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空缺与翻译策略——析《阿Q正传》三个英译本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gguoxun37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鲁迅的《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众所公认的一篇杰作。小说写于1921年,作品以辛亥革命前后的绍兴农村未庄为故事背景,塑造了阿Q这样一个深受旧社会迫害的落后农民形象,剖析阿Q身上典型的“精神胜利法”,暴露国民的弱点,揭示半封建半殖民地农村社会的阶级矛盾。《阿Q正传》发表后,立即引起国内外人士的注意。目前,全世界有四十多个国家用六十多种语言文字翻译了鲁迅的作品,其中都包括有《阿Q正传》。《阿Q正传》如此受世界瞩目,使该作品的翻译备受关注。 译学研究源远流长,七十年代末期,更是在国际范围内兴盛,二十世纪末,以巴斯奈特(Susan Bassnet)和勒弗维尔(Andrew Lefevere)为代表的文化学派提出了“翻译的文化转向”。可见,翻译作为文化交流与传播的必要手段不仅是语言转换方式,更是传递文化信息、记载文化与构建文化的方式。如何翻译《阿Q正传》中的文化信息、把中国文化传达给外国读者,是译者需要考虑的问题。而各国文化各异,两种文化在相互碰撞、相互比较中难免出现文化信息的丢失,与之相关的一种常见现象为文化空缺现象。 《阿Q正传》中含有及其丰富的文化信息,包括生态文化、物质文化、社会文化、宗教文化和语言文化。本文拟从文化空缺的角度讨论鲁迅名著《阿Q正传》中文化因素的翻译问题。通过分析《阿Q正传》的三个英译本的文化因素,揭示出文化空缺在译本中的体现和译者应对策略。全文共分五章。第一章简要介绍作品和译本,以及论文结构和分析方法。第二章阐释《阿Q正传》中的文化空缺现象。第三章对比分析三个译本中文化空缺的翻译及其产生的文化障碍。第四章着力描述文化空缺现象中的翻译策略。第五章总结全文,阐述本研究的意义、研究后的发现和对后续研究的展望。 本论文通过比较分析《阿Q正传》的三个英译本,旨在描述文化空缺现象和翻译策略,探究译者采用不同翻译策略及方法的原因和意义,从而更好地传播中华文化、促进各民族间的文化交流。
其他文献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淳安县的生态环境孕育了鸠坑茶种,是大自然赐予淳安县的宝贵财富.鸠坑茶在唐代就成为贡品;近代,淳安县是遂绿主产区,是全国闻名的绿茶“金三角”之一;现在,淳安县更依托生态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有些朋友喜欢将CD 或 VCD 碟片上喜欢的曲目转录到盒式磁带上,以便欣赏,尤其是交谊舞爱好者,热心于把不同舞种的乐曲重新组合在磁带上。但有时遇到碟片上某首乐曲很长,如果
有人说这里是人类文明的尽头,也有人说这里是一个崭新的世界。在这广袤纯净的高原,极地的气温似乎凝固了时间,你可以聆听大自然窃窃私语地宁静,寻回那份久违的纯真。南象海豹
期刊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Sn-9Zn共晶合金在一般松香助焊剂条件下润湿性较差.开发了一种新的改性松香助焊剂.用铺展面积测量和润湿天平两种手段,表征不同助焊剂条件下Sn-9Zn合金对铜的润湿性,用失重测
《珍妮姑娘》是二十世纪上半叶美国最杰出现实主义作家之一西奥多.德莱塞的第二部长篇小说。该书一经出版就倍受评论界好评,尤其是女主人公珍妮因其纯洁、善良和自我牺牲的精
回顾了负折射介质的研究历史,综述了光子晶体负折射效应的物理机制、研究进展以及目前的主要研究方向,展望了光子晶体负折射效应的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