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式掩膜电解加工微结构技术实验研究

来源 :河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bxxx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微尺度凹坑、凸台、缝、孔、槽等金属微结构常是相关产品关键功能和重要性能主控载体,如传质传热强化、减摩降阻、生物兼容与疗效增益、控光调色、隐身降噪、防污抗粘、自洁等。因此,金属微结构制造一直先进制造领域研究热点。至今,金属阵列微结构制造技术已有十多种(类)。其中,基于电化学溶解原理的电解加工因以离子态和非接触方式去材、可加工性与材料力学性能无关、加工效率高、加工面无应力、裂纹、再铸层等缺陷产生、工具无损耗等优势,在某些微结构加工场合有显著竞争力。活动掩膜电解加工是近10年来备受青睐的更适合阵列微结构制造的电解加工方式。现有活动掩膜电解加工虽各有专长,但大都存在适应性不高共性问题。鉴于此,本文将带式磨削加工理念融入活动掩膜电解加工中,提出带式掩膜电解加工技术,以期借助带式磨削的工艺柔性来增强掩膜电解加工工艺柔性和适应性(适合不同形状工件)。本文围绕带式掩膜电解加工原理、极间电场分布特性、表面微结构制备、阵列贯通微结构加工等开展数值仿真或(和)试验研究,并对所制取的阵列微结构和表面微织构进行廓形特征、形位精度或性能评价。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在阐释带式掩膜电解加工技术的原理基础上,利用数值仿真技术研究其在加工微坑过程中的电场分布特性及其时空变化规律、微坑廓形演变规律,并分析了它们的影响机制。仿真结果表明:工件阳极加工区的电流密度越靠近阴阳极啮合处越大,当转到啮合处时达到最大值,然后随着加工区旋转逐渐远离啮合处,其上电流密度不断减小直至为零,相应地,给定加工区的溶解速度也先逐渐增大、再逐渐减小直至为零;在相同阳极旋转速度下,极间电压越大,给定加工区的电流密度值越大,所得微坑深度和坑底“凸岛”高度也越大,但微坑侧壁倾斜角和微坑直径基本保持不变;在相同极间电压下,阳极旋转速度大小对极间电场分布特征几乎没有影响,但阳极转速越小,所得微坑深度越大,微坑侧壁倾斜角和坑底“凸岛”高度也越大,而微坑直径基本保持不变。(2)开展带式掩膜电解加工阵列微坑与阵列微通孔试验研究。基于研制的带式掩膜电解加工实验装置,研究分析在低转速单向单次加工模式下阵列微坑、阵列微通孔的成形效果及其影响机制,并与数值仿真结果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圆柱状工件表面的阵列微坑都呈现典型的“盆”状廓形特征,且坑底未见“凸岛”结构,这与仿真结果存在一定的差异,原因是:仿真中没有考虑电解液传质和微坑侧向腐蚀对电场分布及微坑成形过程的影响;微坑边界未见杂散腐蚀现象,微坑表面光整、粗糙度Ra为0.49~0.65μm,优化条件参数下制取的阵列微坑的平均直径和平均刻蚀深度分别为530.75μm和89.95μm,其CV值分别小至3.22%和3.94%,微坑几何形状一致性高;平面工件表面的阵列微通孔都呈现圆孔状,孔边界未见倒圆和倒角现象,也未见杂散腐蚀现象,在优化条件参数下所得阵列微通孔的平均孔径及其CV值的分别为569.02μm和2.35%,通孔出入口直径的差值百分比(出入口直径差与入口直径的比值)为1.06%~3.47%,微通孔几何形状一致性高;在低转速单向单次加工模式下,带式掩膜电解加工技术能够一次性在360°圆柱面和平面上加工出海量无接缝的高几何形状一致性的阵列微结构。(3)开展带式掩膜电解加工极端润湿性微织构表面实验研究。以工业级尼龙网作为掩膜带,研究分析了中转速单向多次加工模式下带式掩膜电解加工微织构的演变过程和所得微织构表面的润湿性能。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加工次数的增加,圆柱状工件和平面工件上的微织构由第一次加工所得的阵列微凹坑结构逐渐演变为非规则排列的微米级孔洞和突起结构,经过3次加工后最终演变为密集排布、非均匀的微-纳米双重分形微结构,加工5次后,被加工表面完全微纳织构化;微织构化不锈钢管表面经氟化处理后对水/甘油/十六烷的接触角分别为163.3°/159.7°/154.2°、滚动角分别为2°/5.6°/8.3°,具备超双疏液性能,微织构化钛合金表面经氟化处理后对水接触角高达157.1°,滚动角低至6.2°,具备超疏水性能;此外,微织构化表面还具有优异的耐腐蚀性能和机械耐久性能。在中高转速单向多次加工模式下,带式掩膜电解加工微织构表面易于超疏液化且具有强耐腐蚀性能和机械耐久性。
其他文献
