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密度竹基纤维复合材料的性能及其胶合成型机理研究

来源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man_wm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竹基纤维复合材料是以纤维化竹单板为基本制造单元,以酚醛树脂为胶黏剂,通过冷压热固化工艺或热压工艺制造而得的高性能重组竹。该材料具有规格可调、性能可控、结构可设计、纹理美观等优点,深受国内外市场的青睐,广泛应用于室内外地板、家具、园林景观、建筑用材等领域,前景广阔。密度是竹基纤维复合材料性能的物质基础,其决定性地影响着该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及其应用领域。目前,竹基纤维复合材料的研究和应用主要集中在0.85~1.20 g/cm3密度范围内的产品上,而在密度1.20 g/cm3以上的鲜有涉及。理论上,竹材细胞可以完全密实化,达到竹材的实质密度水平(~1.50 g/cm3)。因此,竹基纤维复合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尚存在巨大的研究空间。本文以慈竹为原料,制备了高密度(>1.20 g/cm3)的竹基纤维复合材料,探究了该材料的极限密度和物理力学性能,研究了密度和施胶量对该材料的力学性能、耐水性能和表面性能的影响规律;在此基础上,采用现代仪器表征手段,分析了竹基纤维复合材料的胶合成型机理,得出以下结论:(1)在论文研究中,竹基纤维复合材料的极限密度为1.37 g/cm3,其水平剪切强度、顺纹抗压强度、静曲强度和弹性模量分别为28.83 MPa、215.53 MPa、354.00 MPa和28.36GPa,28h水煮循环处理后的吸水率和厚度膨胀率分别为9.67%和7.62%。(2)随密度的增加,竹基纤维复合材料的抗剪、抗压、抗弯和耐冲击性能增强,其冲击强度可达89.13 k J/m2;耐水性和尺寸稳定性显著提高;表面粗糙度、亲水性和自由能下降,其粗糙度Ra低至1.71μm。(3)随施胶量的增加,竹基纤维复合材料的抗剪和抗压性能先增强后减弱,当施胶量为13%时,两者强度最高,分别为25.77 MPa和169.24 MPa;抗弯和耐冲击性能呈下降趋势,两者强度分别可达328.27 MPa和7.70 k J/m2;耐水性和尺寸稳定性明显增强,其吸水率和厚度膨胀率分别低至9.14%和6.71%;表面粗糙度、亲水性和自由能降低,其粗糙度Ra低至2.14μm。(4)在竹材疏解过程中,纤维细胞保持原貌,但导管和薄壁组织被严重破坏;在竹基纤维复合材料热压成型过程中,纤维细胞一直保持原貌,但导管和薄壁细胞逐渐塌陷;同时,孔隙率逐渐减小,低至5.52%。材料内部的孔隙主要分布在58~0.5μm和80~1.8 nm范围内;在热压过程中,孔径逐渐减小,且分布范围向低值区移动。材料内部细胞壁上的孔隙主要分布在2~15 nm范围内,在3~10nm范围的孔隙占比超过85%;在热压过程中,孔径呈递增趋势,最高为6.00 nm。在热压成型过程中,材料中的纤维素保持I型晶型结构,但相对结晶度和微纤丝角逐渐增大,最大分别为62.23%和9.86°(5)在竹基纤维复合材料胶合过程中,竹纤维及其化学组分均促进了酚醛树脂的固化缩合反应,改变了树脂的固化反应温度和热焓。纤维素提高了酚醛树脂分子的反应活性,消除了其分子结构上的酚羟基(Ar-OH)、醇羟基(-CH2-OH)等活性基团。木质素与酚醛树脂在化学结构上极为相似,两者通过Ar-OH、-CH2-OH等活性基团发生缩合反应,通过-O-C-O-键或者-C-O-C-键连接。木聚糖通过羧基或乙酸基上的羰基(-C=O)与酚醛树脂分子发生交联反应,生成饱和的-C-O-键。
其他文献
当前,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下,社会组织参与民族地区基层社会治理的机会不断增加。社会组织在民族地区基层社会治理中发挥了重要的积极作用,这是党和政府的系列政策支持及社会组织自身优势双重作用的结果。但社会组织仍然面临着机制、资金、人才和制度等的实践困境。这就意味着,必须针对社会组织参与民族地区基层社会治理现实困境提出切实对策,要进一步完善民族地区社会组织多元主体的合作机制,拓宽其筹资渠道,加强人
目的:探讨榆干离褶伞溶栓酶(Lyophyllum Ulmarium fibrinolytic enzyme,LUFE)在大鼠动脉血栓形成过程中对血管内膜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阿司匹林组和LUFE低、LUFE高剂量组。建立血栓模型前,阿司匹林组和LUFE低、高剂量组分别以10 mg/kg体质量阿司匹林和100 mg/kg、400 mg/kg体质量LUFE灌胃
