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凹陷页岩油储集空间表征及其形成演化研究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quaresto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东部页岩油勘探近年来取得了重要进展,但工业开采页岩油量十分有限,关于页岩油富集成藏机制等科学问题目前还了解尚浅,主要存在的问题是页岩油具有低成熟、粘度大和高蜡等特点,使其在孔缝中流动十分困难,以纳米孔隙为主的基质孔隙,其孔喉的大小制约着页岩油的流动,对有效的纳米孔喉的确定成为中国东部页岩油勘探和开发的关键问题。本文以具有良好页岩油勘探潜力的东营凹陷沙三下亚段和沙四上亚段泥页岩为研究对象,对近期开钻的牛庄洼陷牛页1(NY1)、博兴洼陷樊页1(FY1)和利津洼陷利页1(LY1)三口系统取芯井进行了详细研究,通过一些目前应用广泛或前沿的页岩储层表征手段精细刻画页岩油储集空间特征,主要包括聚离子束切割—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IB-FESEM)、小角X射线散射(SAXS)、氮气等温吸附、压汞、T2弛豫时间、核磁共振冷孔计法以及微米CT等,并结合有机岩石学鉴定、岩石热解、全岩X射线衍射(XRD)及油气族组分测定等辅助实验。重点研究页岩储集空间的形态、结构、大小及孔径分布特征,对比剖析了纹层状构造、层状构造和块状构造泥页岩样品储集空间的差异,在此基础上结合热模拟实验对孔隙形成演化进行归纳,进一步探讨页岩油储集空间的形成机制,以期解决现今中国东部陆相油气勘探中页岩油储层评价面临的主要难点,为页岩油储集空间的表征和评价提供参考。东营凹陷泥页岩沙三下亚段和沙四上亚段泥页岩构造类型均以层状和纹层状构造为主,有机质热演化程度低,镜质体反射率Ro值介于0.51%~0.93%之间,主要以Ⅰ型干酪根和Ⅱ1型干酪根为主,有机质丰度高,总有机碳含量(TOC)主体大于2.0%,分布范围主要集中在2%~4%之间,其中,利页1井TOC大于3%的样品比例高达48%,均值为3.4%。泥页岩组成矿物类型多样,含量变化较大,主要为粘土矿物、碳酸盐矿物、石英和长石,并含少量黄铁矿、菱铁矿及膏盐等,粘土矿物以伊利石为主,其次为伊利石—蒙脱石混层。通过岩芯、岩石薄片以及场发射扫描电镜下观察,可见泥页岩中裂缝和孔隙均较为发育,依据成因类型将发育的孔缝系统划分为裂缝、原生孔隙和次生孔隙。裂缝包括构造裂缝、成岩裂缝和异常压力缝三个亚类,原生孔隙分为粒间孔和粒内孔两个亚类,次生孔隙分为溶蚀孔和成岩孔两个亚类,对应十三个子类型。利页1井层理缝较为发育,构造裂缝发育程度较低,牛页1井和樊页1井裂缝整体发育较差,主要为构造裂缝。基质孔隙以无机矿物粒间孔为主,有机质收缩孔也广为发育,其中,樊页1井样品基质孔隙基本上被有机质充填,多发育有机质收缩孔,利页1井粒间孔发育程度最高。小角X射线散射对介孔的表征具有独特的优势,实验结果显示泥页岩样品介孔分布曲线以单峰型为主,主峰位置分布在10nm前后,细介孔(2~10nm)体积百分比介于5.4%~27.8%之间,粗介孔(25~50nm)介于31.4%~55.6%之间,其中,利页1井细介孔体积百分比平均值最高,为16.7%。细介孔体积百分比与粘土矿物含量具有正相关关系,粘土矿物含量越高的样品对应的介孔分形维数越高,表明粘土矿物是主要的细介孔发育的载体,同时也是孔隙表面复杂化的主要贡献者,由于孔隙表面越复杂,泥页岩比表面积越大,从而有利于页岩油气的储集和赋存。通过核磁共振T2弛豫时间和压汞实验对泥页岩孔隙进行定量表征,结果显示纹层状泥页岩孔隙最为发育,孔隙度值达到10%以上,氮气等温吸附实验显示纹层状灰质泥岩BET比表面积明显较层状灰质泥岩和块状泥岩高,其中介孔孔容比高达70%以上,且具有较高的微孔孔容比。不同孔隙结构测定的技术方法在对页岩储层结构的表征上各有优势:显微图像法适合于泥页岩孔隙结构的形态、结构特征、连通性及面孔率定量等方面,不同尺度的流体注入法可表征泥页岩的孔隙度及其分布特征,但需要先进行抽提处理,以小角散射为代表的物理方法可以较有效地表征泥页岩介孔孔隙特征,而介孔是泥页岩孔隙分布的主体,所表征的孔隙包括连通孔和封闭孔,封闭孔是流体注入法等无法测定的。