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含“银灰亮”钱币锈层结构形成机理及耐蚀性能研究

来源 :西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zhiqiangge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铜钱币在中国古代货币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长达3000多年的流通时间使其充分见证了中华民族数千年的荣辱兴衰。中国古代在全国范围内广泛流通的铜钱共有半两、五铢、宝文钱三大类,汉代钱币囊括了前两类,因此对其进行系统的研究显得很有必要。目前关于汉代钱币的研究已经有了一定的进展,但大都是关于钱币本体成分的分析研究,对于含“银灰亮”这种特殊锈层的钱币则很少有学者关注到,基于此本论文对汉代含“银灰亮”钱币本体合金成分及表面锈蚀物进行了表征分析,结合参考文献及测试结果对钱币锈层结构形成机理进行了探究,并对其耐蚀性能进行了研究,希望能为含此类锈蚀物的青铜器的保护保护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本论文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研究:1、通过超景深三维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含“银灰亮”的汉代钱币表面锈蚀物进行了显微观察,采用X射线荧光谱法(XRF)对钱币本体合金成分进行了研究,通过电子能谱(EDS)、X射线粉末衍射(XRD)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钱币表面锈蚀物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利用离子色谱法对钱币的包裹土中各种阴离子含量进行了测定,pH值测定按照GB NY-T 1377-2007方法进行,结果表明:钱币表面锈蚀物一般有银灰亮锈、红锈、绿锈三种,钱币内部部分区域遭遇到较严重的腐蚀;所有钱币样品均为Cu-Sn-Pb三元合金;钱币表面绿锈主要成分为碱式碳酸铜(Cu2(OH)2CO3)和碳酸铅(PbCO3),红锈层主要成分为氧化亚铜(Cu2O)和碳酸铅(PbCO3),银灰亮层主要成分为硫化亚铜(Cu2S),钱币内部主要锈蚀物为氧化亚铜(Cu2O);钱币包裹土中主要存在的阴离子为SCO42-、Cl-、HCO3-,包裹土 pH值为7.13。2、结合各种分析测试所得结果及参考文献,对钱币表面锈层结构形成机理进行了探究,结果如下:钱币表面的红锈层即氧化亚铜(Cu2O)层主要是在钱币埋藏腐蚀初期由于电化学腐蚀而产生的;钱币表面的银灰亮锈(Cu2S)是在埋藏腐蚀后期氧化亚铜(Cu2O)或铜本体被硫酸盐还原菌(SRB)硫化之后产生的;钱币表面的绿锈(Cu2(OH)2CO3)是其表面的Cu2O与空气中O2和CO2发生化学反应后产生的,钱币内部为较为严重的腐蚀是青铜的小孔腐蚀引发的。3、采用硝酸点滴试验、浸泡腐蚀试验、气体腐蚀试验对含银灰亮钱币、普通锈层钱币、模拟古代青铜样片三种样品在不同腐蚀介质中的耐蚀性能通过表面观察法及失重法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含“银灰亮”五铢钱具有很好的耐HNO3、NaOH、H2SO4、NH3、SO2腐蚀性能,其表面的银灰亮层可以有效的减缓这几种化学物质对钱币本体的腐蚀,但对C1-的缓蚀效果不明显。
其他文献
建立科技人员职业信用档案是国家科技信用管理制度建设的始点。文章在论证了建立科技人员职业信用档案的必要性、建档前提、信用信息的最适当征集主体及征信模式之后,提出了
<正>多年来,基层人民银行认真开展内控制度建设,加强监督检查,制度执行力得以有效提高,但有些基层人民银行仅根据业务发展需要制订、修改、补充、完善有关管理制度、操作流程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与此同时,生态环境逐步恶化的问题日益凸现,其深层次的原因就在于人们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缺乏最起码的认识。大学生作为
张贤亮的《绿化树》以章永璘的情感经历为核心来展示特定年代知识分子的苦难遭遇,其性爱叙事主要表现“人”对于“食物”的渴望,即“肉身”对于“饥饿”的种种经验,但事实上,
脓毒性肺栓塞(septic pulmonary embolism,SPE)是肺栓塞中的一种少见类型,通常起病隐匿,诊断困难。除表现为肺栓塞的常见呼吸系统症状表现外,还常伴有发热、肺内浸润影及原发
本文综述了各种电弧电流密度分布测量技术,分析了它们的异同之处。针对TIG焊电弧在工件表面上的电流密度分布测量,设计了一套TIG电弧电流采集系统。利用将整个电弧分割出每个
本文从贵州省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的现状出发,通过分析国内对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的方式,结合我省实际情况,提出我省污水厂污泥处理、处置技术方案,希望对我省污泥
《南方人物周刊》自2004年创刊以来,以其独特的报道视角和鲜明的报道特征,成为国内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杂志。本文选取其2012—2014这三年来封面"小人物"报道为研究对象,分析《
<正>患者男,47岁。主诉:下颌部丘疹、斑块2年余。现病史:患者2年前下颌部出现似黄豆大的丘疹,用手挤压后,皮损未见明显好转反而逐渐增至蚕豆大,日光照射后加重。6个月前皮损
关于新闻常规的研究多侧重于对稳定在一个地理空间中对新闻实践的记者进行考察,而这也预设了一种天然的稳定性。本文将以驻华外国记者为例,通过考察构成常规的两个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