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电解技术在碱溶碳分法氧化铝生产新工艺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北京化工大学 | 被引量 : 11次 | 上传用户:zhuzhuzhil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近提出的碱溶碳分法氧化铝生产工艺以膜电解碳酸钠溶液技术为核心,利用电解槽阴极室出来的NaOH溶液进行溶矿得到铝酸钠溶液,利用电解槽阳极室所得的碳酸氢钠溶液中和铝酸钠溶液,得到氢氧化铝和碳酸钠溶液,所得碳酸钠经过纯化处理后进入电解槽电解,从而实现整个氧化铝生产流程的闭路循环。碱溶碳分氧化铝生产工艺有可能实现生产能力的翻倍,是高效的、绿色的新型氧化铝生产工艺。本文主要针对膜电解碳酸钠溶液技术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提出多种解决方案。本论文拟解决的主要问题包括:第一,碳分母液在进槽前必须经过严格的除杂净化,否则将严重影响离子膜使用寿命,导致槽电压升高;第二,应系统优化电解工艺条件和参数,以获得最佳电流效率,包括阴阳极材料的评选、阴阳极区电解液浓度、操作温度、电流密度等;第三,需要在较大规模电解槽中连续运行一段时间,以实现了电解工序与碱溶、碳分工序的衔接,为大规模工业化奠定基础。经过多次净化实验发现,分解母液经过预过滤-NaHCO3深度碳分-0.25μm滤膜过滤-离子交换树脂吸附等连续净化步骤后,溶液中Al、Ca、Fe、Mg, Si等杂质离子含量降至3mg/L以下;在电极面积为120cm2的小型电解槽进行了电极材料筛选以及电解参数优化;在电极面积为1100cm2的电解槽上进行了全流程中试试验,以Ti-Ir网状材料为阳极、Ni-Ru网状材料为阴极,电解参数:阳极区进液为1.5M Na2C03溶液,阴极区进液为5.5M NaOH溶液,电流密度为1000A/m2;操作温度:70±5℃,连续运行5天,稳定后槽电压为2.53V左右,平均电流效率为97%。
其他文献
目的:评价Aquilion One低剂量扫描技术与螺旋扫描图像质量,探讨低剂量扫描在骶髂关节检查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Aquilion One CT对怀疑强直性脊柱炎需要行骶髂关节CT检查的患者
了解脊柱韧带的病变情况对于临床制定治疗方案及判断预后意义重大,MRI是诊断脊柱韧带疾病最有效、最有价值的影像学检查,笔者将MRI在脊柱韧带病变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铝电解生产行业是一个高耗能、高污染的行业,对铝电解生产过程实施优化控制管理显得尤为重要。氧化铝浓度和电解温度是铝电解过程中的两个关键指标,由于高温、大电流、强腐蚀
"媒介融合"在"互联网+"语境中是传媒领域业已形成的全新发展态势,更是未来媒体内容生产的操作理念与思维方式。本文从媒介融合思维的理论内涵,《奇葩说》的"媒介融合"表现,网
随着我国经济新常态的确立和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工业发展、社会建设都对资源的使用和开发提出了较大的要求,于是,这便突出了成本控制对于降低企业成本方面的作用。本文根据
康复中心室内设计应本着以人为本的宗旨,充分关注残疾人的医疗康复、生活、心理和安全的需要,才能把它设计成高效、安全、方便、舒适、环保,具有鲜明文化内涵的医疗空间环境
合理有效的薪酬制度不仅能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促使员工努力实现企业目标,提高企业效益,而且能在人才竞争日益激烈的知识经济下吸引和保留住一支素质良好且具有竞争力
超细氢氧化铝具有许多特殊的性能,在许多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离子膜电解铝酸钠溶液制备Al(OH)3的方法,省略了通入CO2或添加大量晶种的步骤,相比传统种分法和碳分法,流程更
本文采用电化学技术,在不同的电解质溶液中,在相匹配的工艺条件下,通过对铝基材实施阳极氧化处理,制备出了孔径从20-200nm的具有规则纳米孔阵列结构阳极氧化铝薄膜。并采用多
在分析接触式轮廓测量仪误差的基础上,以最小二乘法为基本数学理论,提出了一种能同时校正由于非球面镜放置时存在的X、Y方向的倾斜、X、Y、Z方向的偏心,曲率半径不准确、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