全尺度表征页岩油储集空间需要多种方法的整合。综合自然演化样品与热模拟实验样品的页岩储集空间的表征结果,表明页岩油储集空间的演化过程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未成熟阶段,孔隙结构基本面貌形成阶段,以机械压实作用为主,孔隙度快速变小,粘土矿物片间孔和有机质收缩孔为主要储集空间类型;第二阶段:低成熟至成熟阶段,该阶段为泥页岩孔隙结构改造阶段,有机质生烃、矿物转化和脆性矿物溶蚀共同影响孔隙的发育,泥页岩孔隙度整体上呈现早期孔隙度增大、晚期孔隙度变化平缓的趋势,细介孔占介孔体积百分比呈现出先增大后降低再增大到平缓的演化趋势;第三阶段:高成熟阶段,孔隙度逐渐减小;第四阶段:过成熟阶段,孔隙度滞变阶段,有机质生烃高峰已过,孔隙发育处于相对稳定状态。通过有机溶剂逐次抽提实验,对比介孔内孔径分布特征变化,可以证实细介孔为有效的页岩油赋存的储集空间,且自身对应较高的比表面积更有利于油气的赋存。对样品进行负压实验处理,从图像学的角度观察和测量页岩油溢出点,结果显示页岩油能够实现在14nm以上的孔喉内运移,为页岩油在纳米级孔隙中的流动下限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
其他文献
为了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文章首先分析了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存在的问题,然后从创新教学方法、革新教育模式、加强师资建设三个方面阐述了互联网时代
沟通师生情感做好班任工作哈尔滨市幼儿师范学校左英霞在班主任工作中,师生之间情感如何直接关系到教育目的的实现和教育效果的好坏。在对学生进行道德品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所
根据中国目前的教学情况分析,课程教学方式普遍比较单调,导致学生本身的学习兴趣较低,学习枯燥,缺乏趣味性,且因教学环境所限制,课后难以解决难题,学习效率低下。内燃机车JZ-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学者提出了比较文学平行研究的新理念,但疏于方法论的建构。作为一种探讨没有事实联系的异质文学文化关系之方法范式,平行研究历来饱受质疑,但本文认为
文章首先阐述了德育是初中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之一,然后对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中德育的实践思路进行了阐述,最后提出了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中德育的实践路径,包括充分挖掘
目的:观察抵当汤对血脂异常大鼠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经典喂养法复制大鼠血脂异常模型,喂高脂饲料,同时每天灌胃抵当汤,连续8周,测定TC、TG、HDL-C、LDL-C、NO、ET。结
口语教学是小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也是素质教育改革的具体体现。本文结合小学英语教学实例,从引入实物教具、提供口语空间、多样训练方法三个角度探讨了在小学英语口语教
东营区坚持解放思想,坚决贯彻全新发展理念,认真按照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东营区的总体目标,积极谋划新思路﹑新产业﹑新载体﹑新项目,对工信工作实现我区工业经
自然界由形形色色、丰富多彩的物质组成。化学研究的对象是物质,物质性质千差万别,运动形式复杂,化学反应千变万化,实验现象纷纭繁杂……因此,化学知识的记忆量大,这是化学学
在详细的野外地质和岩相学观察基础上,对胶西北中生代玲珑期、郭家岭期和伟德山期花岗岩中的黑云母和角闪石进行了系统的化学成分研究。结果显示,玲珑期,研究区中部和南部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