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访责任倒查机制研究——以成都市青白江区为例

来源 :西南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bywbyt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领有中国特色治理经验的信访制度,已经在我国实施了五十多年。近些年来,国家印发了多份文件,只为疏浚信访渠道,提升信访工作水平。国家先后颁布了三份文件落实信访问题和群体事件责任制度,分别是《关于违反信访工作纪律适用〈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若干问题的解释》、《关于违反信访工作纪律处分暂行规定》,《信访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维护了信访工作的法定秩序,保护了访民的正当利益,对信访责任追究工作做了具体的规定。但是信访责任追究制存在固有的弊端,“零上访”等高压政策使得民众积怨加深,大量上访被压制激化了社会矛盾。政府被动追责无法体现政府在信访工作中的主动地位,也无法起到实质的追责效果。由此,信访责任倒查措施在许多地方开始实施,目的在于运用责任倒逼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真正履行自己的工作责任,提升信访问题的解决能力,维护民众的正当合法权益。在众多的责任倒查办法中,《青白江区信访工作约谈、责任倒查和追究制度》是目前制订的较为齐备的信访责任倒查机制,但是依旧存在不足,需要改进。本文研究分析了信访责任倒查机制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一是缺乏统一的信访责任倒查机制、二是信访责任倒查机制的主体客体问题,表现在主体模糊,客体操作性差、三是信访责任倒查机制的范围与内容问题,表现在范围不清,内容不具体、四是信访责任倒查机制的程序问题,表现在启动方式不易且单一,过程缺乏第三方的监督、五是信访责任倒查机制的责任追究问题,主要是表现在责任追究力度小。以上问题之所以存在,是因为信访制度本身的弊病,机构臃肿、权责不明,立法上不健全,问责制度存在局限。再加上公民责任权利意识淡漠,官员服务责任意识匮乏,妨碍信访责任倒查机制的推行。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对策,首先要建立统一的信访责任倒查制度,增强其权威性;其次是设立专门的信访责任倒查机构,同时合理界定信访责任倒查的对象,以此来明确信访责任倒查机制的主体与客体;之后是客观规定信访责任倒查的范围,具体划定信访责任倒查的内容,由此来明确信访责任倒查机制的范围与内容;再次是健全信访责任倒查机制的程序,丰富启动方式,过程主动接纳第三方的监督;最后是完善信访责任倒查机制的责任追查制度。  在当今推进全面深入变革的特殊时期,我们尤其需要加强对信访工作特别是责任方面的顶层设计,这也符合我们建立责任政府的要求。只有建设健全行得通、领导力强、能长期使用的制度规则,才能达到规范信访工作的目的,才能真正的落实信访责任,提升信访工作效率,保证信访人乃至广大人民群众的正当合法权益。
其他文献
长期以来,国家对党政领导干部(以下简称领导干部)的选拔任用工作(以下简称选任工作)都十分重视,因为是否能选出符合标准的好干部将直接影响到国家在今后的发展。因此选什么样的领导
当今世界科技革命日新月异,产业技术错综复杂,全球竞争日益加剧,这就决定了现代企业的技术创新来源不可能也不应当全靠内生和研发,利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和技术贸易平台,寻求和获取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物质需求得到满足,人们对降低社会风险的愿望越来越强烈,因而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社会保障的重要性日显突出。而在社会保障的各项内容中,医疗保险
政府的透明度吸引了来自不同层面的大量研究,透明度质量和背景得到改善。通过加纳的理论亮点和分析调查,这项研究有助于持续辩论透明度,并进一步评估政府如何建立对加纳公民的信
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改革的不断深入和进一步扩大,公务员的薪酬制度,已经成为受各界关注的一个焦点,其情况的复杂性和特殊性使其改革举步维艰,但是社会各界都在看着公务员薪酬制度
自中国加入WTO以来,我国经济贸易进入发展阶段,市场经济迅速发展,中国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但中国产品的总体质量水平与欧盟、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偏低,同时随着互联网的催生,线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很少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传统教学模式可以使学生接受课本上的知识,却不利于学生更好地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与交流能力.所以,教师应当改变
百年大计,教育文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老师,才能有好的教育。我们国家历来重视教育,为了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从事教育事业,同时激励一线教师努力工作,长期从教,吸引优
胜任能力模型作为一种现代化的人力资源管理工具,在组织的招聘工作中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应用。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法和归纳法两种研究方法,介绍了胜任能力模型的理论及相关概念,并阐述了胜任能力模型在组织招聘中的应用现状,为胜任能力模型在我国公务员招聘工作中的应用提供参考。在此基础上,阐述了我国公务员招聘工作的实施现状,并列举了我国公务员招聘工作中招聘规划不全面、笔试内容缺乏针对性、面试考官专业能力欠缺和招聘评
徐悲鸿是一个矛盾而又坚定的艺者,即是艺术家也是教育家,徐悲鸿的艺术主张在对当时绘画界顽固的守成派时,他是先进的。但在对于林风眠、徐志摩等人的艺术主张时,他又略显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