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拉康能指理论的研究

来源 :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_m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拉康的能指理论是众多关于语言符号的研究理论代表之一,但与大多数立足于语言分析学派的理论所不同的是,拉康的能指理论有其明显的哲学语境和深刻内涵。“能指”一词经拉康之手改造后具有语言学术语和精神分析学术语的双重内涵,并实现了二者的完美结合,成功的构造出一个全新的拉康式的结构主义精神分析学,显示出一种独具魅力的思维路径。
  正是基于这一独特性和重要性,笔者力图以《拉康选集》为基础文本,介绍其理论的学术渊源,特别是其从索绪尔那里所受的直接性的启发,而后详细阐述并挖掘其能指理论的深刻内涵,最后则阐述其能值理论的研究意义:一方面是从横向角度简述能值理论在其自身理论体系中的地位;另一方面则立足于现代法国哲学的纵向发展角度,阐述拉康的能指理论在从结构主义向后结构主义的转化中所起的推动性的作用。
  而最后关于其理论的意义评价的问题,由于各大学者对其学术地位和理论流派(结构主义还是后结构主义)存在一定争论,遂笔者主要从中立的角度指出其能值理论所暗含的后结构主义的种子。
其他文献
现代化的快速发展不可避免地带来了生存焦虑,但是目前我国关于焦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心理学、病理学、文学艺术等领域,哲学中并不多见。为此,本文要回到焦虑诞生的哲学母体中,从哲学的角度去反思它,并力图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视角下,从现代性的维度构建一种新的焦虑观,为构建和谐社会提出自己的建议。  本文导论部分通过分析当今社会的一些现象提出生存焦虑问题,说明生存焦虑已经成为现代人精神生活的普遍状态。同时对目前我
学位
马克思的全部思想都是从对人的存在状态的关注开始的,对人人的存在状态的反思和研究也一直备受学术界的关注。马克思曾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强调要在现实的人所处的特定的社会关系和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来考察人的本质,这句话也同时点出了,每个感性的个人首先都是其特定社会关系的承担者,人的本质总是由他在社会关系体系中的地位决定的。每个现实的个人都是“
马克思的整个理论体系都是以人的解放为旨归的。自由时间是连结他的唯物史观、剩余价值规律与人的解放理论的桥梁。关于自由时间的含义,存在不同的观点,笔者认为,自由时间具有两种属性,即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并且,自由时间是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中产生的,它是阶级对立的矛盾产物。  马克思对自由时间的论述主要是通过对异化劳动和剩余价值理论的研究来进行的。本文指出,劳动是人积极存在的尺
分工虽然是一种古老的社会现象,在早期的人类社会中就已经产生,但它又是历久弥新的话题,并且分工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不同的社会环境中都有其不同的内容和意义,所以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分工不仅仅是经济学中的范畴,更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和哲学意义的范畴。由于分工的产生和发展始终是与人类的生产劳动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此分工一直以来都成为人们关注的社会现实问题之一。在分工的思想史上,虽然有众多的思想家对其进行过深
处在一个道德焦虑的时代,人们对道德存在着一种非理性的期待。在种种"见义勇为"的现象中,这种道德焦虑与非理性的体现尤为明显。在社会对见义勇为的种种赞美和褒奖中,承载了许多不可承受之重。勇者是血气之勇还是义理之勇,为者是见义勇为还是见义莽为,辨析这其中微妙的差别,需要引入对见义勇为"度"的分析。这种"度"的分析,不仅仅是为了理性地看待见义勇为,破除不合理的期待,更是要优化的实践理智,避免行动中的"失当
学位
本文主要是以美德伦理、义务伦理、公民伦理为基础,把制度伦理、责任伦理、权利伦理作为手段和规范,以社会正义论为落脚点,依据自由与责任、公平与正义、权利与义务、自律与他律等概念,并且从社会历史发展的角度对造成道德冷漠现象的原因展开分析,确立了两个基本原则,并提出了具体的关于道德建设和制度建设的措施。  从道德心理学的角度来看,道德冷漠是一种人际道德关系上的隔膜和孤独化。它对道德个体间的影响表现为相互冷
缘何责任,什么是责任,怎样履行责任以及责任的价值如何,这些都是康德所要回答的。康德从道德责任与自由交互论的论证中,一方面人越多的履行责任,人就越自由;另一方面人也需为其人格性上的优点和卓越性承担责任,因此责任是无法逃避的。随着共同的善的陨落,人伦共同体的退隐,道德日益世俗化,康德面临的道德困境是:在陌生人之间以资本为基础的公共生活的交往中何为有道德价值的行为。伦理学的研究视域也由从德性向规范转换,
学位
柏拉图在《斐多篇》中论述的灵魂不朽观念,在其整个学说,特别是伦理学说中具有重要的基础地位。在《斐多篇》中,柏拉图放了大量的篇幅来对这一观点进行论证,使“灵魂不朽”观念超出了当时的宗教信仰层面而进入了理性思辨的领域。尽管如此,柏拉图的初衷并不仅仅是对这一观念的论证,更重要的是在论证过程中所透露出来的对灵魂的现实生存状况的关注,希望人们在灵魂不朽的认知基础上以一种哲学的方式度过此生,使灵魂能够超越现实
学位
动态认知逻辑是近年来相对较新的研究领域,旨在分析知识和信息的变化,为流动着的、变化着的信息提供一种形式语言、模型和一套公理化的处理办法,是研究知识和信念推理及其动态化结构的学科。本文通过一系列范例的叙述,探讨在私下交流之后的信息是如何更新的,以及动态认知逻辑相关工具对私下宣告、私下交流的刻画及影响。
相对论(Theory of relativity)是关于时空和引力的理论,主要由爱因斯坦创立,依其研究对象的不同可分为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提出给物理学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它们共同奠定了近代物理学的基础。相对论极大的改变了人类对宇宙和自然的“常识性”观念,提出了“同时的相对性”、“四维时空”、“弯曲时空”等全新的概念。  自从希尔伯特表达了物理的公理化设想之后,学者们便开始了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