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稻复种系统作物生产力及合理耕作与调控技术研究

来源 :华中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wato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油-稻复种连作是目前我省和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一项重要的耕作制度,在当前我国耕地面积持续减少和农村劳动力日益短缺的情况下,探讨提高油-稻复种连作系统作物生产效率、降低农作过程对环境负面影响的技术措施对于我国作物生产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油-稻复种连作系统中研究了适宜的保护性耕作措施和机播油菜氮肥合理运筹技术,并探讨了油菜高产高效调控技术和种子吸胀期温度、水分效应,试验取得以下主要结果:  1.在油-稻复种连作系统中,油菜生产季进行免耕和稻草覆盖可增加单株有效角果数和角果粒数,增加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和氮磷钾养分的吸收量,促进油菜增产,三轮试验期较常规耕作籽粒产量提高5.2%-42.5%。而水稻生产季,在常规翻耕耕作的基础上增加油菜秸秆还田技术可增加水稻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和穗总粒数,水稻产量较常规水稻耕作增加1.3%-11.8%。  2.在油-稻复种连作系统中实行少免耕可有效改善土壤物理性状,在常规翻耕基础上增加秸秆还田可有效缓解土壤养分的衰减。经过三轮试验,少免耕+秸秆还田处理的土壤容重降低4.72%,孔隙度增加了0.76%,土壤速效氮增加了63.65%、速效钾含量增加了86.01%,有利于维持农田养分平衡并消除农田秸秆污染。  3.合理的氮肥运筹有利于提高稻田机播油菜产量和肥料养分利用效率。在相同施肥水平下,氮肥分5叶期和薹期2次追施较5叶期1次追施可显著增加油菜单株有效角果数和角果粒数,提高氮肥的利用率。在氮肥2次追施条件下,减少氮肥基施比例可显著提高油菜氮肥利用率,但降低菜籽含油量。在本试验条件下,稻田机播油菜适宜施肥模式为氮肥按5:5的基追比2次追氮处理。  4.稻田机播油菜花后调控技术研究表明,花角期喷施0.2μmol/L TS-303(油菜素内酯BR)和0.026μmol/L云大120(表高油菜素内酯,BR120)可增加单株角果数、每角粒数和千粒重,以0.2μmol/L TS-303处理效果更明显。并且,TS-303处理能明显增加角果光合面积,提高油菜粒壳比,促进角果皮和秸秆非结构碳水化合物撤离、转运。无机角果肥处理能明显提高角果中叶绿素含量及含油量,但对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撤离、转运效果不明显。TNZ-303(0.2μmol/L TS-303+0.4μmol/L二氢茉莉酸丙酯PDJ)与无机肥混合喷施可显著提高油菜籽粒含油量。  5.在油菜种子吸胀期,油菜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随试验温度的增高而增高。在5℃低温条件下,适度降低土壤水势有利于降低种子的低温膜损伤,提高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在10℃和15℃条件下,油菜种子适宜吸胀水势为-0.1Mpa。华双5号较华杂62具有较强的抗低温吸胀冷害能力,表现为在低温下吸胀缓慢,种子浸出液电导率低,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较高。
其他文献
全基因组具有比单个或多基因标记更丰富的信息位点,能获得支持率更高的系统发育树。相对于核基因组和线粒体基因组,叶绿体基因组具有结构保守、进化速率适中、易于获得的特点,因
本文对地磁匹配导航相关技术进行了研究,具体包括:高精度地磁图的构建、地磁适配区的选择以及地磁匹配算法。重点对地磁匹配算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为:  
自2019年12月起新型冠状病毒( 2019-nCoV)肺炎疫情逐步发展,目前已造成我国及境外许多国家发现新冠肺炎感染病例.随着我国采取的一系列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治措施的有效实施,目
期刊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准噶尔盆地是我国西北地区四大盆地之一,位于天山与阿尔泰山之间。其南缘地区是新疆现代工业和农业中心,近年来由于人口激增以及社会快速发展等因素的影响,当地出现了土地荒
国医大师路志正教授在治疗风湿痹病过程中,一贯重视健脾和胃、调理情志,以“持中央,怡情志”为治疗首义.导师罗亚萍主任中医师有幸拜路老为师,学习并传承其学术思想,在临床治
靶向性抗肿瘤药物是当今研究的热点。但抗肿瘤药研发的成功率仍很低,而有效性和安全性则是致使新药淘汰的两大因素,因此在新药发现早期建立高效候选药物筛选和优化的评价体系
生物组织中的光传输以及生物组织的光学特性是生物医学光子学重要的研究内容,在医学上对疾病的光诊断和光治疗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生物组织光学性质的准确测量是医
目的:研究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对于白内障病患的相关影响.方法:研究时间段为2017.8月-2018.8月,选取的研究对象为在这个时间段我院收治的白内障病患,选取的例数为80例,根据护理
随着PCB板制造工艺的发展,电路板上焊接的各种器件越来越多,发生焊接错误的概率也越来越高。如果在检验过程中不能将这些问题找出来,势必在PCB板调试和应用过程中留下安全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