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深厚黄土剖面发生学特征及其在地考古学中的应用

来源 :沈阳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41220224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深厚黄土是风积沙尘长期沉积与土壤发育共同作用形成的,其发生学特征蕴藏着丰富的古环境信息。同时,黄土也是考古研究的重要材料,在地考古学中被广泛应用。然而,目前关于我国东北地区深厚黄土发生学特征的研究和古气候记录十分匮乏,需要加强东北深厚黄土的发育过程的研究,并探讨深厚黄土属性在地考古学中的意义。本研究以沈阳农业大学旧石器考古遗址发掘出的保存完好、连续沉积、深度为450 cm的黄土剖面(Paleolithic archaeological site,PAS)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全面分析其发生学特征,判别该剖面母质均一性。利用土壤发育指数,确定发育最弱的层次作为参比母质。在上述基础上,用水分散性黏粒与总黏粒的比率(WDC/C)表征来源于淋溶淀积作用的黏粒比例,用Marshall、Barshad、土壤重建(SRE)和质量平衡(MB)方法定量各发生层中黏粒的运移量。同时,测定距PAS剖面443 m的另一个剖面(Near paleolithic archaeological site,NPAS)的结构体及其表面灰白色粉末的元素组成,分析不同形态硅的含量随剖面深度变化的规律。然后,分析法国东部地区5个黄土样点的发生学特征,并引用安徽宣城和陕西洛川黄土已经发表的研究,将中国(沈阳、宣城和洛川)和法国东部黄土发生学特征进行比较研究,探讨中国和法国东部黄土发生学特性的差异。随后,分析疑似遗迹内部和周围土壤的粒度组成特征、常量元素组成和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判定其内部和周围土壤母质均一性。分析疑似遗迹所在层次土壤有机碳、有效磷含量和磁化率,判断是否可能存在人类活动。最后,使用全国范围内的土壤数据集,建立土壤发育指数-气候因子转换函数,应用PAS剖面相关属性重建沈阳地区古气候,并对应深海氧同位素阶段(MIS)与现代气候进行比较,探明沈阳地区自末次冰期开始到末次冰盛期的古气候变化。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PAS剖面母质均一,发生层Bt2被选作参比母质。PAS是一个通体酸性、底部土壤年龄为110 ka左右的剖面;碳含量偏低,以粉粒为主且扣除黏粒的粒度分布和磁化率变化不明显;除因淋溶作用产生的部分元素变化外,整体剖面元素变化也不明显;各层次中等发育,其中发生层Bt2发育最弱。因此,PAS剖面是一个110 ka BP以来,以均匀黄土状物质为母质,在自然条件下连续沉积、发育形成的深厚剖面,选取发生层Bt2作为参比母质进行后续研究。分析该剖面的发生学特征可以丰富我国东北地区深厚黄土的成土过程的研究,弥补该地区古气候记录的匮乏。(2)确定黏粒在不同层次的增减量以及在不同时期的变化规律。PAS剖面各发生层的WDC/C范围为12.35%–39.24%,黏粒增加率为3.02%–16.86%,表明各层次都有不同程度的发育。整个剖面中黏粒增加率最低值出现在160–210 cm(3.38%–5.01%),最高值出现在270–310 cm(8.96%–16.86%)。对应土壤年龄和全球气候变化,110–71 ka BP气候温暖潮湿,该时期形成的土壤(210–450 cm)WDC/C和黏粒增加率大于形成于相对寒冷干燥的71 ka BP至今(0–210 cm)。土壤元素的变化与黏粒运移规律相似。此外,确定了灰白色物质为土壤新生体硅粉,土壤结构体表面的淋溶作用强于结构体内部。NPAS剖面中不同形态硅的含量随深度变化表明活性硅含量在黏化层上部增加,且随着深度的增加逐渐累积,无定形硅和水溶态硅的含量在黏化层开始的深度突增,而后趋于稳定。