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题句珐琅彩瓷的图文关系研究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missyouang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题句珐琅彩瓷是一种集“诗书画印”为一体的名贵宫廷御用瓷器,它始烧于雍正八年左右,以“瓷胎、样式、画工、选材、设色、题句、印章、年款无不具美术之上乘”而著称。本文希望运用图像学的研究方法,对雍正题句珐琅彩瓷的图文关系作主要论述,论文的核心议题有四:(1)图文的来源;(2)图文的构成模式;(3)图文的象征意义;(4)图文的转译方法。这些议题,有效揭示了雍正题句珐琅彩瓷的图文发展脉络及图文意涵,折射出雍正珐琅彩瓷背后的物质史与心灵史。在论文的第一章《雍正题句珐琅彩瓷的相关问题》中,首先从历史学的角度,考查了雍正题句珐琅彩瓷的产生背景、烧制工序等问题,并从已公布的相关资料估算出雍正题句珐琅彩瓷今存世量应在89件至163件之间。第二章《雍正题句珐琅彩瓷的诗文》探讨了诗文来源、诗文分类、及诗文选定三个内容。指出诗文来源于康熙朝所编撰的御选诗集,其中以申时行、李峤、薛蕙、杜牧、韩琮等人诗作为多;在题句珐琅彩瓷的诗文选定上,内阁中书戴临则承担了诗文的选定及题写工作,雍正皇帝对戴临提出“照朕御笔”的题写要求,这不仅确立了当朝皇权器物的私有性,也说明雍正皇帝对自己书法的强烈自信和自我认同。第三章《雍正题句珐琅彩瓷的图像》则探讨图像来源、图像分类、及图像选定三个内容。在图像来源中,依据相关档案资料,考查出雍正题句珐琅彩瓷受到了康熙朝十二月令花卉杯的启发。在题材选定上,雍正皇帝作为题句珐琅彩瓷画面题材的选定者,较为欣赏和偏爱四时花卉,表现了雍正皇帝高雅的文人素养。第四章《雍正题句珐琅彩瓷的图文关系》是文章的重点章节,主要从图文的构成模式、象征意义、图文转译三个层面来探讨图文的互动关系,首先,在对雍正题句珐琅彩瓷中碗、盘、杯、壶的图文模式的分析中,认为各类器皿因造型功能不同,其遵循的图文构成模式也各不相同,尤其在诗文及印章的排列方式上有多种组合方法。其次,在对图文象征意义的探讨中,笔者从题材内容分为花卉、花鸟、山水三部分内容进行讨论,其中花卉题材较多象征文人气节、花鸟题材较多象征吉祥寓意、山水题材较多象征隐逸精神,笔者认为雍正皇帝虽然生前面对社会舆论的种种质疑,但是仍将自己塑造成中国文化的合法继承者,题句珐琅彩瓷的发明创造,不仅为雍正皇帝提供了玩赏性,还象征了政权的合法性,起到了心理补偿的作用。最后,笔者利用史料,认为戴临承担了在诗文与图像的转译工作,为了与图像产生密切的互动关系,戴临对图像的转译一般采用4种方法,包括:(1)直译法(2)隐喻法(3)象征法(4)润色法;对这些转译手法的探讨,也是以往研究所不及的。因此,本文认为,雍正题句珐琅彩瓷的图文搭配谨严慎密且意趣高雅,彰显帝王驾驭中国传统文化的能力和水平。
其他文献
由于高功率微波辐射系统是高功率微波系统的终端,整个系统的效能均需通过高功率微波辐射系统体现出来,因此随着高功率微波技术的不断发展,高功率微波辐射系统在整个系统中发
野菊Dendranthema indicum L.为菊科(Compositae)菊属(Dendranthema)的多年生草本,广布于东北、华北、华中、华南及西南各地,生于山坡草地、灌丛、河边水湿地、滨海盐渍地、
林语堂作为杰出的作家和翻译家,在英语世界中,对中国的儒、道学说的传承与翻译做出了积极贡献,《孔子的智慧》与《庄子》便是其中的两部翻译作品。就其内容而言,《孔子的智慧
在我国公务员队伍中,乡镇公务员占有庞大的比重,他们扎根于农村建设的前线,工作在最基层,直接与老百姓打交道,是政府形象的代表。然而,由于乡镇公务员本身素质和工作特性原因
景德镇是千年瓷都,至今仍是中国陶瓷尤其是艺术瓷的生产重镇。在当代景德镇陶瓷产业的发展中,景德镇本地的期刊作为大众传播媒介,对于推动其产业的发展、信息的传播与交流具有重
本研究以红花籽及其油脂为原料,对红花籽油的性质、组分、提取及分离纯化工艺进行了研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四部分,第一部分,参照相应的国家标准方法,测定红花籽油的相关理化
滚珠旋压工艺参数的选择在滚珠旋压工艺中具有重要意义.根据滚珠旋压工艺参数对成形件质量的影响,通过实验研究与理论分析,提出滚珠的剥皮效应与旋压工作角有直接关系的假说,
自从改革开放之后,我们国家居民收入差距就一直在不断增大,所以这就需要加大再分配,改善这种不均衡的现象。基于此,本文就将在分析当下我国居民收入再分配问题的基础上,给出
随着血管系统造影和介入治疗的开展,股动脉假性动脉瘤已不少见。但由于治疗必须的植入材料导致动脉迟发性假性动脉瘤并不多见。现将淄博市中心医院收治的医源性迟发性左股动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以其鲜明的政治话语推动了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的出现为翻译研究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女性主义视角,探讨了女性主义与翻译研究的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