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之子的“赶路”人生

来源 :汕头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malley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将钟敬文散文作品作为“心史”来整体把握,企图建构以钟敬文为个案的文化意识。以一个青年研究者的立场,在二十世纪中国现代历史的观照下,深入钟敬文的精神世界中,触摸在五四新文化滋养下成长起来的一代青年知识分子,在风云突变的岁月里所经历的心路历程,将文化意识从当下普遍的知识性思维的泥沼中摆脱出来,更加注重这一代学人的精神品格,并渴望将其作为文化传承的核心,即人道主义的情怀和革命的理想。本文分前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前言部分简单阐述了选择钟敬文的散文作为研究对象的意义,和介绍了钟敬文散文创作的基本情况以及目前对钟敬文散文研究的概况,并交待了本文的基本论述结构。论文正文部分以创作时间的先后为线索,以其思想发展为主线,以1930年和1949为界,将钟敬文的散文创作大体上分为三个时期,具体如下:第一章以广州—杭州的地点转移为线索,分为两节分别对钟敬文早期的散文集《荔枝小品》和《西湖漫拾》、《湖上散记》进行了较为细致的文本分析,深入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青年钟敬文的精神世界。第二章主要集中对钟敬文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散文创作作了整理和研究,共分三节,前两节将视点聚焦在钟敬文与罗曼·罗兰、契诃夫和托尔斯泰之间的精神联系,触摸二十世纪知识分子的人道主义情怀。第三节对钟敬文的报告文学为例进行分析,探讨钟敬文人道主义思想的特点。第三章以一九五六年至一九七八年为中介点,将钟敬文的创作分为两个时期,即新的政权建立后单纯而美好的憧憬时期,和文革结束后对自己五四人生的肯定,并明确自己的历史责任的时期。结语部分是对前言部分中对钟敬文散文研究意义的简单阐述的深化,发掘对钟敬文精神品格研究的的当下意义,企图在这一代知识分子身上感受五四精神,以作为青年人前进的精神动力。
其他文献
卢前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著名的曲学家、小说家、古籍编纂家,是近代曲学家和教育家吴梅的弟子,在当时以散曲创作和研究闻名于世。由于承师之志和自身热爱散曲的原因,卢前投
中国的西北部是一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从史前文明的旧石器时代发端,历经数千年的演进,西北部历史文化脉络清晰,框架完整,意蕴深远,对中华民族的精神、风俗、习惯的形成产生了
张嵲,字巨山,乃湖北襄阳人,宋南渡时期颇有诗名,名入《宋史·文苑传》,现有别集《紫微集》传于世。张嵲与同时代的文人多有交游。这些交游唱和中可知与张嵲交往比较密切者有陈与义
康熙年间,宋荦编选《江左十五子诗选》,构建了执康熙后期江南诗坛牛耳的一个重要群体。顾嗣立便是其中之一,他以《元诗选》这部巨著跃入康熙文坛中心,博得诸人的认可和肯定。但《
埃里希.弗洛姆(1900—1980)是20世纪著名的哲学家、社会学家、心理学家和伦理学家。他既是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又是西方马克思主义法兰克福学派社会批判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
艾利亚斯·卡奈蒂的《迷惘》因具有“辽阔的视野、丰富的思想和文艺的感动力”①而被越来越多的读者与研究者们所关注,对它的研究业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对这部作品寓言性
吴可的《藏海诗话》创作于两宋之交,反应了两宋文坛诗歌创作和理论创作的转变,尤其是在诗话创作上体现了由“以资闲谈”的诗话创作到“专注批评”的风格转变。系统性和理论性
洪舫的《杜诗评律》与黄生的《杜诗说》是清初杜诗学史上的著作。两书成书时间相近,而洪著略早。又洪舫与黄生常一起讨论杜诗,《杜诗说》很大程度上受到《杜诗评律》的影响。
本文从时代意义、经济贸易、人文交流和海洋战略等方面论述了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价值观。
心脏疾病的治疗范围不仅仅局限于心脏疾病本身,心脏疾病康复和预防也是其中的重要内容,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相互结合也是心脏疾病治疗的关键,两者缺一不可。作为心脏康复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