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车载多传感器与路侧摄像头的车路协同定位研究

来源 :武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s29748149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精度定位是智能驾驶中承前启后的关键技术,随着人工智能、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与迭代,车路协同成为高精度定位的另一个研究热点。非结构化场景具有大量树木遮挡、环境特征零散杂乱且多为非结构化特征,缺乏标准道路信息等特点,无法良好地实现高精度定位,尤其在横向运动区域定位误差大。为了更好地解决该问题,采取车路协同定位方案,利用车载激光雷达、IMU和路侧双目摄像头,结合多传感器融合技术实现高精度定位。首先,阐明定位系统模型和多传感器融合理论。介绍四种位姿表达方式及变换关系,搭建运动学模型和多个传感器的观测模型,并阐述每个传感器、车辆与地图坐标系的坐标变换关系,最后介绍文章所涉及的多传感器融合理论基础。其次,提出适应非结构化场景的GA-HR配准算法,并结合IMU实现车载激光里程计。利用直通滤波、体素滤波和离群点滤波,作三维点云滤波处理,并提出基于双法线约束改进的RANSAC地面点云分割。对比分析NDT与ICP在非结构化场景的配准效果,提出GA-HR配准,利用地面点云的NDT配准优化初始位姿,以全局点云的NDT配准为粗配准,提取非地面点云的点云簇,将正确匹配点云簇的局部配准结果作为遗传算法的初始种群;结合编码方式,利用局部配准变形误差、欧式距离误差、点云重叠率和相对稠密率构建局部配准置信度,以遗传机制迭代求解最优配准结果。进一步地,利用IMU消除点云畸变,并作初始位姿预测,结合GA-HR配准算法实现车载激光里程计。然后,提出基于多传感器的双层融合协同定位。路侧双目摄像头基于Stereo R-CNN作三维目标检测,利用运动模型实现车辆位姿观测量的同周期发布。下层为两个并行的位姿估计,基于双地图的3D AMCL位姿估计扩展至三维点云,根据粒子位姿得分的短期估计与长期估计切换地图,及时消除车载激光里程计的累积误差,并将里程计位姿转换至地图坐标系;基于PDA的EKF位姿估计消除路侧摄像头的虚假目标,减小观测误差,实现目标跟踪。上层为全局最优估计,同时将全局位姿和协方差实时反馈至多个位姿估计以实现自适应调节。最后,利用搭建的实验平台作算法的实验分析。实验平台搭建包括硬件系统构建和软件架构设计,并在实验平台上开发与验证多传感器同步算法,包括时间同步、激光雷达与车辆的半自动空间同步、激光雷达与IMU的自动空间同步和路侧摄像头在地图的空间同步。在非结构化场景中对比分析多种定位算法,实验表明,车载激光里程计的配准时间介于NDT与ICP之间,定位精度优于NDT与ICP;双层融合协同定位的定位精度为0.191m,航向角精度为2.303°,相比于车载激光里程计、3D AMCL和集中式融合协同定位在精度与稳定性上有大幅度提升;随着路侧摄像头数量的增加,定位精度可以达到6.6cm。基于车载多传感器与路侧摄像头的车路协同定位,解决了非结构化场景中尤其在横向运动区域定位误差大的问题,对智能驾驶的路径规划和控制有良好地理论和实践意义,有利于提升智能网联交通系统的功能鲁棒性与系统安全性。
其他文献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PEMFC)具有效率高、响应速度快等优点,被认为是最有前途的能量转换装置之一。在PEMFC的组成中,夹在微孔层和膜之间的催化剂层(Catalyst Layer:CL)是最复杂和最重要的,因为它是发生能量转换的地方。PEMFC催化层微观结构对燃料电池性能的影响并不像其它组成结构那样简单,因为催化层中的各种组分和
学位
近年来,我国商用车发展迅猛、数量激增。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商用车重量偏大,不利于节能减排。另一方面,商用车保有量的增长给交通安全带来了严峻的考验。不同于乘用车,商用车驾驶室缺乏足够的吸能区,碰撞时,乘员安全极易受到威胁。针对以上问题,本文以某轻卡驾驶室为研究对象,采用基于遗传算法权重配比的组合近似模型,结合多目标优化算法,协同考虑轻量化和耐撞性,对驾驶室进行了结构优化。研究成果对促进商用车驾驶室
