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飘萍张季鸾比较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k198707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国初期动乱的时局,使新闻事业在逆境中职业化发展,政论衰退,评论的篇幅大为消减,新闻报道有所发展,出现了黄远生、邵飘萍等一批名记者,中国报业开始由政论时代向新闻时代转变。到民国中后期,新记公司接手《大公报》,提出了“四不”办报方针,推动了新闻事业的职业化进程,并为中国新闻界培养和输送了一大批人才,出现了以张季鸾、胡政之为中心的名记者群现象。本文以民国时期名记者的代际演变为视角,对邵飘萍和张季鸾进行比较研究,探讨二人在新闻观念、新闻实践以及生存状态上的相同点和差异性,并将其放在民国时期特殊的历史语境下分析导致二人差异性的原因。利用比较,在分析的基础上探究民国时期名记者的成长历程,以及这些记者是如何从职业化向专业化演变的。文章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展开研究。首先是对民国时期这一特殊历史语境下名记者的概貌进行梳理和分析。主要分为两小节,第一节主要梳理和分析民国初期的名记者概貌,研究内容包括民国初期的特殊历史环境,这一时期名记者的概貌以及报刊活动分析,其中重点梳理了邵飘萍的报刊活动。第二节主要内容是对民国中后期的名记者概貌以及报刊活动进行研究和分析,其中重点梳理了张季鸾的报刊活动。文章的第二部分就邵飘萍和张季鸾在报刊实践、报刊思想和生存状态等方面进行具体比较分析。邵飘萍和张季鸾两人在生存状态上,虽然同为新闻事业终其一生,在新闻界享有盛名,但是两人的命运却是不相同的,邵飘萍以赤化罪被枪杀,而张季鸾却同时受到国共两党的最高领导人给予的极高的评价。在报刊实践方面,邵飘萍是新闻领域的全才,其中以出色的采访技巧著称,而张季鸾则专攻文人论政,以评论见长;在报刊思想方面,他们都追求独立之办报理念,倡导新闻与言论自由。本章节的重点是多角度多方面从上述三个层次对二人进行宏观和微观的比较,总结出异同的东西,并将之放在特殊的历史语境下分析导致异同点的原因。文章的第三部分是建立在文章的第二部分的基础之上的,通过比较研究的结果,探寻民国时期名记者的传承和发展。通过文章第二部分的比较分析,可以得出以下几点,首先,民国时期的名记者由新闻全才转向专业记者;其次,记者作为一个职业被社会所接受,职业组织趋于完善,职业的认同感增强。再次,记者的职业地位有所提升,引领中国记者走向规范;最后,记者的新闻理念和新闻制度都趋向完善,民营报业发展迈向新的层次。
其他文献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早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而大学是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肩负着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任
传统神经网络具有结构复杂、学习性能差及速度慢等缺点。支持向量机具有很好的泛化能力,但难以解决多分类问题。张铃教授等在对神经元几何意义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基于覆盖的构
本文介绍了1000MW机组发变组保护的配置原则,并主要对100%定子接地保护、发电机失磁保护及主变压器零序差动保护的配置三种保护方式进行探讨。
本文主要研究设计了一种发射机主备机切换系统。通过调频发射,实现主备机的自动切换,最多可实现同时控制6台调频发射主机、备机之间任意切换,并实现在切换过程中主机、备机之
刘邦出身微贱,不喜欢读书,开始“创业”时年岁也偏大,与他的劲敌、对手和其他天下豪杰相比,实在没有太多的优势。他的成功“逆袭”,可从他过人的用人智慧上窥见端倪。
20世纪90年代以来资产价格波动明显加大,对金融稳定、经济运行造成的不利冲击显著增加。如:20世纪80、90年代的日本金融危机,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以及2007年,由美国房地产价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来临之际,网络零售的电子商务行业却日益繁荣,成为经济萧条背景下的一个亮点。随着经济复苏,不论是网店或是实体店,面对的竞争都是同样的激烈。特别是实体
<正> 赫鲁晓夫当政时期,苏联提出“加强法制”的口号,并采取实际措施,进行平反和恢复名誉、整顿国家安全机关、健全司法制度,逐步完善立法的工作。后来又广泛建立人民志愿纠
由于当今世界正处于经济全球化的时代,现代企业都处于全球化、国际化的竞争中。面对风云突变的全球经济一体化浪潮,各种外部环境都对企业财务结构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本文以联
文章介绍了电力工程技术在电网建设中的应用,电源领域内的应用,发电中的应用和输电过程中的应用,并且对电力工程技术在电网建设中的具体应用,优化技术的应用,柔性交流输电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