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参与省域公共数字文化资源建设路径研究

来源 :南昌航空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r_idealis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三五”以来,在社会力量的参与下,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逐步完善,文化惠民工程深入实施,群众性文化活动越来越丰富。如今迈入“十四五”时期,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入新发展阶段,推动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数字文化资源建设的任务更明确,2021年6月文旅部发布《“十四五”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进一步明确了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社会化发展的重要性,积极鼓励图书馆、文化馆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创新参与服务模式。其中高校图书馆作为收集、整理、储存文献资料的重要场所,是传承和弘扬优秀文化的主要媒介,在参与公共数字文化发展以来取得了显著的成果,资源进一步融合,服务层次得到提升。但面对“十四五”时期宏观背景下,审视当前高校图书馆参与的状态,发现还存在以旧观念应对新问题,以旧模式适应新环境的“双旧”困境,阻碍了公共数字文化资源建设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新型发展。因此,要突破“双旧”困境,高校图书馆就必须审时度势,正确看待“十四五”规划要求,抓住“十四五”规划中的发展机遇,创新高校图书馆参与公共数字文化资源的路径研究,全面加强自身基础建设,加快参与模式升级,扩大高校图书馆的影响力和作用力,进一步推动高校图书馆参与公共数字文化资源建设的进程。本文在整理分析高校图书馆参与省域公共数字文化资源建设的现状基础上,进一步探究了建设路径的影响因素,明确了提升路径的基本框架,以期为公共数字文化资源的建设提供基础性保障。具体研究内容如下:第一,分析高校图书馆参与省域公共数字文化资源建设的基本情况和现有路径。本研究在对文献收集整理的基础上,分析了江西省高校图书馆参与省域公共数字文化资源建设的实践情况,主要从建设数量、建设内容、建设水平和现有路径四个方面归纳了数字文化资源的建设状况,然后对此进行分析。通过现状表明,高校图书馆参与公共数字文化资源建设的数量增多,高校层次分布不均;资源供给充足,共享范围局限;建设质量参差不一,效果差异化;运行路径多样,欠缺完善创新,总体上还有待进一步完善。第二,探究图书馆参与省域公共数字文化资源建设路径的影响因素。首先确定探究影响因素的研究方法,然后随机抽取样本对选取人员进行访谈,获得原始数据资料,通过运用扎根理论方法整理归纳原始信息数据,利用Nvivo质性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编码提炼,经过开放式编码、主轴编码和选择编码三个过程,最终概括出个体内部感知、外部环境感知、服务效能感知、成本利益感知4个主范畴,再通过挖掘范畴与核心范畴间的联系构建其模型,进一步分析核心因素对建设路径的影响。第三,构建高校图书馆参与省域公共数字文化资源建设的优化路径。高校图书馆参与省域公共数字文化资源建设路径的影响因素是构建优化路径的前提,为提升基本路径,本研究对路径中政府、高校图书馆、企业角色进行了定位分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搭建高校图书馆管理协作链,理清高校图书馆与其它主体之间的关系,并结合高校图书馆参与公共数字文化资源建设的流程提出优化路径,一是利用高新技术赋能创新驱动高校图书馆参与,二是促进数据要素融合提供精准服务,三是积极响应反馈二次参与。第四,提出高校图书馆参与省域公共数字文化资源建设提升路径的保障策略。构建高校图书馆参与省域公共数字文化资源建设提升路径是本研究的最终目的,但理论研究和具体实践会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鉴于目前基本路径的实施现状以及提升路径的实施特点,在宏观层面上完善政策制度,注重政府购买服务模式;在微观层面上加强高校图书馆自身能力建设,提升参与能力;在外部机制上建立利益补偿机制,加强参与保障。从多方位、多渠道、多层次为保障建设创新路径的长期实施提供理论指导。第五,总结和展望。本研究不仅分析探讨了高校图书馆参与省域公共数字文化资源建设路径的影响因素,而且还构建了提升优化路径,为高校图书馆参与省域公共数字文化资源建设提供理论和实践基础,促进公众获取数字文化资源的便捷性、准确性。
其他文献
土壤p H和铁氧化物等理化性质以及土壤重金属来源是影响碱性钝化剂对红壤(及红壤母质发育的农用地)中Cu、Cd阻控效果的关键因子。研究逆境条件下碱性钝化剂对土壤中Cu、Cd作用效果与机制对恢复受污染农用地的生态服务功能,实现农用地的安全利用有重要意义。因此,论文选用铜冶炼厂周边Cu、Cd积累性污染水稻土和人工配制Cu、Cd突发性污染红壤两种土壤为供试对象,首先采用石灰石(LS)、生物炭(BC)和铁改