综上,中国东北地区深厚黄土剖面110 ka BP以来,黏粒的增加量以71 ka BP为分界点,有相当数量的黏粒来自于淋溶淀积作用,黏粒的运移量与气候变化有直接的关系,土壤中硅粉的形成可能受多种作用综合影响。(3)中国和法国东部黄土具有相似的搬运、沉积动力,但具体组成和发育程度存在差异。法国东部(米卢斯和里昂)地区黄土发生学特征研究发现,米卢斯地区的黄土母质基本均一,但里昂地区部分黄土母质来源发生变化。单个土体从上至下,米卢斯地区土壤成土作用减弱,沉积作用增强,而里昂地区呈现相反的规律。将法国东部(米卢斯)黄土与中国(沈阳、洛川和宣城)黄土进行对比,得到沈阳、洛川和米卢斯地区的黄土中50–10μm颗粒含量最高,宣城黄土中<5μm颗粒含量最高,法国东部黄土的砂粒(>50μm)含量大于中国黄土。中国和法国东部黄土粒度主要组成均为<50μm,反映了其搬运、沉积动力的相似性,但在具体粒度组成上仍有一定差异。土壤发育程度顺序为宣城>沈阳>米卢斯>洛川。(4)疑似遗迹是土壤自然成土过程的产物而非人类活动遗迹。疑似遗迹和周围土壤的发生学特性显示它们具有均一的母质,疑似遗迹所在层次土壤特性也均未显示存在人类活动,表明它们是土壤自然成土过程的产物,而非人类活动所为。全面分析这部分土壤的发生学特征,结合其形成环境发现疑似遗迹是氧化还原过程的产物和脆磐层形成的初期特征。(5)建立新的土壤发育指数-气候因子转换函数,定量重建沈阳古气候变化。在现有转换函数的基础上,新建立的土壤发育指数和气候的转换函数分别是ba1[ba1=(K2O+Na2O)/Al2O3]与年均温(MAT):MAT=–29.887ba1+22.361(R2=0.786),及CPA[CPA=100×Al2O3/(Al2O3+Na2O]与年均降水量(MAP):MAP=0.0843CPA~3–20.143CPA~2+1630.7CPA–44244(R2=0.892)。通过应用这两个函数,定量重建了沈阳地区古温度和古降水的变化。将结果与沈阳当前的MAT(8.5℃)和MAP(698.5 mm)相比表明:在MIS 5(110–71 ka BP)期间,MAT比当前高约4–5℃,MAP呈现几次波动,但普遍较高,最高时比当前高约100 mm;MIS 5/4过渡期(约71 ka BP)的MAT和MAP都出现了强烈的下降,到60–50 ka BP,达到最低(MAT为9.9℃,MAP为528 mm);在MIS 3中期(约47 ka BP),MAT和MAP都有所上升;MIS 2(29–14 ka BP)的MAT和MAP又逐渐下降到约9.5℃和约500 mm。以上对比表明,重建的沈阳地区古气候与全球古气候变化一致。综上,本研究定量重建的沈阳古气候丰富了中国东北地区古气候的记录,新建立的土壤发育指数-气候因子转换函数可为全国范围内的古气候的定量重建提供科学依据。
其他文献
维管束作为输导组织在植物生长、水分运输、营养物质转运及茎秆机械强度等方面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数目、大小及功能直接影响水稻籽粒灌浆效率和产量的高低。本研究以来自于3k种质资源的440份材料为供试材料,利用4.8Mb高质量SNP标记对水稻流、库相关性状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解析水稻流、库的遗传基础,挖掘并克隆影响流、库相关性状基因。研究结果对通过分子设计育种培育流畅的超高产水稻品种具有
学位
我国优势苹果产区多为丘陵和山地,土壤有机质(SOM)含量低,清耕制及有机肥投入不足加剧了有机质矿化,土壤有机碳(SOC)长期入不敷出、质量呈下降趋势,严重损害果园生产力。外源添碳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基本思路。提高有机碳含量改善土壤养分状况利于根系对养分的吸收进而增强植株生理功能,实现苹果优质、高效生产。然而,关于外源碳与根区土壤碳库周转及果树根系生长之间的调控机制仍未清晰阐释。因此,本研究利用同位素示
学位
