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版小学《传统文化》教材使用现状调查研究

来源 :渤海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gyzlw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推进,青少年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逐渐“西化”,而中国经过千百年沉淀下来的优秀传统文化却遭到“忽视”。因此,对小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已是迫在眉睫。为了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与了解,山东省教育部门组织编写了一系列地方教材,希望通过学习教材提升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齐鲁版小学《传统文化》教材自发行以来已使用7年,到底教材的使用效果如何?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由此,本文进行了关于齐鲁版小学《传统文化》教材使用现状的调查研究。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与访谈,以山东省邹城市为案例,对教师与学生关于齐鲁版小学《传统文化》教材的使用情况进行了实地调查。首先,通过调查发现,教师与学生在使用教材时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如教师使用教材的方式机械化,未能与地域文化充分结合,未能深入挖掘插图及故事资源;学生在使用该教材后未能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缺乏对地域文化的了解,未实现传统文化素养的提升等。其次,本研究分析了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教师传统文化素养缺失、应试教育存在负面影响、教材配套材料不健全等。最后,本研究从以下三个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教师应着力提高教材的使用效果,提高自身的传统文化素养和二次开发教材的能力,并指导学生科学使用教材;学校应搭建传统文化教育平台,根据教材内容开展丰富的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并设置相应的活动室;教材编者应加强配套材料的开发与建设等。
其他文献
新一轮课程改革对数学课堂教学产生了强有力的冲击。《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了“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基本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从学生实际出发,创
大约还是两年前,我给学生上巴金《激流三部曲》的《序跋两篇》。为了能让学生对巴金先生创作《激流三部曲》的思想精神有一个较深入的了解,且能使这种所谓“枯燥”的课文也变得
教案,是教师教学活动的设计。学案,就是学生学习活动的设计。现在,学案已被许多学校和教师普遍使用,成为教学中一种常用的辅助手段,但学案的设计理念、应用效果存在着很大差异。学
今天我们怎样上好科学课?除了不断加强自身的业务学习与教学实践之外,教师还应手握以下几个法宝:
思考是前行的火把,“教育是灵魂的回头,是顿悟的艺术”。(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语)教师本来应当是人类中最具思考力的群体之一,但现在教育的悲哀正在于,教育传播的主体——教师,严重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其自身的特征,涉及经济、政治、意识形态等诸多方面的内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长期、复杂而又艰巨的系统工程,只有依据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特点,
在社会各行各业的职业道德中,教师的职业道德可能是较为特殊的之一,它被凝缩为一个常常与“崇高”、“伟大”、“无私”、“神圣”等修饰语联系在一起的词——“师德”,受到社会
文物分类是按一定标准对文物进行聚类或归类,是文物保护的基础工作,也是文物科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我国文物保护法律法规中对文物进行较系统的分类,见于1961年颁布的《
报纸
营运资金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课题,它对维系企业日常经营活动起着重要作用。对营运资金的有效管理,不仅需要确定企业的流动资金和流动负债如何合理配置,还涉及到企业的
鸦片战争后,纺纱业和织布业在中国的兴起引起棉花需求量增大,刺激了农民种棉的积极性。为了满足纺织业的需要,我国从晚清便开始了陆地棉的引种工作。张之洞率先从美国引回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