学位
室内环境中存在的可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因此人们开发了多种空气污染修复技术。其中光催化氧化(PCO)被认为是去除室内VOCs最有前途的方法之一,在过去的二十年中一直是许多研究者的工作重点。铋基催化剂因其对可见光、近红外光优异的吸收能力,常被用于降解可挥发性污染物研究。目前光催化剂主要存在催化活性差,易失活,难回收,适用场景单一,无法普及等一系列问题。针对上述问题,开发
学位
全氟化合物(PFASs)是一类新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由于具有环境持久性、生物累积性和生物毒性,水环境中PFASs的污染特征及其潜在的生态和健康风险越来越受到关注。本研究以鄱阳湖为重点研究区域,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水环境样本中多种PFASs进行检测,探讨鄱阳湖水环境中PFASs的污染特征及其生态和健康风险。(1)鄱阳湖表层水体、沉积物和水生生物中总PFASs浓度范围分别为24-1000
学位
微塑料(MPs)污染问题及其毒性效应已引起全球的高度关注,它是影响水环境中疏水性有机污染物(HOCs)生物有效性的重要环境因子。然而,目前关于微塑料结合态HOCs的生物有效性仍不清楚。此外,尽管已有研究报道了水生生物对MPs的物理碎化作用,但对于如何有效利用水生生物高效、绿色降解MPs,并将其应用于实际方面,尚缺乏探索,尤其该降解过程是如何影响微塑料结合态HOCs的生物有效性仍需深入研究。因此,本
学位
随着全球经济的迅猛发展,大量人为活动产生的一次和二次污染物经大气传输到达全球海洋,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影响,陆地人为排放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目前已经成为热门的研究话题。本研究在2012-2015和2017年在南海走航采样,共采集了93个海洋气溶胶样品,主要分析了海洋气溶胶中八种水溶性无机离子(Cl-、SO42-、Na+、NO3-、NH4+、K+、Mg2+、Ca2+)、WSOC、TC和TN的
学位
传统化石能源消费的扩大,以及随之而来的环境污染正以史无前例的规模冲击着世界社会。为此,迫切需要从根本上调节世界能源布局,以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氢能作为一种理想的清洁化学燃料,具有高超的能量密度和能量转换效率,有望替代传统化石燃料。电化学分解水技术(EWS)被认为是一种清洁、有前景的利用可再生能源来产氢的主要方式。然而,为了有效地进行水分解,必须使用高活性和耐用的催化剂来克服动
学位
海洋塑料污染已被列为全球气候变化、臭氧耗竭、海洋酸化并列的重大全球环境问题,水体微塑料(MPs,<5 mm)的污染亦引起全球的广泛关注。然而,水体中微塑料的降解依然是一个科学难点,其中生物降解法虽然环保但是效率较低。此外,关于微塑料结合态有机污染物的降解研究非常有限。本论文以大型溞为降解MPs的模型生物,利用电芬顿氧化和生物降解耦合的方法来降解聚苯乙烯微塑料(PS-MPs)。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
学位
现如今纳米材料已广泛应用于众多领域,而量子点也逐渐成为其中最重要的成员之一,由于具有优越的性能,它们在光电器件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随着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量子点的概念不断扩展,钙钛矿量子点、碳量子点以及不含镉的无机量子点等材料开始显露头角并成为研究的热点。其中,钙钛矿量子点的发展表现尤为迅速,例如基于金属卤化物钙钛矿的太阳能电池仅经过几年的时间,其光电转化效率大幅提升。同时钙钛矿量子点的
学位
社会急速发展的同时,随之带来了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严重两大问题。为解决以上问题,基于半导体的光催化水还原制氢技术引起了研究人员极大的关注。半导体光催化剂种类众多,其中Zn In2S4材料因其具有带隙适中、理化稳定性良好、毒性低、成本低廉等优点,在制氢方面得到了广泛的研究。然而,单一的Zn In2S4材料仍面临着电子与空穴分离效率不高、反应活性位点不足等问题,这就阻碍了其光催化产氢的实际应用。本研究主
学位
近年来,磺胺类抗生素因在医疗、养殖业等行业中的大量使用,已成为一类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潜在风险的新兴有机污染物。磺胺类抗生素因难以生物降解,在经过传统的水处理工艺后仍有可能进入水体中。目前,已经有多个国家或地区在地表水、地下水或海水中检测到磺胺类抗生素的存在。这已成为水生态与人类健康的严重隐患。因此,水体中磺胺类抗生素高效去除技术的研究需求日益迫切。在现有多种处理方法中,通过活化过一硫酸盐(P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