究目标基因对肾癌细胞侵袭能力及肾癌细胞的舒尼替尼耐药性的影响,最后分析目标基因涉及的相关信号传导通路。方法与材料:本研究收集并分析了基因表达汇编数据库(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的舒尼替尼耐药肾癌组织样本的2个芯片转录组数据,并筛选出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DEG),利用在线数据库GEPIA对DEG进行泛癌分析,进一步筛选候选基因,再利用在线数据库HPA分析候选基因在肾癌中的表达情况并最终选定目标基因,构建目标基因的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网络,识别与目标基因关系密切的核心基因,进行GO分析和KEGG通路分析。下载并分析TCGA的RCC患者的临床信息数据,进一步行RCC患者预后的单因素、多因素分析及生存分析,探究目标基因与RCC患者预后的关系。收集临床肾癌组织样本及癌旁正常肾脏组织,通过qRT-PCR、Western Blot技术分析目标基因在临床组织样本的表达情况。利用慢病毒转染技术建立目标基因低表达的786-0细胞系,并通过qRT-PCR、Western Blot检测目标基因的m 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以验证建模是否成功,通过Transwell实验检测目标基因对于肾癌细胞株786-0的侵袭能力的影响,通过CCK8法检测目标基因对于肾癌细胞株786-0的增殖活性,进一步分析目标基因对肾癌细胞株786-0的舒尼替尼耐药的影响,最后通过相关性分析在线数据库TCGA的转录组数据,探究目标基因可能涉及的信号传导通路。结果:分析GEO的芯片数据结果提示,相较于舒尼替尼敏感的RCC样本,EPSTI1、OAS2、DUSP1、PLAUR、SIK1、CTGF在舒尼替尼耐药的RCC样本中高表达。GEPIA数据库泛癌分析提示EPSTI1在多种肿瘤中均存在显著高表达。HPA数据库的免疫组化图谱显示EPSTI1在肾癌中显著高表达。选取EPSTI1为目标基因,构建EPSTI1相关的蛋白-蛋白互作网络,筛选出核心基因,GO分析提示,EPSTI1及核心基因在分子功能方面主要是ATP结合、单链RNA结合等,细胞组成方面主要是细胞质等,生物过程层面主要是对病毒的防御反应、病毒基因组复制的负调控等。KEGG通路分析主要是甲型流感、趋化因子信号通路等。对于TCGA的RCC患者临床信息的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高表达EPSTI1与患者的AJCC病理分期(HR,7.379;95%CI,5.281-10.312;P<0.001)和生存状态密切相关(HR,1.090;95%CI,1.052-1.129;P<0.001),多因素分析提示:高表达EPSTI1是RCC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HR,1.070;95%CI,1.028-1.114;P<0.001),生存分析显示:相比于低表达EPSTI1的RCC患者,高表达EPSTI1的RCC患者具有更差的生存预后(P<0.0001)。qRT-PCR及Western Blot结果提示EPSTI1低表达的肾癌细胞786-0细胞系构建成功,Transwell实验提示:敲低EPSTI1的表达显著降低786-0细胞的侵袭能力(P<0.05),CCK8实验结果提示:敲低EPSTI1的表达后,肾癌细胞786-0对舒尼替尼敏感性明显增加(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提示EPSTI1可能与JAK-STAT通路相关。结论:生信分析提示EPSTI1是RCC舒尼替尼耐药中主要的基因之一,进一步的分析表明EPSTI1在RCC组织中存在高表达,并且是RCC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实验证实,敲低EPSTI1表达后,786-0细胞的侵袭能力减弱、对舒尼替尼耐药性明显缓解,其具体分子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EPSTI1未来或可作为抗肾癌治疗的新靶点。
其他文献
目的对胸腔镜下行肺段切除与肺叶切除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术后生活质量及远期预后进行对比。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340例早期NSCLC患者,使用1:1倾向性评分匹配法(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PSM)将其分为对照组(88例)和观察组(88例),其中对照组采用胸腔镜下肺叶切
目的:评价甲状腺辅助诊断(CAD)软件对甲状腺结节的诊断效能,对比CAD与不同年资医师的诊断效能,评价CAD对低年资医师的辅助诊断作用。方法:多中心、前瞻性收集2019年1月至2019年9月就诊于七所三级甲等医院的494位患者信息(共565例甲状腺结节)。所有纳入结节均经手术或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FNA)病理证实。采用的CAD软件为台湾安克生医公司研发的安克侦(Am CAD-UT Detectio