学位
近年来,传统燃油车向新能源车转型升级已成为世界范围内汽车工业的共同发展趋势,纯电动汽车是其主要发展方向。本文以纯电动商用车为研究对象,考虑到坡道行驶过程中驾驶员的不合理操作通常会使其能耗增加,且坡道行驶涉及车辆重力势能转换,其降低能耗的潜力巨大。同时考虑到重型商用车下长坡、陡坡过程中可能出现制动热衰退的危险情况,本文以防止制动器温度过高和降低行驶能耗为目标,对纯电动商用车坡道行驶车速规划进行研究。
学位
增材制造过程中由于温度变化剧烈,工件内部会产生气孔、裂纹等缺陷,影响工件安全使用,因此对增材制造工件缺陷进行无损检测尤为重要。常规超声检测方法受高温限制、耦合要求等因素影响,在增材制件缺陷检测中较为局限;激光超声作为一种新型无损检测方法,可以实现高灵敏非接触实时检测,满足增材制件缺陷检测需求。为此,针对增材制件缺陷常规方式检测应用困难,激光超声设备自动化程度低的问题,以电弧增材制件为检测对象,建立
学位
动力电池包作为纯电动汽车的储能装置和动力来源,直接地影响了整车续航里程。然而,受制于电芯材料技术的发展瓶颈,纯电动汽车要提高续航里程,就只能通过增加动力电池数量,在一方面增加了整车的整备质量,另一方面电池数量的增多也使得动力电池包内部零件变多,降低了生产装配效率。伴随着日益严苛的新能源汽车补贴标准及纯电动汽车市场规模扩大的需求,现有的动力电池包的结构设计和生产装配效率已无法满足行业需求。因此,研究
学位
摆辗成形是一种先进的金属成形制造工艺,具有成形力小、材料利用率高、成形零部件性能好等优点,被广泛用于制造圆盘类、法兰类和齿轮类汽车关键零部件。摆辗成形装备在服役过程中产生较大的应力、弹性变形和振动,对汽车零部件摆辗成形精度和摆辗成形装备服役寿命具有重要影响。因此,迫切需要开展汽车关键零部件摆辗成形装备静力学与动力学研究。本文采用理论计算、有限元模拟和实验验证相结合的方法,开展6300k N摆辗成形
学位
道路清扫车在城市清洁中起到重要作用,其清扫工作通常由驾驶员根据路面情况人为调节清扫机构档位。为保证清洁的高效性,通常选用高档位进行工作,因此会产生大量的不必要能源消耗。为减少能源浪费并简化驾驶员的操作流程,本文对车辆清扫机构进行智能化研究,利用单目相机代替驾驶员感知路面信息,通过结合传统图像分割算法与语义分割算法,实现对输入图像实现全种类垃圾的识别,并且根据垃圾信息输出清扫机构控制信号,最终实现节
学位
车身结构件是担任承载和抵抗外物入侵的重要零部件,对汽车的正常行驶和驾驶员的安全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对作为车身结构件首选成形工艺的冲压工艺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前景。目前,设计人员在进行工艺设计时很大程度是依靠自身的主观经验,这种主观的知识学习会因为个人的性格和习惯不同而导致学习结果参差不齐,而且漫长的过程也使得学习效率很难提高。在车身结构件的冲压工艺设计过程中,这些不标准和低效率的
学位
有机-无机卤化物钙钛矿材料具有光吸收性能优越、缺陷密度低等优势,由其制备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已经成为了近几年光伏界的新宠。在十几年的发展时间里,其光电转换效率已经达到了25.5%,可以与目前主流的晶硅太阳能电池相媲美。然而,这是由旋涂法制备的小面积器件,无法大规模生产。因此,钙钛矿电池器件的放大制备是其商业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一环。自2015年刮涂法制备钙钛矿薄膜报道以来,这被认为是一种低成本、可放大
学位
以根本性解决道路安全问题、提高交通效率为目的,自动驾驶相关技术已成为当前国际汽车领域的研究热点。精准、鲁棒的路径跟踪控制是实现复杂行驶环境下高安全、高可靠自动驾驶的前提和基础。车辆是一个非线性的复杂系统,行驶过程中又受到多变的驾驶环境带来的不确定性干扰,如何提高车辆在不同车速、路面附着条件下的路径跟踪性能,同时保证跟踪过程中车辆的稳定性是当前自动驾驶车辆路径跟踪控制的难点。针对上述难点,本研究提出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