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橘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 (Hendel)是重要的入侵生物。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及贸易往来的频繁,近年来橘小实蝇在我国有由南向北迅速扩散的趋势。本文对橘小实蝇不同地区种群进行了形态学和生物学比较,研究了橘小实蝇对不良环境条件的抗逆性,并以线粒体DNACO I和Cytb基因为分子标记研究了橘小实蝇不同地区种群的遗传分化,从对自然环境的适应性和种群遗传分化两方面研究橘小实蝇的入侵机制,为阻止其在我国的进一步扩散和危害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形态学和生物学比较通过对橘小实蝇不同地区种群生物学和形态学部分指标比较发现,不同地区种群的橘小实蝇在形态学和生物学方面有一定的差异。在卵长、幼虫体长、体重、蛹长及蛹重方面,广西南宁种群各指标均高于其它种群,最小的是湖北武汉种群。雌雄成虫体长、体宽、翅长、翅宽中,除雌成虫的翅宽最大是广东广州种群外,其次是湖北武汉种群,其它几个特征值都是湖北武汉种群高于其他种群。化蛹率、羽化率、总产卵量和雌成虫寿命的比较中,均是福建福州种群最大,而雌雄性比和雄成虫寿命是湖北武汉种群最大。2)抗逆性研究研究了四个不同地区种群在水、食物、湿度、温度等逆境条件下的平均存活能力。对饥渴耐受能力的比较,结果表明:一日龄成虫是福建福州种群在三种处理下的平均存活时间高于其它三种群,五日龄和十日龄成虫是广东广州种群在三种处理处理下的平均存活时间高于其它三种群。橘小实蝇四地区种群一日龄、五日龄和十日龄成虫在三种处理下的平均存活时间为:无水有食>有水无食>无水无食。对浸水处理后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广西南宁种群的一日龄蛹在浸水这种极端条件下的抗逆境能力较强。不同地区种群不同处理后羽化率均是随浸水时间的增加而降低,蛹龄越大,浸水作用效果越低。不同沙相对含水量的研究结果表明:100%的含水量不利于蛹的正常羽化,广东广州种群三个龄期的蛹在沙相对含水量为100%条件下的羽化率均为零;相对沙含水量为0%时除湖北武汉种群是三日龄蛹的羽化率高于六日龄蛹的羽化率,其它三种群均是六日龄蛹的羽化率最高;沙相对含水量在20%~60%时,有利于橘小实蝇蛹的羽化,蛹的抗干旱能力明显强于抗高湿能力。高温处理下的结果表明:橘小实蝇不同地区种群在相同高温下处理相同时间后,六日龄蛹耐热能力强于一日龄蛹耐热能力。一日龄蛹在41℃的高温处理下,广西南宁耐受能力最差,而湖北武汉种群的耐受能力较强。通过对橘小实蝇不同地区种群不同发育阶段的过冷却点和结冰点的测定,各种群均是蛹的过冷却点最低,其中福建福州种群最低,为—21.1℃,广西南宁最高,为—17.2℃。3)遗传分化研究为了研究橘小实蝇不伺地区种群的遗传分化,本研究对我国广东广州、广西南宁、湖南长沙、云南昆明、福建福州、安徽安庆、湖北武汉、湖北宜昌八个不伺地区的橘小实蝇种群,采用COⅠ基因和Ctyb基因两个分子标记,利用分子遗传学分析软件MEGA 4.0中的非加权组平均法(UPGMA)分别构建分子系统发育树。系统树中各节点采用1000次Bootstrap重抽样自展统计法评价各枝的置信度。分析认为8个不同地区种群间已存有一定程度的遗传分化,但分化的程度较低。总结本文的研究结果,结合国内外橘小实蝇的研究进展,我们提出橘小实蝇的入侵机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对环境具有快速适应能力,抗逆性强;2遗传分化速度快;3.寄主广泛;4.繁殖力强;5.竞争能力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