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胎龄新生儿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骨钙蛋白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来源 :河北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pjwx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课题选择不同胎龄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动态监测其血清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P)、骨钙蛋白(OC)、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I)和钙(Ca)、磷(P)水平的变化,通过分析各指标的差异及相关关系,及IGF-I与身长、体重、体块指数(BMI)的相关性,评价不同胎龄新生儿骨形成状况,及各监测指标对诊断新生儿代谢性骨病的敏感性,寻求早期诊断新生儿代谢性骨病的敏感指标。方法:1试验分组:选择刚出生的新生儿90例,按不同胎龄分为三组,A组30例(胎龄≤32足周,平均30.1周),B组30例(32周<胎龄<37足周,平均34.8周),C组30例(37周≤胎龄<42周,平均39.4周)。三组病例无性别差异,无先天性疾病及代谢性疾病,无严重缺氧,感染等;母亲无代谢性骨病。2监测指标:血清钙、磷、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骨钙蛋白、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及身长、体重、体块指数。3标本采集:全部入选新生儿均在生后1天(1d)内及生后第14天(14d),于上午8∶00~10∶00采集空腹静脉血,并于生后1d内测量身长、体重。4监测方法:应用生化法监测血清Ca、P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分析(ELISA)测定法监测血清BAP、OC和IGF-I的水平,应用公式[BMI=体重(g)×10/身长(cm)2]计算BMI。5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指标测定的结果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各指标行正态性检验后,两样本之间采用t检验,两组以上样本采用方差齐性检验后行F检验,差异有显著意义者进行两两比较采用LSD法,方差不齐者采用Dunnnett’s T3法,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采用Pearson进行相关分析。结果1生后1d内A、B、C三组各项指标比较1.1 A、B、C三组生后1d内血清Ca水平分别为1.92+0.42mmol/L、2.03+0.32mmol/L、1.95+0.43mmol/L,三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F=10.969,P>0.05)1.2 A、B、C三组生后1d内血清P水平,分别为1.61+0.13mmol/L、1.63+0.27mmol/L、1.77+0.42mmol/L,三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F=29.451,P>0.05)1.3 A、B、C三组生后1d内血清BAP水平,随胎龄增加依次下降,分别为269.61+141.58u/L、187.34+97.94u/L、169.51+53.21u/L,三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F=116.331, P<0.01)。其中A组与B组、A组与C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B组与C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1.4 A、B、C三组生后1d内血清OC水平,随胎龄增加依次升高,分别为26.56+18.09ug/L、30.36+12.97ug/L、32.97+14.14ug/L,三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F=57.166,P<0.05)。其中A组与B组、A组与C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B组与C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1.5 A、B、C三组生后1d内血清IGF-I水平,随胎龄增加依次升高,分别为29.24+1.78 ug/L、35.12+2.05 ug/L、48.02+1.71 ug/L,三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F=71.681,P<0.01)。其中A组与B组、A组与C组、B组与C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2生后第14d A、B、C三组各项指标比较2.1 A、B、C三组生后14d血清Ca水平,分别为2.34+0.43mmol/L、2.49+0.38mmol/L、2.44+0.12mmol/L,三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F=12.114,P>0.05)2.2 A、B、C三组生后14d血清P水平,随胎龄增加依次上升,分别1.42+0.21mmol/L、1.68+0.19mmol/L、1.72+0.37 mmol/L,三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F=71.387,P<0.05)。其中A组与B组、A组与C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B组与C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2.3 A、B、C三组生后14d血清BAP水平,随胎龄增加逐渐下降,分别387.78+153.94u/L、211.25+21.97u/L、178.38+41.10u/L,三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F=126.383,P<0.05)。其中A组与B组、A组与C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B组与C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2.4 A、B、C三组生后第14d血清OC水平,分别为33.71+18.16ug/L、32.83+13.17ug/L、34.10+23.11ug/L,三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F=22.981,P>0.05)2.5 A、B、C三组生后14d血清IGF-I水平,随胎龄增加依次升高,分别37.28+1.87ug/L、59.54+2.15ug/L、66.13+3.26 ug/L,三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F=57.807,P<0.01)。