刈割频率对洞庭湖湿地植物短尖薹草生长和品质的影响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lisha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年生草本植物占优势的生态系统,如草地和沼泽湿地,刈割或牧食造成的去叶是一种常见的干扰。为了控制血吸虫传染源,洞庭湖区须禁止洲滩放牧,为了减少洞庭湖湿地草地资源的浪费,刈割则成为一种重要的利用方式。而刈割频率是牧草刈割关键因素,刈割频率不同,牧草的生长发育、产量、质量、再生等状况都会产生相应的影响,使其发生一定的变化。碳、氮、磷是生物生长和各种生理机能的重要影响因子,是重要的生命元素,它们是地球上所有生命化学组成的基础。为了阐明不同刈割频率对湿地植物的影响,本研究以洞庭湖湿地优势物种短尖薹草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刈割频率下短尖薹草产量、品质以及土壤特征的动态变化,探讨目前湿地草地管理利用中的关键生态问题,以指导草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并为湿地植被适应性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研究区设置在中国科学院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样地内,自2014年12月开始对样地内薹草群落进行不同频率刈割处理,共设置处理:一月一割、两月一割、三月一割、不割,自2015年一月开始每月进行群落调查并进行植物、土壤样品采集。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不同刈割频率处理下,短尖薹草种群特征差异显著。两月一割处理下,密度、生长速度、生长强度以及叶片干物质累积量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  (2)不同刈割频率处理下,短尖薹草品质具有显著差异。不割处理下短尖薹草叶片含水量显著低于其他处理,两月一割处理下短尖薹草叶片含水量、粗纤维含量、粗蛋白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不割处理下短尖薹草叶片可溶性糖含量、淀粉含量较高。  (3)不同刈割频率处理下,短尖薹草叶片C、N、P化学计量特征有显著差异。整体看来不割处理下短尖薹草有机碳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但全氮、全磷含量均显著低于其他处理;两月一割处理下短尖薹草叶片全氮、全磷含量、C∶N、C∶P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而N∶P比值在不割处理下较高。  (4)短尖薹草生长速度与土壤全氮、全磷含量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生长强度与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含量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短尖薹草地上生物量与叶片全磷、全氮含量存在极显著负相关性,而与叶片的C∶N、C∶P比值存在极显著正相关性,与叶片有机碳含量以及叶片N∶P比值无显著相关性。  结合实际生产和利用,以及薹草品质等因素,两月一割短期内为最合理的刈割频率。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揿针疗法分经论治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及可行性.方法:将7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取穴的揿针疗法,观察组采用分
为了寻找新的抗菌活性化合物,在本实验室前期的抑菌活性筛选基础上,对鼎湖山国家自然保护区菌种库中的7株菌株进行进一步抑菌活性筛选,得到了3株具有不同程度抗菌活性的菌株。并
目的:比较温通针法和捻转补法干预肝肾亏虚型膝骨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KOA患者按完全随机法分为温通组与补法组,每组36例.两组均以血海、鹤顶、梁丘、内膝眼、
目的:评价“通督调神法”针刺加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脑卒中后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脑卒中后失眠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6例.对照组采用频率1 Hz、运动阈值90%的rTMS
学位
目的:对臂丛神经麻醉下手法松解术治疗粘连型肩周炎的近远期疗效进行客观评定.方法:将100例确诊为粘连型肩周炎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两组均进行相同的主动康复锻炼
以太网技术的广泛应用,带来的是用户数量的迅速增长。如今以太网已经垄断了局域网领域,有超过95%的用户使用以太网连接其内部网络。同时,越来越多的新业务的出现使得以太网承载的
现有的多CCD型图像采集设计方案主要分为采集平台、传输平台和PC机的软件处理。本课题作为其中的一部分,在上行数据量庞大的情况下,提出了图像压缩加千兆传输的设计方案。通过
近年来由于工矿企业的发展,农业生产中化肥、有机肥、城市废弃物、污泥的大量施用和污水灌溉,中国乃至世界的土壤重金属污染越来越严重。植物修复技术是目前重金属污染治理最有
土壤有机质分解是大气CO2的主要来源,也是生态系统内部碳、氮、磷等物质循环的关键步骤。土壤中的有机质需要经过胞外酶(除非特别说明,以下所指的土壤酶均指胞外酶)的解聚作用(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