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强碱型离子液体的合成及其应用研究

来源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ttleE10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离子液体(ILs)凭借其出色的性质引起了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兴趣,其阴阳离子的可调控性促使它在各个领域广受追捧。本文设计合成了超强碱型离子液体用于CO2捕集和纤维素溶解,并采用实验和理论结合的方式详细研究其吸收机理和溶解机理,具体研究内容如下:首先,CO2捕集仍然是全球范围内的热门话题,超强碱型离子液体作为酸性气体的有效吸收剂从而引发关注。本工作中利用DBN与吡唑(及其衍生物)制备了一系列超强碱型离子液体。其中,[DBNH][3-Methyl Pyr]在40°C和大气压下可获得最佳吸收容量(0.93 mol CO2/mol IL)。分析表明活化氮的反应性、位阻效应和取代基的类型会显著影响CO2的饱和吸收容量,其中吡唑环系统中活化氮的电荷分布也说明了这一点。光谱研究和密度泛函理论(DFT)共同阐明吸收机理,证实了阴离子对CO2捕集起主要作用,生成氨基甲酸盐。因此,超强碱型离子液体可作为CO2吸收的优秀候选者。此外,合成了超强碱型类离子液体([DBUH][MLU]-EG、[DBUH]2[DMU]-EG)用于CO2捕集。通过改变类离子液体构成比例和测定各种物理性质,分析了造成CO2吸收能力差异的可能原因,发现类离子液体吸收机理不同于纯离子液体。加入的EG受DBUH+活化影响,使其具备吸收CO2的能力,实现了体系中亚氨基和羟基对CO2的协同吸收。核磁共振分析和量子化学计算证明了上述吸收机理。总之,类离子液体不仅显著提高了吸收速率和吸收容量,同时降低了体系吸收后的粘度,为酸性气体CO2的捕获提供了机遇。针对于超强碱型类离子液体杰出的吸收性能,其溶解性能也被进一步发掘。纤维素是目前最普遍存在的丰富的天然生物聚合物之一,具有可再生、生物相容、可生物降解等优良性能。因此本工作中利用易于制备的[DBU][MTU]类离子液体作为潜在的纤维素溶解媒介进行了研究。在测定纤维素最大溶解度的前提下,利用光谱分析和量子化学手段侧重讨论了类离子液体与纤维素之间弱相互作用本质和强度。得出溶解机理:氢键是溶解的主要驱动力,类离子液体中氢键受体(HBA)和氢键供体(HBD)对纤维素氢键的破坏都存在作用。总的来说,类离子液体是一种很有前途的纤维素溶剂。
其他文献
近年来,页岩油气作为优质碳氢化合物资源,在全球能源供应和工业生产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页岩储层开采取决于流体的位置和在多孔介质中的流动。但是,页岩作为一种典型的纳米孔隙介质,表现出超低的渗透率(比常规油藏低6个数量级),这种内在的复杂性导致对流体的输运行为难以理解和描述。微孔(常规储集层)和纳米孔流体力学的主要区别大致可分为两个方面:非连续行为和作为主导的表面相互作用力。在这些直径从几纳米到数
学位
深入了解电场作用下流体在微纳孔隙中的赋存特征,对于电场作用下的固-液、气-液体系研究十分重要。然而,电场的非热场效应对流体在微纳孔隙中的赋存特征的影响尚不清楚。本文使用分子动力学方法分别研究了电场作用下水分子在微纳孔隙中的赋存特征,电场作用下水-甲烷分子在微纳孔隙中的赋存特征,以及电场作用下水-二氧化碳分子在微纳孔隙中的赋存特征。主要分析了在电场作用下,高岭石孔隙中流体分子的密度分布、径向分布函数
学位
氢能是21世纪最具发展前景的二次能源,其开发利用得到了世界范围内的高度关注。然而,氢能技术面临氢的规模制备、储存和运输等主要挑战,其关键是能否开发具有足够容量的储氢材料。目前储氢材料主要包括金属氢化物、碳基纳米材料、有机液体氢化物等,但都存在储量小、能耗高、安全性能差等缺点。近年来,气体水合物作为一种理想的储氢材料引起了广泛的研究。气体水合物是水与小分子气体形成的非化学计量性笼状晶体物质,又称笼型
