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湖南省湘潭市是现代中国内陆地区食用槟榔的发源地,这里擅长槟榔加工,拥有着广泛的受众群体,且蕴含着浓厚的槟榔文化。槟榔山海南传至湘潭,经历了几百年的传承与发展,其食用方式与制作工艺与槟榔原产地有着较明显的差异,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湘潭槟榔产业发展迅速,成为百亿级大产业,备受世人瞩目,期间相应的槟榔文化也得到迅猛发展。2007年,槟榔文化甚至被纳入湘潭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本文以湘潭槟榔为研究对象,从文化人类学角度出发,综合经济学、历史学、社会学等学科理论、方法开展研究,试图从深层次探寻湘潭槟榔的文化内涵。作者在追溯槟榔文化历史渊源的基础上通过对槟榔在湖南湘潭地区的制作工艺要求、销售网络构建、消费需求及礼俗文化等维度进行人类学考察,探析了槟榔所蕴含的符号象征意义,探究了槟榔文化作为一种共享文化对当地的社会、民情所产生的影响。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介绍槟榔文化,即槟榔的加工文化、消费文化和礼俗文化。其中加工文化主要从家庭作坊加工的传承与禁忌、企业规模加工的创新与发展、加工工艺的历史变迁三方面介绍湘潭槟榔加工产业的前世今生,并详细介绍了现代食用槟榔的生产加工流程。关于槟榔消费文化的论述从成因说起,文章从消费现状中整理出槟榔的消费价值与符号价值。消费价值包括了使用价值,即药用、休闲零食之用;符号价值,即作为奢侈品,代表着身份和地位。同时该章中还总结了湘潭槟榔消费风俗、市场、传播等社会影响因素。礼俗文化主要介绍了槟榔在社会交往中的功能与在各种仪式中的应用。在社会交往中,槟榔有利于加强熟人网络间的联系,有利于个体社交网络的拓展,有利于化解社会交往中的矛盾。而在仪式的应用中,则包括节日庆祝、婚丧习俗等作用。文章最后还介绍了槟榔与爱情之间的文化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