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南客家舞蹈中“单袖筒”的形态与文化传承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ckycp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课题的研究范围集中在江西省赣南地区,研究重点建立在赣南采茶舞蹈三大表演技巧,即“三绝”之一的“单袖筒”的形态与文化传承上,从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综合田野考察实践,着重研究“单袖筒”的形态与文化传承。赣南采茶舞蹈,是客家文化孕育出来的艺术瑰宝。“单袖筒”又是这瑰宝中独具特色的表演技巧之一。它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广泛吸收了本地及外地流传到赣南采茶地区的各种民间歌舞、民间灯彩、民间戏曲的艺术营养,成为既有客家民俗,又有独特风韵的表演技巧。赣南采茶舞蹈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属于汉族民间舞。在舞蹈中,动作形态的特征是舞种最重要的体现形式之一,而独具特色的形态就是形成那种风格最好的表达。要对“单袖筒”动作形态、风格、“主干动作”、文化有全面的认识,这对“单袖筒”文化的传承至关重要,也对赣南采茶舞蹈的发展非常重要。为了传承和发展流传下来的采茶舞蹈,本文从赣南采茶舞蹈种类和赣南采茶舞蹈的“三绝”两个方面对赣南采茶舞蹈做了简单的梳理;通过对“单袖筒”动作形态、“单袖筒”的独特风韵、“单袖筒”对人物情感的表述、锣鼓伴奏对“单袖筒”表演的影响、“单袖筒”与中国古典舞中“双水袖”之异同、“单袖筒”与“矮子步”和“扇子花”的关系六个方面的研究,挖掘出蕴藏在这一表演形态中所折射出的宗教、文化意蕴。论文的写作建立在较为严格的田野工作基础之上,通过历史及具体动作形态考察,客观描述和分析赣南采茶舞蹈“三绝”之一的“单袖筒”独特的形态、特征、文化及与其相关的艺术文化关系,力求客观准确地研究“单袖筒”文化传承发展道路的完美图景。本论文的论述基本上建立在“总述——分述——总述”的结构框架上,从宏观到微观再到宏观,采用了夹叙夹议方法来阐述文章内容。一个表演形态的产生必然与社会环境、生存环境有着一定的联系,为了更好地对“单袖筒”形态与文化传承进行研究,论文开头的序主要是以综述的形式来论述赣南采茶舞蹈种类,从而引出赣南采茶舞蹈的“三绝”,为文章的开始做好铺垫。第一章主要对“单袖筒”形态进行横向、纵向精致地剖析。在对各个论点进行阐述时,本文列举了一些成功案例和动作简图,以确保论证的客观性和真实性。第二章从“单袖筒”形态的文化体现着手,进一步论证“单袖筒”形态背后包裹的深刻文化意蕴。第三章主要对“单袖筒”文化的传承作研究,对以“单袖筒”为动作元素创作的代表作品进行梳理分析,对最新的赣南采茶优秀剧目《那一别》作详细的分析,并对如何推动“单袖筒”的传承和“单袖筒”的创作发展趋势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其他文献
话题(topic)是当代语言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受到形式语法学与功能语法学的共同关注。主语、谓语长期以来一直被当作语言句子结构中的基本语法关系。汉语传统语法受西方语法的
评论界对海子的研究一直局限于诗歌研究,对海子诗学观却鲜有涉猎,更不成体系。笔者认为,在海子留世的零散文论作品中,体现出了他独特的诗学观念。本文试图从“何为诗”、“如
[背景和目的]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 FCM)淋巴细胞亚群分析是一项较新而操作复杂的技术,在实验过程中,多种因素均可影响FCM的分析结果。发达国家流式细胞术起步早,发展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以及NCEP 1°×1°再分析资料,对2015年5月5—6日茂名市局地强暴雨过程的环流背景及影响系统进行分析,同时给出降水物理因子诊断。结果表明
在我国当下的政治生活中,国务院办公厅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作为国务院的下设机构,国务院办公厅履行着法律法规赋予其的职能。同时,国务院办公厅还承担着一部分行政立法的职
近年来,讲坛类电视栏目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各大电视台频频出镜,1999年湖南经济电视台首次将电视讲坛的意义引入中国,成为传播和普及学术思想的新渠道。讲坛类节目真正成为一
目的通过比较在孕12-14+6周、15-16+6周及17-24+6周实施MFPR三组的妊娠相关指标和数据,从而把握孕中期多胎妊娠减胎术的手术时机。不断积累临床经验,确保其安全性和有效性,以
报纸,是反映社会的一面镜子。想要了解一个社会的语文运用现象,通过研究报纸的语言运用现象,大概就可以达到目的了。有鉴于此,本文采用个案研究法,以马来西亚其中两家最具代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科学技术的重要性愈加显得明显,科技进步俨然成为社会经济和生产力发展的主导力量。当今,科技进步已
煤炭行业在中国是最重要的基础能源产业,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长期保持在70%左右,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由于煤炭所具有的原材料属性和能源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