学位
混合基质膜(Mixed Matrix Membranes,MMMs)是一种将无机材料加入到高分子基质中制备而成的复合膜材料,由于能改善高分子膜材料渗透性与选择性不能同时提升的问题,近年来在膜分离领域展现出极大的潜力。金属-有机框架(Metal Organic Framework,MOF)作为一种新型的有序多孔晶态材料,拥有灵活多变的配体与金属节点、较高的比表面积、孔径可调控和可修饰等结构特点,有望
学位
自氢气(H2)的能源载体功能被发现以来,人们一直希望能够高效稳定地制备、利用和储存这种高能量密度、清洁且高效的能源载体。而电解水就是制取氢气方法中避免高污染,高能耗,有效利用储备能源的新路线。电解水反应包含析氢反应(HER)和析氧反应(OER)两个半反应,皆需要高效催化剂来降低过电位,从而提升电解效率,降低成本。众所周知,Pt和Ir O2等贵金属催化剂具有优越的HER或OER催化活性,但是因其价格
学位
稠油储量十分丰富,将乳化降黏剂配合注蒸汽热采是稠油开采的重要方式。随着深井稠油尤其是海上稠油的不断开采,出现一些高温高盐油藏,现有乳化降黏剂很难满足现场使用要求。因此开发、研究耐高温(300℃)、抗高盐的乳化降黏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论文根据现场要求设计并合成三种酚醛型阴-非离子共存的耐温抗盐型乳化降黏剂,探讨其结构与性质的关系,研究其应用性能。以对羟基苯甲酸(HBA)、对羟基苯磺酸(PHSA)
学位
超分子化合物是指单体结构组元之间由非共价键这种分子间弱相互作用组装而成的分子聚集体。超分子体系的作用力主要包括氢键、静电作用和π-π相互作用等。分子识别是超分子化合物的重要应用之一,在众多的识别方法中,荧光识别由于其高效、灵敏、快捷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本论文分别以金刚烷的衍生物、四(4-氨基苯基)乙烯(TAPE)和1,2,3,4,5,6-环己烷六羧酸为前驱体,合成了七种超分子化合物。在对它们进行详
学位
碎屑岩储层中长石和碳酸盐矿物的溶蚀是形成次生孔隙最重要的途径。硅酸盐矿物与碳酸盐矿物在地层中有多种溶蚀现象,会发生选择性溶蚀,因此明确长石与方解石的选择性溶蚀机理并探究条件因素对选择性溶蚀的影响对于储层孔隙发育评估与预测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长石与方解石混合矿物为研究对象,在200℃条件下开展有机酸溶蚀长石与方解石混合矿物的实验,主要探究了以下内容:(1)长石与方解石混合矿物在乙酸体系、p H=3和p
学位
超分子聚合物(Supramolecular polymers,SPs)是一种通过分子间非共价相互作用(氢键、π-π堆积和静电相互作用等)连接形成的材料,分子间非共价键使得超分子聚合物对于外界刺激具有更好的响应性。近二十年来,SPs因在生物医药、分子识别、分离、催化和离子捕获等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而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作为一类SPs,氢键有机框架物(Hydrogen-bond Organic
学位
金属-有机框架(Metal-Organic Frameworks,简称MOF)材料作为一种新型晶态多孔材料,因其具有高的比表面积、可调控和可修饰的孔道环境等,在气体存储、分离、催化、传感以及药物运输等领域都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随着MOF的发展,基于多核金属簇的MOF逐渐为研究人员所重视。与使用单个金属离子节点构建的MOF相比,基于多核金属簇的MOF材料具有以下优点:1)多核金属簇的配位和几何具有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