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桔小实蝇Bactrocera(Bactrocera)dorsalis(Hendel)是果蔬上的重要检疫性害虫,广泛分布于东南亚及太平洋热带地区和我国南方地区。该虫为害多种水果,造成严重经济损失。为了对该虫进行有效防治,本文对桔小实蝇在校园多类型生态环境中和增城基地农田生态环境中种群动态进行了系统监测,同时筛选出对桔小实蝇体表标记的最优标记物和标记方法,并应用标记-释放一回捕技术研究了桔小实蝇在果园、农田生境的短距离扩散情况和南岭森林公园及清远阳山秤架峡谷等地的远距离扩散情况。此外,本文也对桔小实蝇老熟幼虫的化蛹位置和空间扩展情况进行了详细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多类型生态环境中桔小实蝇种群发生动态
在校园多类型生态环境中,分别对果园区、住宅区、草坪区和菜市区中桔小实蝇进行监测,结果显示果园区种群数量最多,草坪区最少,住宅区和菜市区由于人为干扰较大,出现波动次数多于其他生境。但总体看来,该虫在不同类型生境中发生情况基本一致,均有两个发生高峰期,分别是在08年10-11月和09年6-8月。桔小实蝇受气温高,湿度大的气象因素影响,在09年7月16日,气温为31℃,相对湿度为75%的情况下,诱集到该虫数量达最大值435头/瓶/2周。而在09年24月期间,该虫总体数量不多,在3月26日气温为12℃,相对湿度为68%的情况下,调查数量出现最小值20头/瓶/2周。
2农田生态环境中桔小实蝇种群发生动态
在增城教学基地的农田生态环境中,分别于果园、农田、灌木丛和林地等不同区域对桔小实蝇种群进行监测。调查结果表明:桔小实蝇种群数量高低顺序为林地>果园>农田>灌木丛。但总体看来,桔小实蝇的种群数量出现高峰值的时间基本一致,均在09年6月中旬到7月中旬出现高峰值,并以林地监测数量最多达494.33头/瓶/2周,7月下旬种群数量逐渐下降并趋于平缓。
3桔小实蝇短距离转移扩散规律研究
果园短距离试验释放的标记桔小实蝇雄虫共1500头,回捕总虫数1306头,其中标记的有114头。标记量占回捕总量的8.73%,占释放总量的7.6%,并统计出该地段全部桔小实蝇个体数为17184头。
农田短距离试验释放的标记桔小实蝇雄虫共5000头,回捕总虫数582头,其中标记的有568头。标记占回捕总量的97.59%,占释放总量的11.36%并统计出该地段全部桔小实蝇个体数为5123头。
4清远阳山秤架峡谷生境中桔小实蝇的扩散规律
运用标记-释放一回捕技术在阳山秤架峡谷生境进行扩散试验,结果表明释放后桔小实蝇的最远扩散距离达到释放中心以北5km处和以南2km处。用三种体表标记方法处理过的桔小实蝇,其回捕量呈现基本相同的趋势,都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递减。红色记号笔标记的回捕虫量总体比喷漆标记的回捕虫量高10头左右。释放后第ld的回捕虫量最多,到第7d减少一半以上,从第8d到第24 d红色记号笔标记的共有20头,喷漆标记的共有10头,从第27 d开始回捕不到任何有标记的桔小实蝇。
5南岭森林公园生境中桔小实蝇扩散规律
南岭森林公园试验共释放了3000头标记的桔小实蝇,通过诱集捕获虫量为219.25头/瓶/2周,其中回捕虫量为8头/瓶/2周,分别在距释放中心两侧0.6km处5头,1.2 km处3头:分别于释放后lOd诱捕到1头,15d诱捕到5头,20 d诱捕到3头。回捕虫量占捕获虫量的3.65%,占释放总虫量的0.26%,并根据公式统计出该地段全部桔小实蝇个体数为82125头。
6桔小实蝇老熟幼虫空间扩展
试验分别在无沙和有沙不同条件下研究桔小实蝇3龄老熟幼虫的空间扩展情况。在无沙条件下,桔小实蝇为了寻找适合化蛹的位置可以多次跳跃并具有一定的方向性。通过统计数据表明,桔小实蝇最后化蛹位置为距中心50.06 em,每一次的平均跳跃距离为10.29Cm;而在有沙的条件下,桔小实蝇的平均化蛹位置仅为为7.84cm,平均跳跃距离仅为3.20 cm。
研究表明,单独一头老熟幼虫在寻找化蛹位置的时候,选择跳跃的方向是随机的,但起跳之后向同一方向跳跃的频次高于向随机方向跳跃的频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