颠覆或继承:数字技术之于电影影像本体论

来源 :内蒙古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翻阅20世纪的历史,很容易发现“数字技术”这个关键词。数字电视、数字手机、数字洗衣机、数字空调……似乎一夜之间数字技术占据了我们所有的生活空间。当今,数字技术已经不再是一种时尚,而更像是一种可怕的异己性力量,改变着我们的生存状态。正如尼葛洛庞帝(Nicholas Negroponte)在《数字化生存》中所预言的那样,数字化正以一种生产生活方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而电影作为具有天然技术属性的文化形态,也不可避免的受到了数字化技术的影响,并催生了一种新的电影形态--数字电影。相比之下,单从技术方面来看,数字化技术对电影的影响多是积极的,例如它使画面清晰度大大提高、使后期剪辑变得简单灵活、加快了影像传播速度、增加了票房收入等。这些影响如此之深,以至于电影界把数字技术带给电影的变化称为,继有声电影取代无声电影,彩色电影取代黑白电影之后的电影技术史上的第三次革命。然而,从艺术方面讲,数字技术带给电影理论界的则是一种前所未有的骚动,甚至是惶恐。主要体现在,传统追求真实性的电影影像本体论是否被数字技术下的虚拟影像所颠覆?电影作为一种传播媒介,是否会被游戏、多媒体或数字电视等形式所取代?本文将就这一个问题展开论述。并表明,虽然数字技术催生了虚拟影像及虚拟美学,但是它并没有颠覆电影影像真实性的追求愿望,相反的,它为影像真实性的追求增添了新的工具,丰富了现代电影影像本体论的内容,是一种创造性的传承。   文章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论述电影影像本体论的产生及其影响。第二部分论述在现代数字技术发展的历史背景下,虚拟影像的出现使电影理论界产生了对传统电影影像本体论的质疑和电影即将灭亡的惶恐。第三部分详细解读数字技术下影像本体论被颠覆的观点;第四部分分别从数字技术本身、电影的摄影属性、虚拟美学的求真意愿以及颠覆影像本体论所需要具备的必要条件方面阐述数字技术并非颠覆,而是继承了电影影像本体论的观点。  
其他文献
期刊
从1960年伽达默尔出版《真理与方法》开始,其哲学诠释学在西方各国迅速传播开来,发展为学术主流,而且在人文社会科学等领域也相继建立了以其诠释学为理论基础的艺术诠释学、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在现代性的论争中,鲍曼的现代性思想独树一帜。鲍曼对现代性的分析和批判以事件和问题为切入点,以后现代性为参照系,以各种隐喻的修辞手法来分析和批判现代性。本文对鲍曼的
大科学时代,科学失范现象屡屡发生,建立在实在论基础上的默顿科学规范理论受到了广泛的质疑。为了适应科学的新变化,默顿学派的研究者们在默顿研究的基础上对规范进行了增补
自二千五百年前的軸心時代開始,以迄十七世紀爲止,人類社會的結構、理念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各大文明的傳統宗教所陶鑄,但自十八世紀開始形成的現代社會,則深受現代科學所陸續發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世界范围内的政治经济交流愈加频繁,合作愈加密切,这不仅促进了各个国家、地区之间的人员、物资、劳务的流动,而且促进了彼此的文化交流。20世纪90
自主学习是指学习主体有明显的学习目标,对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具有自觉的意识和反映的学习方式。高中思想政治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综合学科,无论从知识的编排上,还是
期刊
作为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德鲁克的管理思想已引起中国学界、实业界的高度重视。本文将在学界有关德鲁克管理思想研究的既有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德鲁克的学术文本及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