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与目的:我国自20世纪后期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口数和占人口的比重越来越大。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很多问题,如人口老龄化加剧、空巢化趋势明显等,其中老年群体的心理健康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之一。由于离退休制度,一大批老年人从工作岗位上解放出来,由繁忙的职业角色向休闲的家庭角色过渡,相当一部分老年人不能适应角色转换,出现了心理困境,严重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广场舞以其自身特点成为缓解人口老龄化所带来压力的有效方式之一。本研究目的是考察离退休老年人心理困境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并探讨广场舞介入活动在离退休老年人心理困境状况改善中的作用,为提高离退休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提供理论借鉴和科学依据。材料与方法:通过问卷调查法,对四川省各社区401名离退休老年人心理困境状况进行了调查,以及心理困境状况影响因素分析等。在调查结果和以往研究的基础上,根据有关专家建议,对广场舞介入活动进行方案设计。采用随机对照实验,行动研究法,探讨广场舞介入对离退休老年人心理困境状况的影响,选取100名离退休老年人,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其中实验组接受为期8周共计24次广场舞介入,对照组采用常规生活,无规律运动。分别于试验之前、试验后,对离退休老年人心理困境状况进行了测评分析。研究工具为研究者自编一般状况问卷、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度量表、社会适应量表等、匹兹堡睡眠量表、自编访谈提纲等。结果:在问卷调查阶段发现,离退休人员拥有中等主观幸福度和较差社会适应能力。通过对不同类型离退休老年人的差异比较发现,文化程度、年龄、婚姻状况、居住方式以及经济水平在主观幸福感及社会适应能力及各维度上均存在显著差异(p<0.01),而性别在主观幸福感和社会适应能力及其各个维度上均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工作种类仅仅在主观幸福感总分维度上有显著差异(p<0.01),其余维度上均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体而言,文化程度可以显著正向影响主观幸福感(B=4.29>0,p<0.05);经济收入可以显著正向影响主观幸福感(B=1.19>0,p<0.05);年龄可以显著负向影响主观幸福感(B=-2.34<0,p<0.05);婚姻可以显著负向影响主观幸福感(B=-1.80<0,p<0.05)。回归分析得出,主观幸福感=20.97+4.29*文化程度-2.34*年龄-1.80*婚姻+1.19*经济收入。从社会适应来看,年龄可以显著负向影响社会适应能力(B=-5.77,<0,p<0.05);婚姻可以显著负向影响社会适应能力(B=-3.66<0,p<0.05)。回归分析得出,社会适应能力=88.70-5.77*年龄-3.66*婚姻。在随机对照实验中,对2组参与试验研究的离退休老年人心理困境现状进行基线数据评估,结果显示两组实验对象在生理、社会指标方面均没有明显差异。经过介入实验后,实验组的离退休老年人心理困境状况介入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的离退休老年人。具体结果表现为:两组离退休老年人的MUNSH总分及正性情感(PA)、正性体验(PE)分数皆高于对照组,且两组离退休老年人的两组离退休老年人的MUNSH总分及正性情感(PA)、正性体验(PE)、负性体验(NE)分数经比较分析后均出现非常显着的组内差异(p<0.01);对比介入后两组离退休老年人的社会适应能力总分及人际关系、角色转换、生活自理能力、社会行为变革分数,实验组的社会适应能力总分及人际关系、角色转换、生活自理能力、社会行为变革分数皆高于对照组,且两组离退休老年人的社会适应能力总分及人际关系、角色转换分数经比较分析后均出现非常显着的组内差异(p<0.01),说明广场舞介入有助于提高离退休老年人社会适应能力;实验组的PSQI总分及主观睡眠质量、睡眠潜伏期、睡眠持续性、功能紊乱维度分数经对比分析均出现非常显着的组内差异(p<0.01)。从访谈结果来看,广场舞干预实验对于离退休老年人有积极作用,被调查者的主观感觉是生理方面的、在心理,社交上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其家属与社区工作人员之间亦存在一致正向反馈。结论:1.离退休人员拥有中等主观幸福度和较差社会适应能力,其中主观幸福度低于常模水平,91.02%的离退休老年人处于中等幸福感水平。离退休人员心理困境状况及影响因素与人口学变量相关,尤其是与文化程度、年龄、婚姻状况、目前居住方式、经济水平等密切相关。2.经过8周24次广场舞介入后,离退休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社会适应能力及睡眠质量都有所增强,有效地改善社区老年人心理困境现状。3.广场舞工作的介入干预,对于离退休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困境现状有多项积极作用。被调查者认为广场舞的介入活动使得自我在生理、心理乃至社交上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参与实验的老年人家属与志愿帮助广场舞开展的社区工作人员之间亦存在高度正向反馈和相关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