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山河农场不同种植密度对甜玉米生长、养分吸收、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来源 :东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ftgun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甜玉米是在我国广泛种植的重要作物。黑龙江作为甜玉米的北方产区,提高其产量是甜玉米生产发展的关键。合理的种植密度是甜玉米高产稳产的基础,为明确甜玉米的最佳种植密度,本试验以不同的甜玉米品种:早熟品种脆王,晚熟品种米哥为试验材料在春季统一播期种植,对黑龙江省嫩江市山河农场地区主栽玉米品种进行鉴定评价,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置四个密度3500株/亩(D1)、4000株/亩(CK)、4500株/亩(D2)、5000株/亩(D3),探讨不同种植密度下不同的品种在不同生育时期的干物重,叶面积,光合,茎秆抗倒伏性能,养分积累,品质及产量的影响,为选育、筛选质量好,产量高的玉米品种以及在山河农场推广甜玉米种植技术提供理论指导。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种植密度对脆王及米哥叶片干重产生明显影响。随着生育进程的进行,单株叶片中部叶组在抽雄后14天达到整个生育期的最大值,分别为和17.00g/株和21.30g/株(P<0.05)。随着密度的增加,单株叶片干重呈逐渐降低的趋势,在D1达到最大值。单株茎秆干重在抽雄后14天达到整个生育期的最大值,分别为158.53g/株和135.00g/株(P<0.05)。随着密度的增加,单株茎秆干重呈逐渐降低的趋势,在D1达到最大值。相同密度处理下米哥干物质积累量大于脆王。群体叶片干重在抽雄后14天达到最大值,分别为97066g/亩和130000g/亩(P<0.05)。随着密度的增加,两品种群体叶片干重呈增加的趋势,脆王各生育时期最大值在D2或D3处理下均有出现,米哥各生育时期均在D3达到最大值。相同密度处理下米哥群体叶片干重大于脆王。2、种植密度对脆王及米哥单株叶面积、群体叶面积、叶面积指数产生明显影响。随着生育进程的进行,单株叶面积在抽雄期达到整个生育期的最大值,分别为4907cm2/株和6013 cm2/株(P<0.05)。随着密度的增加,单株叶面积呈逐渐降低的趋势,在D1达到最大值。相同密度处理下米哥单株叶面积大于脆王。群体叶面积在抽雄期达到最大值,分别为2013.05m2/亩和2542.55m2/亩(P<0.05)。随着密度的增加,脆王群体叶面积逐渐增加,在D3达到最大值;米哥群体叶面积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在D2达到最大值。相同密度处理下米哥群体叶面积大于脆王。叶面积指数在抽雄期达到整个生育期的最大值。分别为3.0194和3.8136(P<0.05)。随着密度的增加,脆王叶面积指数呈增加的趋势,米哥叶面积指数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两个品种叶面积指数分别在D3和D2达到最大值。相同密度处理下米哥叶面积指数大于脆王。3、种植密度显著影响了脆王及米哥的光合特性。随着密度的增加,光合速率和叶绿素含量呈逐渐降低的趋势,都在D1达到最大值。光合速率在抽雄期达到最大值39.2030 μmol/m2·s和40.7211 μ mol/m2·s(P<0.05)。叶绿素含量的最大值在各叶组之间变化不明显(P>0.05)。4、种植密度显著影响了脆王及米哥的茎秆抗倒伏性能。随着生育进程的进行,茎秆弯折力、外皮穿刺强度呈逐渐升高的趋势,都在抽雄后14天达到最大值,分别为400.5N、306.3N和38.8N/mm2、53.00N/mm2(P<0.05)。随着密度的增加,茎秆弯折力、外皮穿刺强度呈逐渐降低的趋势,D1达到最大值。随着密度的增加,脆王及米哥的株高、穗位高呈逐渐升高的趋势,而基部第3节间茎粗随着密度的增加却呈下降的趋势。相同密度处理下米哥株高、穗位高、茎粗、外皮穿刺强度大于脆王。5、种植密度对脆王及米哥氮磷钾吸收指标产生明显影响。随着生育进程的进行,氮磷钾的群体积累量表现为升高的趋势,抽雄后第14天达到最大值。随着密度的增加,群体氮磷钾积累量多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D2或D3处理下达到最大值(P<0.05)。6、种植密度对脆王及米哥产量和品质产生明显的影响(P<0.05)。两个品种产量均在D2达到最大值,增产幅度达到了 17.9%和22.6%。种植密度对皮渣率、粗蛋白含量及还原糖含量均有显著影响。伴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脆王和米哥籽粒皮渣率呈现升高的趋势,粗蛋白含量和还原糖含量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粗蛋白含量和还原糖含量在D2处理下达到最大值(P<0.05)。这表明适当增加密度对果穗营养品质的提升有一定帮助。籽粒外观品质及感官品质两品种均在D1处理下最佳。本研究证明,合理密植是协调甜玉米产量与品质的重要农艺措施,为提高产量,黑龙江省山河农场甜玉米品种脆王及米哥推荐种植密度为4500株/亩。
其他文献
大豆是我国重要的粮油兼用作物,在国民经济中占重要地位,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大豆消费量逐年升高,2020年我国大豆消费量为11992.7万t,而国产大豆仅占16.34%,大豆供给侧受进口冲击严重,提高大豆产量、保障大豆有效供给是实施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增加大豆种植密度是提高产量的有效途径,而密植也会增加大豆倒伏风险,引起冠层光环境变化,影响大豆光能利用率以及冠层光合有效辐射的分布,从