二十一世纪以来,航空航天事业发展迅猛,越来越多的钛合金薄壁类零件被应用于飞机、火箭等制造中,因此关于钛合金薄壁类零件的生产制造要求日益严格,加工精度和加工质量也趋于更高的要求。钛合金是典型的难加工材料,切削性能差,且钛合金曲面薄壁类零件材料去除率大,加工后的表面质量难以得到保障,制约了我国航空事业的发展。特别是零件加工后,零件表面残余应力的性质影响着零件在服役期间变形情况和服役寿命,因此,钛合金曲
学位
微织构化是改善表面摩擦特性、增强传热效果与表面功能的主要举措之一。实现金属表面微织构群高品质高效与一次性制备依然是学术界和业界追求的目标。微细掩膜电解加工技术因不受材料限制、成形面质量好、可一次性形成数量众多且形状各异的群微结构而备受关注。现有掩膜电解加工技术虽然各有所长,但在掩膜制备、压贴以及适于非平面(如圆柱面、非规则曲面等)工件微织构化方面仍不尽人意。对此,本文提出一种硬质粒子掩膜电解加工微
学位
钛合金因其优良性能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工业等领域。但由于其导热性差、切削温度高、高温化学活性高等,在切削加工中存在切削力大、切削温度高、刀具磨损快、加工质量差等问题,造成加工成本高、效率低。超声振动加工技术在难加工材料加工中具有较大优势。因此,将纵扭超声振动铣削技术应用于钛合金材料(Ti-6Al-4V)加工中,围绕铣削力、刀具磨损和加工表面形貌展开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包括:(1)研究了纵
学位
本文基于双平面高速摄影的三维运动测量技术的基本原理,并结合人体膝关节运动分析理论,提出了一套人体膝关节三维运动测量与分析的实验技术方案。本次实验的测试对象是自然人膝关节和TKA术后膝关节。使用高速摄影三维运动分析软件处理受试者被两台双平面高速相机拍摄得到的下蹲、走路以及上台阶动作的视频图像,首先捕捉粘贴在人体大小腿上的标记点和人体直立不动标定骨性解剖点时所使用的探针工具上的标记点,然后通过高速摄影
学位
本文以液固耦联下的BTA(Boring and Trepanning Association)深孔加工系统为研究对象,根据相似工程的π定理,考虑扰动的内切削液流体对镗杆的冲击效应,分别建立了液固耦联体系下,系统在两个方向坐标耦合的具有扰动边界的非线性颤振和非线性强迫振动模型,以及在两个方向坐标耦合的具有稳定边界的非线性强迫振动模型。利用单参数分岔、最大Lyapunov指数以及双参数平面分岔等非线性
学位
电铸作为一种“增材制造”加工技术,具有“成材-成性-成形-成面”同步达成且易控、(复制)成形精度高、成形表面质量好、材料适用窗口大、尺寸大小和形状特征不受限等优点,常是高技术产品制造的技术依托之一,也是生产制备超薄高品质金属膜材的优选技术。特定P含量Ni-P电铸合金因具有某些特殊性能如高硬耐磨、优良导磁等性能而备受关注。其中,含量0.4~0.7%低磷态Ni-P合金因兼具导磁和耐折性能,是OA(Of
学位
<正>扬州地区1992年开始引进罗氏沼虾养殖,经过30年的不断探索与发展,养殖面积最高时达到12.3×107m~2,约占全国养殖面积的1/4,产量最高时达到64 000 t,约占全国养殖产量的1/3[1-2],已经形成了从苗种繁育到养殖、捕捞、加工、运输和销售的一整套完整产业链,整个产业经济规模位于全省乃至全国领先地位。
期刊
近年来,由于介电陶瓷的储能密度和储能效率比较高,在储能材料领域受到广泛关注。铅基弛豫铁电和反铁电陶瓷由于具有剩余极化强度低、饱和极化强度大等特点,在储能领域被广泛应用。然而,铅基陶瓷材料在制造和处理过程中严重威胁了人类健康和环境安全,所以寻找具有优越电学性能的新型无铅介电陶瓷变得日益重要。铌酸银(AgNbO3)基无铅反铁电陶瓷在电场下具有独特的性质(如滞后低、饱和极化强度大和储能密度高等),促进了
学位
在钛合金精密超精密切削加工中,由于受加工尺度与刀具特征参数的共同影响,刀具前刀面参与切削的面积减小,刀刃附近区域将承担主要的材料去除工作,切削机理会发生改变,导致单位切削力显著上升的尺寸效应现象是影响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的根本原因,也是制约现代航空材料精密制造发展的重大阻碍之一。在切削加工尺度不变的前提下,提高难加工材料的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的实质是改善精密切削加工中由于尺寸效应而产生的单位切削力非线
学位
主题意义探究是初中英语阅读的关键主线。本文结合一节具体的阅读课例,通过语篇研读,挖掘文本承载的主题意义,设计围绕主题意义探究的教学主线,借助英语读思言工具,设计了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英语课堂学习活动,旨在引导学生深入阅读文本,探究文本的主题意义,实现学科育人价值。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