细胞壁是区分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主要结构。植物细胞壁位于细胞膜外部,主要由多糖交织形成的复杂的网状结构,是植物光合作用固定碳的最大储存库。细胞壁的合成是一个高度复杂和动态调控的过程。为适应外界环境,细胞壁需要足够灵活的动态调控,保证细胞快速生长以及应对逆境环境,同时保持细胞壁的完整性。这一过程也包括多种酶和代谢中间体,细胞内蛋白质和细胞壁前体的运输等一系列蛋白的参与。遗传改良细胞壁合成和调控过程中
学位
植物雄性不育是指开花植物的雌蕊功能正常而雄蕊不能产生功能性花粉的现象。大白菜(Brassica rapa L.ssp.pekinensis)属于两性花异花授粉植物,杂种优势十分显著,雄性不育系的利用是解决其杂种优势利用中的杂交制种手段问题的理想材料。以大白菜双单倍体(Double haploid;DH)纯系‘FT’为试材,利用甲基磺酸乙酯(EMS)诱变处理其萌动种子,创制出多份雄性不育突变体。本研
学位
大白菜(Brassica rapa L.ssp.pekinensis)是广泛种植于中国、韩国、日本和东亚地区的主要的叶用蔬菜。大白菜性喜冷凉,高温影响大白菜的生长发育。研究大白菜适应高温的作用机制,对提高大白菜适应高温的能力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微丝骨架是一种支撑细胞形态的主要细胞器。它在植物响应高温中发挥重要作用,然而相关分子机制报道较少,更未见微丝骨架在调控大白菜耐热性中的作用的报道,因此
学位
苹果(Malus domestica)是典型的呼吸跃变型果实,其成熟过程主要受植物激素乙烯的调控。控制果实成熟过程中乙烯的生成量是延缓果实成熟、延长贮藏期的重要手段。一氧化氮(NO)是植物体内的一种重要信号自由基,直接或间接地参与植物的许多生理过程,包括果实生长发育、成熟等。NO作为一种信号物质会抑制果实中的乙烯合成,因此,外源NO可以作为水果保鲜剂在生产中应用。但NO通过何种分子机制影响果实乙烯
学位
以矿用圆环链闪光对焊机为研究对象,介绍闪光对焊机焊接链环过程中的常见故障表现形式,通过闪光对焊伺服控制算法与工艺参数、闪光对焊原理分析故障原因,针对故障原因在机械结构、液压系统、电气控制方面给出处理措施,为闪光对焊机的维修提供理论依据与指导,确保链条的每个链环质量都达到稳定状态和均一性。
期刊
<正>随着煤炭综采技术的不断成熟,采煤装备可靠性不断提高,以及信息化技术在煤矿的广泛应用,实现煤矿井下工作面少人、无人化开采已成为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不断提高刮板输送机元部件机械可靠性的同时,需实现信息化升级,通过信息融合管控技术,在关键零部件的健康监测、运行姿态自主控制等领域取得突破。
期刊
包膜氮肥在提高氮肥利用效率、作物产量以及减少农业环境污染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但当前常规包膜氮肥所用膜材料价格高、原料不可再生、施入土壤不可降解等问题限制了其大规模推广应用。基于此,本研究以来源广泛、廉价的聚乙烯醇和农业废弃物菌渣为原料合成可降解的生物基包膜材料。针对生物基包膜材料存在的耐水性差问题,采用超疏水改性技术对生物基包膜材料进行疏水改性进而制备出一系列不同释放
学位
白菜类(Brassica rapa L)作物在世界范围内广泛种植,主要作为蔬菜食品,如白菜和青梗菜等,也有一小部分用于饲料和油料种子。抽薹开花是最为重要的农艺性状之一,影响作物的商品品质和产量,决定其生长季节和栽培区域,同时抽薹开花又是容易受到环境条件影响的复杂农艺性状,因此探究白菜类蔬菜的抽薹开花的分子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价值和实践应用价值。本研究利用前期创制的晚抽薹染色体片段代换系CSSL1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