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比较下胸段和腰段椎管内肿瘤与腰椎结核采用不同手术入路(前、后路)时手术治疗效果,探讨腰部各种病变诊断、鉴别诊断和手术治疗的最佳方式。方法回顾性研究我院骨科2005年3月~2009年12月例17例下胸段和腰段椎管内肿瘤患者,病例类型为神经鞘瘤、表皮样囊肿等,其中男性10例,女性7例;年龄介于13-72岁,平均年龄26岁;病程2个月~14年,平均18个月。本组病例患者其中9例因肿瘤位于脊髓背侧靠近黄韧带,行单纯行经后路椎管内肿瘤摘除+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术,8例因肿瘤位于脊髓腹侧靠近后纵韧带,行经前路椎管内肿瘤摘除+腰椎前路钉棒系统(STS)内固定术。术后患者卧床休息,2周后在有效支具保护下可离床活动,行功能练习和康复锻炼。另一组为下胸段、腰段结核患者14例。其中男性8例,女性6例,年龄介于15~69岁,平均年龄43岁,病程3个月~5年,平均2年。本组病例术前正规抗结核治疗2~4周,其中7例行经前路病灶清除+经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术,另外7例行经前路病灶清除+腰椎前路钉棒系统(STS)内固定术。术后继续正规抗结核治疗12~18个月。术后卧床休息,2周后在有效支具保护下可离床活动,行功能练习和康复锻炼。我们根据肿瘤和结核的临床表现,术前术后参照日本骨科学会(JOA)1984年制定的腰腿痛疗效标准(29分法)[1],分别对患者进行术后近期(术后2周)随访评分。通过比较其前、后路手术术前术后JOA评分,从而比较不同手术治疗的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回顾性研究出院临床表现,所有患者术后两周拆线,切口一期愈合,术前症状明显缓解,术后一周内行X线复查,椎弓根钉棒系统均位置良好,未出现患者死亡、感染等。其中甲组:后路者术前JOA评分23.4分,术后评分10.2分,前路者术前JOA评分22.4分,术后11.3分;乙组:后路者术前JOA评分18.6分,术后近期评分2.3分,前路者术前JOA评分19分,术后评分平均1.7分。结论1.甲组病例前、后路手术术前术后评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提示手术入路对手术效果无明显影响。乙组病例前、后路手术术前术后JOA评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提示手术入路对手术效果无明显影响。所有病例前、后路术前术后JOA评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2. MRI检查的应用是提高治疗效果的关键。脊柱稳定性的重建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