学位
设计了组合纤维聚结(CFC)油水分离器、自适应微气浮旋流除油(AMFD)高效分离器2型油水分离设备,并在南海某平台进行了为期36 d的工业侧线试验,以验证新型油水分离技术针对海上平台生产水的处理效果。试验结果表明:CFC油水分离器设备入口平均含油341.03 mg/L,出口平均含油9.43 mg/L,平均分离效率97.2%,且可取消化学破乳剂的使用,除油效率高、设备体积小,可用于替代“水力旋流器+
期刊
大豆是我国主要油料作物及经济作物,在农业生产中具有重要地位。随着人们对大豆的需求量日益增加,提高大豆单产水平成为大豆育种更为重要的发展方向。由于生物产量是经济产量的重要基础,因此从光合作用、碳代谢角度出发进行大豆生物产量的研究对促进大豆高产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196份国内外大豆品种组成的自然群体为材料,对生物产量、净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叶片蔗糖含量、叶片淀粉含量进行测定,并结
学位
大豆蚜(Aphis glycines)为栽培大豆(Glycine max)重要害虫,对大豆生产存在严重危害。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加剧,中国哈尔滨地区当地温度也呈现上升趋势,短期极端高温偶有出现。为明确环境温度升高对大豆蚜的不利影响,针对高温变化对大豆蚜不同寄主生物型发育、繁殖及蚜型分化影响开展研究。共开展如下三部分研究:1.设置五个恒定温度梯度,研究恒定高温对大豆蚜不同寄主生物型发育和繁殖影响;2.设
学位
随着世界农业的现代化发展,全球转基因大豆的种植面积持续增长。转基因大豆在提高粮食生产力和促进耕地自给自足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种植转基因大豆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其潜在的生态风险和实际应用过程中的性状稳定性也备受人们关注。完成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转基因大豆抗性稳定性筛选及其环境安全性评价,对推动我国今后转基因大豆产业化发展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本研究于2019~2021年对转基因大豆草
学位
氮素作为水稻生长所需的重要营养元素,对水稻生长发育具有重要影响,直接影响水稻氮代谢和产量,确定适宜的施氮水平,可以为水稻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关于不同施氮水平对水稻氮代谢和产量影响的报道较多,但以不同氮效率寒地粳稻品种为试验材料开展该方面研究的报道较少,因此,探究施氮水平对寒地粳稻氮代谢和产量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试验于2021年在东北农业大学校内实验实习基地进行,以农丰1705(氮低效品种)和松粳
学位
随着水稻产量水平的不断提高,氮肥用量也持续增加,过量施氮不仅造成氮素利用效率的下降,还增加了倒伏的风险,导致生产效益下降。从丰富的水稻种质资源中筛选氮高效品种对缓解施氮带来的环境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前人对不同氮素利用效率品种的株型特征、根系形态、产量构成和品质特点等方面做了较多研究,但针对不同氮素利用效率品种的茎秆倒伏性状差异研究较少。而且多数氮效率筛选和不同氮效品种的抗倒伏比较研究集中于南方水稻品
学位
在我国,黑茶是一种经过微生物参与发酵制备而成的一类茶,又称后发酵茶。近年来,黑茶的减肥降脂、免疫调节、降血糖等功效不断被揭示,黑茶产品倍受消费者的关注和青睐。由于传统固态发酵黑茶制备工艺生产周期长、产品品质不稳定、生产过程易受杂菌污染而存在食品安全隐患等问题,制约着黑茶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与传统的固态发酵相比,液态发酵技术具有生产周期短,不易染菌,产品品质稳定且已实现工业化自动化等优点而成为目前工业
学位
水稻是中国等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种植过程中常因杂草管理不当,导致产量受到严重影响,水绵是水田危害较重的低等藻类杂草,在移栽田中发生量大,已严重危害水稻生产。为减少化学药剂用量,探讨高效水绵防治方法,本文采用盆栽试验方法,把光合细菌与柠檬酸铜进行复配应用,通过比较不同浓度柠檬酸铜、光合细菌及光合细菌复配柠檬酸铜条件下水绵防效及细胞内生理生化反应、水稻生理生化指标和土壤酶活性,获得光合细菌及柠檬酸铜最
学位
ABA是一种天然的、植物自身合成的关键激素,广泛存在于高等植物的各组织器官中,参与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的各个方面,包括:种子的休眠,幼苗的生长,叶片的衰老等。同时,ABA也是一种抗胁迫激素,响应各种胁迫,如:干旱,盐碱,低温冷害等。茶树作为我国重要的园艺作物之一,是多年生喜温喜湿常绿植物,耐旱性较弱。干旱缺水对茶树的正常生长及茶叶产量、品质有严重的影响。且随着世界气候的逐渐恶劣,这一问题愈发严重。因此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