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氮化铝的声表面波传感器的设计与应用

来源 :南京邮电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lf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声表面波技术目前已经广泛的应用于雷达、传感系统、电子系统、通讯系统等等,氮化铝由于具有高声速,高导热率,低声波损耗,化学稳定性,成为声表面波器件压电材料的选择。本文基于声表面波在压电材料的传播理论研究了基于氮化铝的声表面波传感器的设计与应用。本文主要完成了以下工作:首先对声表面波的传播方程结合压电理论基于叉指换能器的δ函数模型进行分析,并对其基于COMSOL软件的三维模型进行仿真,观察分析其瞬态应力将其简化为二维模型。之后本文仿真了一对叉指电极的声表面波模型,得出其谐振与反谐振模态下的频率,并计算出氮化铝的相速度约为V_r=5798.3m/s。接着模拟仿真了当器件结构改变时,声表面波的谐振与反谐振频率的变化,得出声表面波器件的特征频率与叉指换能器的电极高度和金属化率呈负线性相关,与基底厚度呈非线性负相关,为声表面波在工程方向上的设计和应用提供了理论和方法。本文最后对加载了压力的声表面波压力传感器和不同浓度下的声表面波气体传感器进行了模拟仿真,得出这二者与声表面波的谐振频率之间均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声表面波压力传感器的输出频率与压力的关系可以表示为y=144.59-0.01784x,声表面波气体传感器的输出频率与气体浓度的关系可以表示为y=1.4398×10~8-140849x,这为声表面波传感器的时制造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指导。
其他文献
在临床应用上,病变肺的分割是肺部疾病诊断与治疗中非常关键的问题之一。然而,由于复杂的结构、病理的改变、个体的差异性以及较低的成像质量,临床上对三维低剂量CT图像进行
本文采用了1979-2015年间美国关岛联合台风警报中心(Joint Typhoon Warning Center,简称JTWC)提供的热带气旋(Tropical cyclone,简称TC)最佳路径资料、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National Centers for Environmental Prediction;简称NCEP)和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At
叶片是植物水分传输的终端,其水力特性表征了植物适应不同外界环境而形成的水分生存策略,叶片水势和气孔导度常作为衡量植物对于不同水分条件响应的重要依据。本文研究以滴灌充分(DIFI)、滴灌控水(DICI)、不灌溉(CK)三个不同水分处理条件下的三倍体毛白杨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其冠层不同高度处的叶片水势(包括正午叶水势(Ψzw)、黎明前叶水势(Ψpd)和正午茎干水势(Ψs))、气孔导度(Gs)、叶片含水
随着人类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石油、煤炭、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资源会逐渐衰竭直至耗尽。为了应对世界可能在未来面临的能源危机,托卡马克装置项目被提出。相较于传统的核发电站使用的核裂变反应技术,托卡马克装置利用以氢同位素氘和氚的原子核实现的核聚变反应具有效率更高、放射性污染更小、对环境污染更小、能源可再生等优点。作为托卡马克装置项目的子项目,辉光放电清洗(GDC)电极旨在清除第一壁表面的核燃料粒子和其它的杂质
随着我国国力的增强,我国沿海地区经济实力不断提高,但同时沿海地区也是遭受海洋灾害威胁最为严重的区域.海洋灾害频繁的发生,对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挑战.本文主要研究
可在拉伸、扭转、弯曲等多种大变形条件下正常工作的柔性电子器件在数字信息、可再生能源、健康医疗、生物传感等领域都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柔性应变传感器突破了传统应变传
随着煤矿采深的增加,许多煌斑岩层状大面积侵入条件下超过20m的特厚煤层综放开采纷纷展开。在生产实践过程中,多次遇到了按传统矿压理论选取的支架一再提高工作阻力后仍然不能满足要求而出现的压架现象,生产实践证明,传统的矿压理论已经不能很好的指导煌斑岩层状大面积侵入条件下特厚煤层的开采。煌斑岩层状侵入条件下特厚煤层综放采场的顶板、顶煤已经发生了本质上的变化,导致开采工作面的覆岩结构和移动规律与传统工作面有
大埔木构建筑类型丰富,构架精美,受地缘及迁徙文化影响,与梅州其他地区有明显差异。通过调研归类,对该区域木构建筑的形制及木构架建构进行分析,并总结其时代地域特征。大埔
本文利用RSMC Tokyo(Regional Specialized Meteorological Center Tokyo–Typhoon Center)、中国气象局(CMA)以及联合台风预警中心(JTWC)最佳路径资料集,NGCC(National Geomatics Center of China)1:4000000地理地图数据,ERSST(Extended Reconstructed S
本文以ENSO和青藏高原(以下简称高原)春季(5月)高原感热这两个因子为切入点,根据高原春季感热和ENSO不同异常位相,划分为12种类型(共3组),研究了二者影响华南盛夏(7-8月)降水的主要物理过程和相对重要程度,同时分析了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高原春季感热和ENSO对华南盛夏降水均有较显著的影响,即当二者分别处于各自的正(负)位相时华南盛夏降水普遍偏少(多)。高原感热和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