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R-182-细胞因子调控轴在肺癌骨转移中功能机制研究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dd_win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肺癌是世界上癌症相关死亡的首要原因,是中国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癌症。肺癌骨转移是肺癌致死率高的重要原因,发生率达到30%-40%,5年生存率低于5%。一旦发生肺癌骨转移,将引起骨痛、病理性骨折、高钙血症和脊髓压缩综合征等骨相关事件(skeletal related events,SREs),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研究表明miRNA在肿瘤发生发展以及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并且miRNA水平与肿瘤进展密切相关。因此,本研究通过探究miRNA在肺癌骨转移中的作用及其机制,为肺癌骨转移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提供新的分子标志物和治疗靶点。本研究发现肺癌患者肺癌组织中miR-182表达水平较癌旁组织明显升高,而且肺癌骨转移患者骨转移组织中miR-182表达较无转移肺癌患者肺癌组织显著升高。接着通过MTT实验和破骨分化实验发现miR-182能促进肺癌细胞增殖与促进破骨细胞分化。然后,我们通过靶基因预测软件与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预测并鉴定KLHL21是miR-182的靶基因。进一步,通过一系列实验证明miR-182通过靶向下调KLHL21激活NF-κB信号通路来促进细胞因子IL-8和IL-1α的分泌,进而促进肺癌细胞增殖和促进破骨细胞分化,从而发挥促进肺癌骨转移的作用。总之,本研究探究并证实miR-182/KLHL21/NF-κB/(IL-8、IL-1α)调控轴在肺癌骨转移中发挥的作用,为临床上肺癌骨转移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分子标志物与分子治疗靶点。
其他文献
研究目的:机器人辅助胸腔镜(RATS)相比于传统电视胸腔镜(VATS)有诸多优势,既往多用于早期肺癌的治疗,随着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用于局部晚期肺癌的治疗。本研究拟回顾性分析我中心1000例机器人肺部手术临床结果,并在局部晚期肺癌的治疗中与传统胸腔镜手术及开放手术做对比。研究方法收集上海市胸科医院肿瘤外科连续1000例行机器人辅助胸腔镜肺部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相关经验,将cIIB-IIIA期非
肝细胞癌是我国恶性肿瘤中排名第二位的死因,且全球近半数的肝细胞癌均发生在中国。一方面,该疾病的发病机制复杂,风险因素多样。另一方面,即使目前的医疗水平有了极大发展,肝细胞癌的5年生存率仍然较低。建立准确的肝细胞癌的预测模型是针对不同风险分型的患者实施相应的治疗,提高预后生存时间的关键。但是仅基于传统的临床指标来预测肝细胞癌患者预后尚不尽如人意,因此引入分子水平信息对患者进行更加精准的风险分类是十分
以3-巯丙基-1,1,1,3,5,5,5-七甲基三硅氧烷与1-烯烃基-3-甲基咪唑溴盐为原料,通过巯基-烯烃点击反应高效合成含有不同联接基团(—CH2—)的咪唑盐阳离子三硅氧烷表面活性剂([Si3-Cn-Min]Br)。通过表面张力探索—CH2—链节数量对其表面活性的影响。发现其最低表面张力为27~29 mN/m,最低表面张力和饱和吸附量随着—CH2—数量的增加而增大,而临界胶束浓度和单分子在界面
目的:本研究旨在解析乳头状甲状腺微癌(papillary thyroid microcarcinoma,PTMC)侵袭性的遗传学特征与危险因素,并初步探讨PTMC并侧区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手术策略。方法:1.16例PTMC根据是否伴有腺外侵犯和淋巴结转移分为侵袭组与非侵袭组,并行全外显子测序。GO/KEGG分析与侵袭性相关的基因突变及其生物学功能,另外70例样本的验证队列行靶向测序,验证筛选出的基因突
目的:甲状腺癌是内分泌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分化型甲状腺癌占其中的90%以上。BRAF基因突变是分化型甲状腺癌最常见的基因突变,其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关。虽然携带BRAF基因突变的患者预后通常差于BRAF基因野生型患者,但突变患者的预后也不一致。因此,研究BRAF基因突变的作用机制并为这类患者寻找新的预后标记物来加强风险评估会有利于提高对BRAF基因突变分化型甲状腺癌的预后判断和诊治水平。方法:从
目的1、探究长非编码RNA,CRNDE在骨肉瘤发生发展中的生物学作用及相关机制。2、探究卡博替尼对CRNDE促骨肉瘤细胞增殖和迁移的抑制作用。3、探究骨肉瘤组织中MIP4的表达及其与肺转移的相关性。方法1、通过原位杂交和QRT-PCR方法检测45例骨肉瘤组织和与其配对的非肿瘤组织中CRNDE的表达水平。并结合临床资料,分析这45例骨肉瘤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之间的相关性。2、构建CRNDE过表达和
研究背景宫颈癌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多发生于40岁以上妇女,早期患者常无症状,临床上典型症状常为接触性出血、阴道异常流液等,宫颈上皮内病变为宫颈癌的癌前病变,早期筛查发现宫颈上皮内病变尤为重要,我国常用的筛查手段有宫颈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宫颈细胞学检查、阴道镜检查,近年来,固有荧光宫颈病变图像诊断仪试验用于临床,该技术的机理是宫颈正常组织和不同病变的组织被激发出的固有荧光不同,荧光图像进行
目的头颈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HN-DLBCL)是该解剖部位常见侵袭性非霍奇金淋巴瘤,随着含有利妥昔单抗免疫化疗方案以及局部放疗和细胞免疫治疗的成功应用,HN-DLBCL患者缓解率和无病生存率较以往有显著提高,然而仍有一部分患者成为复发/难治性病例。前期临床研究发现,基于预后模型分层治疗可以使高危淋巴瘤患者得到早期充分干预而显著降低其复发或成为难治性病例的几率。本研究系统分析HN-DLBCL患者临
背景:近年来多项研究提示microRNA-21可能为宫颈癌的一种新型肿瘤标志物,但其证据的可信度尚不明确。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microRNA-21诊断宫颈癌和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的价值。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EMBASE和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以“microRNA-21”和“宫颈癌”为关键词搜索
目的:探讨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PNET)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2年3月-2019年4月于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经病理确诊为PNET的54例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患者临床、病理、影像学特征及预后情况。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2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采用Kaplan-Meier和Cox比例危险模型进行生存分析,并用Log-rank进行组间差异检验。结果:54例PNET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