山西省阳泉市旧关村历史悠久,秦皇古驿道穿村而过,是太行山中部战略攻防与商路要道,深受兵防关隘文化与商业文化的交互影响。除传统的居住功能外,部分民居兼做商铺和客栈,服务于过往客商。本文以旧关村口坡街(原秦皇古驿道遗址部分)为主要调研范围,采用实地调研与文献研读相结合的方法,重点梳理旧关古村落传统民居的类型与分布,对其因应山地自然环境和独特人文环境而形成的空间布局、营建技艺、装饰艺术等进行深入剖析,挖
随着近年来我国养殖业规模的不断扩大,由于技术人员的缺乏而导致养殖户盲目用药造成严重经济损失的问题也日益严重,因此,寻找一种合适的养殖病害检测方法,对于减轻养殖户负担,降低养殖风险,减少经济损失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利用目前成熟的图像识别技术,结合海水养殖病害数据,提出了一种基于模型融合的海洋水产养殖病害识别方法。本文的主要工作及成果如下:(1)首先对海洋病害图像数据集中的病害特征进行预处理,为了解决模
中国共产党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忠实的传承者和弘扬者,并致力于发掘优秀传统文化在教化育人、构建和谐社会、凝聚民心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当前,基层社会治理面临着新矛盾、新挑战,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运用于基层社会治理中,能够发挥文化的社会治理功用,减少基层社会冲突、实现基层社会治理的创新发展。本文在分析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和融入基层社会治理的必要性基础上,积极探索优秀传统文化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作用和实践路径。
“枫桥经验”作为党领导人民群众长期以来创造的行之有效的宝贵治理经验,在新时代依旧迸发出无限活力,昭示着中国基层社会治理的改革方向,对于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枫桥经验”蕴含着马克思主义社会治理思想、多元合作治理、社会资本等丰富的基层社会治理理论,具有显著的治理优势。但在实践中仍然存在着多元共治主体参与不充分、协同互动治理机制不健全、基层社会治理秩序不牢固等现实问题。因
基层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抓手。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在总结部分地区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符合中国国情的基层治理机制、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文章基于对三个地区“积分制”治理实践的比较,从治理需求、治理主体、治理方式、治理目标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出有效的乡村治理图示。
林地作为森林的主要载体,是森林长久生存和发展的根基,是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基于3S技术(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已成功绘制出全国林地“一张图”,它的形成能够极大提高森林资源的精细化、自动化、智能化管理水平,对于研究森林资源环境变化规律、促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等具有重大意义。目前随着人类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全球气候的不断变化,森林环境也随之变化,但由于森林资源体系复杂多样,普
林木的生长不仅包括地下部分的根系生长,也包括地上部分的高生长和次生生长。根系生长可以为林木吸收更多的水分和养分,为林木的生长发育提供物质保障。高生长可以使林木获得充足的光照,为光合作用提供能量保障。树木的次生生长是指茎干的增粗生长,产生木材(又被称为次生木质部),所以又称为木材形成。木材形成不仅产生水分和养分向地上部分运输的通道(导管或管胞),产生的木材纤维还可为树体提供机械支撑。木材形成不仅受树
竹类植物是陆地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由薄壁细胞、纤维细胞和导管构成。其中薄壁组织占竹材组织总量的52%以上,是构成竹材的海绵组织和缓冲组织,在生长过程中具有贮藏作用、传递作用、光合作用及各类代谢作用,对竹材优良的物理力学性能发挥重要贡献。细胞壁是构成植物细胞的承载骨架,其结构、成分和形状与细胞的生长发育、生理功能及力学性能等紧密相关,细胞壁上的纹孔是细胞壁的重要结构,是细胞间水分、养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