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葛解肌胶囊的临床前研究

来源 :陕西中医学院 陕西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nius07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药柴葛解肌胶囊处方来源于陕西省中医医院名老中医王静怡主任医师多年临床经验总结。该药疏风祛痰,解肌止痛,安神舒心,用于疏解肌肉拘挛疼痛,舒缓心境焦虑紧张。本课题主要进行了此新药的临床前研究。   目的:以葛根素和干膏量作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实验法优选柴葛解肌胶囊的提取工艺并对其成型工艺进行考察;建立柴葛解肌胶囊的质量标准;进行初步稳定性试验以及急毒和主要药效学试验。   方法:(1)白芍、白芷等药材粉碎,考察出粉率。葛根、远志等药材水提,采用L9(34))正交试验,以葛根素和干膏量为评价指标,以提取时间、提取溶剂用量以及提取次数作为因素优选柴葛解肌胶囊的提取工艺进行。(2)以休止角和堆密度对成型工艺进行考察。(3)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处方中的主要药材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君药葛根中葛根素的含量。(4)采用室温留样观察法,进行制剂初步稳定性考察。(5)24小时内给药2次,测定最大受试药物量。(6)镇静作用采用对小鼠自发活动的影响,镇痛作用采用冰醋酸法。   结果:(1)打粉药材平均出粉率:90.17%。采用正交实验设计统计软件进行分析,以葛根素和干膏量为指标,确定柴葛解肌胶囊的水提取最佳提取工艺为:10倍量水,回流提取2次,每次1.5小时,葛根素提取量和干膏量指标达到最合理值。(2)采用薄层色谱法对葛根、川芎、白芍进行鉴别,薄层图谱斑点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葛根素的含量,在0.056~0.336μg范围内,葛根素峰面积值与进样量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为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75%,RSD=0.74%(n=6),该质量控制标准方法简便,重现性好,可有效控制制剂的质量。(3)分别考察了6个月的柴葛解肌胶囊上市包装的三个批号样品,经检验各项指标均符合注册质量标准草案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胶囊剂剂项下规定,暂定有效期24个月。(4)柴葛解肌胶囊的一日最大受试药物量为111.56g生药/kg,为临床人拟用量的720倍。在此剂量下未观察到解肌舒心片的毒性反应。(5)柴葛解肌胶囊具有明显镇静止痛作用。   结论:完成了新药柴葛解肌胶囊的临床前研究。白芍、白芷等药材打成细粉,葛根、远志等其余药材用10倍量水,回流提取2次,每次1.5小时,葛根素提取量和干膏量指标达到合理值。薄层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可以简便、准确地用于方中药材的鉴别和君药的含量测定。初步药效学试验表明本品具有明显的抗焦虑作用,对焦虑性神经、颈椎病、肌紧张性头痛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其他文献
荷兰数学家弗赖登塔尔曾反复强调: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所要学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这种“再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目的:建立蜂房丸生产所用质量标准。本文完善了《中国药典》中只有性状鉴别的蜂房和《部颁标准》中只有显微和性状鉴别的苦甘草两味药材的质量标准,对蜂房药材进行显微鉴别、薄
新课程提倡自主、主动探究与合作的学习方式,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应把学习过程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突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
“以学生为主体”是“开放教学实践研究”课题的核心理念,建构主义理论和多元智能理论是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这些理论给我们的启示是:每个教育工作者都要尽可能创设开放的、
新课程背景下,在时间段上,思想政治课教师要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应紧紧抓住每个模块的开头和结尾,每一堂课的上课之前和上课之后,每一节课的开始和结尾三个“两头”,才能胜任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由以前的重视单一的学习成绩而改为重视学生的综合能力.体育教学也面临着如何从单纯的体育技能训练转向全面素质培养的问题.
目的:研究表明,刺槐素在体外易被UDP-葡萄糖醛酸转移酶(uridine diphosphoglucuronosyl transferases,UGTs)代谢,药代动力学研究亦显示其以原型形式在体内暴露较少,而其代谢物较多,预示刺槐素的体内生物利用度较低。运用Caco-2细胞模型,实验结果显示刺槐素的葡萄糖醛酸化代谢物很可能是乳腺癌耐药蛋白(breast cancer resistance pro
有这样一种现象,上面号召抓基层,下面很快就有这样的消息传来:某某领导深入基层,三天两天就解决了10个、20个问题,但细一考究,这些已解决的问题多数只是领导“点个头”、说句话、批
边远偏僻、多民族聚居的江边村,是江城县一个与老挝接壤的边境村。全村辖5个自然村9个村民小组,共有325户人家1514人。1994年,全村人均有粮200公斤,收入不到300元。可是,到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