目的:探讨肿瘤细胞经气腔内播散(Spread Through Air Spaces,STAS)的肺腺癌患者的临床、影像、病理特征和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1年1月就诊我院的31例经术后病理证实为肺腺癌STAS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预后情况;结合相关文献复习对肺腺癌STAS的临床、影像、病理特征和预后进行病例分析研究。结果:1.一般资料:男性19例、女性12例,平均年龄58.4岁
目的:肺癌是我国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骨转移是非小细胞肺癌主要的血行转移部位之一,给患者带来的痛苦,严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周期,对骨转移的早期筛查、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活组织检查的有创性及假阴性率,临床上较少采用骨组织活检明确诊断,有效的影像学资料在肺癌骨转移诊断中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旨在探索99mTc-MDP放射性核素骨扫描在非小细胞肺癌骨转移筛查中的价值。方法:
目的探讨影响食管癌及结直肠癌术后患者预后的相关心血管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的366例II、III期食管癌、结肠癌或直肠癌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联合或无联合化疗、放疗。终点事件定义为全因死亡、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需住院的心力衰竭、脑卒中,电话随访获得首次终点事件发生时间。Kaplan-Meier生存曲线比较多组间无终点事件生存率的
目的:本文旨在阐明弥漫大B细胞型的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情况,并构建其预后预测模型,以便为临床诊疗提供思路及预测预后。方法:本文纳入了2015年1月1日至2020年7月1日于我院初治的48例弥漫大B细胞型的PCNSL患者。所有患者均经病理确诊,免疫功能正常,未合并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及第二肿瘤。记录所有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实验室检查、治疗方法及随访情况。通过KPS评分
目的:对比低年资超声住院医师应用O-RADS、ADNEX模型、GI-RADS、LR2、SRRisk这五种方法辨别卵巢肿瘤的良恶性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90例均经过病理证实的卵巢肿瘤超声图像。由1名低年资超声住院医师分别应用O-RADS、ADNEX模型、GI-RADS、LR2、SRRisk这五种方法对卵巢肿瘤进行评估、分类。其中肿物判定为O-RADS>3类、GI-RADS>3类、SRRisk
目的:探讨影响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术后患者发生复合心血管终点事件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连续纳入198例于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福建省立医院行根治性手术治疗且满足所有纳入和排除标准的II期或III期NSCLC患者。采用医院电子病历系统收集临床病理资料。观察终点为复合心血管终点事件,定义为全因死亡、急性心肌梗死、脑
目的:回顾性分析研究福建省立医院行肝切除术后的巨大原发性肝细胞癌(以下简称巨大肝癌)患者的预后及其相关危险因素,研究巨大肝癌直径的大小、复发的模式、复发后的治疗措施对于巨大肝癌的预后影响,并根据生存及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建立预测生存模型。方法:根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总共纳入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就诊于福建省立医院的共146例行肝切除术的巨大肝癌患者及34项临床病理因素,对随访结果及临床病
研究目的远端胆管癌是一种较为罕见的胆管恶性肿瘤,其发病率低且预后差。5年生存率约20-40%。对于无远处转移的远端胆管癌,手术是其主要的治疗方法。本研究回顾分析SEER数据库(Surveillance,Epidemiology,and End Results database)中无转移远端胆管癌患者手术后的临床资料。旨在探讨其预后因素,建立列线图(Nomogram)模型预测其生存率。为临床实践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