其中A组与B组、A组与C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B组与C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3 A、B、C各组生后1d内与生后14d各项指标比较3.1 A、B、C各组生后第14d血清Ca水平较1d内均有所上升(A组1.92+0.42/2.34+0.43mmol/L、B组2.03+0.32/2.49+ 0.38mmol/L、C组1.95+0.43/2.44+0.12mmol/L),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2 A、B、C各组血清P水平,A组生后第14d血清P水平较1d内下降(1.61+0.13/1.42+0.21mmol/L),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生后第14d血清P水平较1d内上升(1.63+0.27/1.68+0.19mmol/L),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生后第14d血清P水平虽较生后1d内下降(1.77+0.42/1.72+0.37mmol/L),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3.3 A、B、C各组生后第14d血清BAP水平较生后1d内均有所上升。其中A组上升明显(269.61+141.58/387.78+153.94u/L),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 B组和C组虽有所上升(187.34+97.94/211.25+21.97u/L、169.51+53.21/178.38+41.10mmol/L),但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4 A、B、C各组生后第14d血清OC水平较1d内均有所上升。其中A组明显上升(26.56+18.09/35.71+18.16ug/L),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和C组虽有所上升(30.36+ 12.97/32.83+13.17u/L、32.97+14.14/35.10+23.11ug/L),但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5 A、B、C各组生后第14d血清IGF-I水平较生后1d内均有所上升。(A组29.24+1.78/37.28+1.87ug/L、B组35.12+ 2.05/59.54+2.15ug/L、C组48.02+1.71/66.13+3.26ug/L),各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4 IGF-I与BAP、OC的相关关系IGF-I水平在生后第1d内及第14d,与A组BAP及OC水平均呈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r=0.375,P<0.05)、(r= 0.561,P<0.01)、(r= 0.418,P<0.05)、(r=0.393,P<0.05)。其它无相关关系5生后1d内IGF-I与身长、体重、BMI的相关关系B组和C组生后第1d血清IGF-I水平与身长成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r=0.501,P<0.01)、(r=0.532,P<0.01);A、B、C三组生后第1d内血清IGF-I水平与BMI均成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r=0.526,P<0.01)、(r=0.656,P<0.01)、(r= 0.438,P<0.05)。其它无相关关系结论1胎龄越小,血清BAP水平越高,OC水平越低,IGF-I水平越低;BAP、OC、IGF-I在新生儿骨代谢中存在内在联系。IGF-I与新生儿出生时身长、BMI成正相关关系。2血清BAP水平的异常增高和P水平的降低可作为早期诊断新生儿代谢性骨病的敏感指标。3胎龄小于32周早产儿生后两周内血清BAP与OC显著增高,IGF-I呈低水平状态,提示成骨细胞功能活跃,骨矿化不良,尚未出现明显的追赶生长,需及时补充Ca、P等促进骨矿化,预防代谢性骨病。胎龄大于32周早产儿骨骼生长速度趋向平稳上升,生后两周即出现明显追赶生长,水平接近足月儿。4 IGF-I参与了骨代谢,推测IGF-I低水平时骨形成处于抑制状态,生理水平的IGF-I则促进骨形成,IGF-I有望成为新生儿骨代谢敏感而特异性指标。
其他文献
素质教育的提倡下,学校随之开始审视以往的教学模式,纵览全局而找到其中不足,有方向地改进,鼓励教师创新授课手段,营造出愉悦的气氛,使学生更好地参与进来,释放出自身的潜能,
写作文是小学生语文学习中的一件难事,也是教师语文教学中的一件难事.如何破解这“两难”,我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是,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实施科学的教学方
职中学校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普遍不足,首先,职中学校的学生存在一个共性特点,即文化课基础较差,对于语文普遍不感兴趣.其次,学生认为自己是来学习技术的,认为学习语文课程没
目的:研究新辅助化疗(NACT)紫杉醇联合顺铂(TP)方案对局部晚期宫颈鳞癌的近期疗效,分析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与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在NACT前后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化疗疗效和
目的:研究Survivin及Bak蛋白在不同病理级别胶质瘤中的表达及二者表达的相关性,探讨胶质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分子生物学机制,为进一步寻找早期判断人脑胶质瘤生物学
小学语文教学是各类学科教学的基础,而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主问题”设计是相对于一般的“碎问题”而言的,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巧妙运用“主
小学生习作本是来自生活的需要,是有话要说、有事要叙、有情要抒.然而受“主题思想”等因素的影响,孩子们在习作时脱离生活实际,远离真实感悟,为歌颂美而违心地书写美.
小学语文阅读效率低下,阅读内容缺乏创新性,直接影响了学生对于语文阅读的学习兴趣.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审美建构有利于增强学生对新事物的理解,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但是
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是每一名语文老师必须研究的重要课题.小学语文作为基础学科,通过阅读教学,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助推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形成.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会积
面对小学高年段学生“互评”作文时套话较多,“自改”不愿深究的现象,根据学生的情况循序渐进激趣:1.问卷入手,前期功课要做足;2.示范引领,磨刀不误砍柴工:心中有标准、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