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雅可夫斯基与“十七年诗歌”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0206l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1929年马雅可夫斯基的诗歌作品被翻译介绍到中国以来,他的诗歌作品在中国的传播已经走过了近八十年的历程。在这近八十年的历程中,马雅可夫斯基的诗歌在中国的翻译、研究工作几经沉浮。在建国后的“十七年文学”时期和20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国内地还出现了两次翻译、研究马雅可夫斯基诗歌作品的高潮。但在20世纪末期,随着欧美现代文学在我国的广泛传播,一些学者提出重写外国文学史的想法,企图将以马雅可夫斯基为代表的一大批无产阶级优秀作家从文学史上一笔抹去,一时间纷争乍起,争论不休。经过学者们几年的研究、探讨,虽然文学界及公众给予马雅可夫斯基等以经典作家的地位,但是,我们从近年来对马雅可夫斯基诗歌作品翻译、研究的冷清现状中,不难看出对马雅可夫斯基的研究存在着盖棺定论的做法与偏见。因此,本文拟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马雅可夫斯基在建国后“十七年文学”时期在我国的传播高峰入手,分析产生这一时期马雅可夫斯基在传播、研究热潮的根源,总结马雅可夫斯基对建国后“十七年诗歌”的影响,从而发掘马雅可夫斯基研究的新方法和新价值。在论文写作过程中,笔者充分利用所学诗歌传播学、译介学以及比较文学等学科的专业知识,主要分三部分对马雅可夫斯基诗歌在建国后十七年的传播热潮、影响马雅可夫斯基诗歌在中国内地传播的有效因素以及其诗歌对建国后“十七年诗歌”的影响进行阐述。论文在第一部分梳理了马雅可夫斯基诗歌在中国传播的八十年历程,并重点阐释了马雅可夫斯基在建国后十七年的传播的状况及特征;论文第二部分结合时代背景,仔细分析了外交政策、党的文艺政策、翻译出版制度和马雅可夫斯基的人道主义精神等非文学因素对马雅可夫斯基诗歌传播的影响;论文第三部分分别从诗歌风格、诗体以及诗论几个方面来阐述马雅可夫斯基诗歌对建国后“十七年诗歌”的影响。
其他文献
近年来,光子晶体光纤(PCF)技术取得很大的进展。PCF设计灵活,具有无休止单模特性、奇异的色散特性和高非线性的特点,通过合理的设计,PCF的非线性比普通单模光纤的非线性高一
中国西北部干旱区地表水资源主要孕育于6大山系,分为积雪、冰川、河流、湖泊4类。本世纪正处于气候暖干化,水资源萎缩过程中。但全新世大暖期高湖面和其他证据指示当时水资源
出于对未知世界的解释和想象,上古先民创造了大量的神话,这种神话思维为俗文学所继承,并塑造了丰富的鬼神形象,随着时间推移,俗文学中的鬼神形象产生了巨大的变化。最初的鬼
缺血预适应是一种内源性神经保护机制,即短暂的、非致死缺血损伤保护后续的致死性缺血打击。它通过短暂的缺血诱导固有的防御系统,引起对随后的严重缺血的耐受。预适应存在于
自20世纪初完成近代化的转型以来,中国民族史学从搭建现代学科意义上的框架体系到学科领域的拓展及基本理论体系的完善,走过了百余年的发展历程,呈现出较好的发展态势。在新
金融业主要包括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及其他金融活动。经济增长的涵义通常可以表述为可持续的国民总产出水平及人均产出水平的不断增加,并伴随着经济结构的不断变化。市场
黄瓜白粉病(powdery mildew,PM)是由专性活体寄生真菌引起,在温室和大田都普遍发生的叶部病害;其病原菌主要包括瓜单囊壳(Podosp -haera xanthii)和二孢白粉菌(Golovinomyces
本文在韩礼德和哈桑的衔接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我国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阅读理论发展的几个阶段,提出了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应用语篇衔接的阅读模式,以提
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现代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数以亿计高素质劳动者的重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呈现出良好的态势,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后,我
在影响儿童学业成就的诸因素中,社会阶层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国内外众多研究已证明了社会阶层和教育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我国由于历史的城乡差异,造成农村家庭文化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