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荆坪潘氏宗族研究

来源 :吉首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xiuf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明清时期荆坪潘氏宗族为研究对象,关注宗族制度以及明清易代等历史性时刻在明清以来潕水流域的历史作用。荆坪潘氏宗族,是明清时期黔阳地方上的大族,谭其骧先生在论述《近代湖南人中之蛮族血统》一文中,对潘氏多有论述。本文在前人研究宗族的基础上,首先对荆坪潘氏起源与祖先迁徙等概况进行了较为详实的考辨,认为荆坪潘氏宗族先祖可能为明代初年迁居此地的军户;之所以会出现祖先系北宋功臣潘美后裔,且被贬谪于此的说法,是因为清代之际,潘氏宗族在进行宗族组织化建设的过程中,潘氏先祖“攀附”同姓大族,以他族世系为本支世系所致。明代中后期,潘氏宗族经过缓慢发展,开始出现了低层次的科举人员。在这一时期,荆坪潘氏宗族在家族精英如“潘继泗”等人的努力下,开始尝试参与主导被国家所承认的信仰体系中如“五通神”信仰以及“伏波信仰”,并初步在地方上塑造了潘氏宗族的正统性。随即而来的明清易代,却将潘氏宗族上升的势头打断。进入清代以后,在清政府为稳定地方,恢复社会秩序而推行捐纳、科举以及旌表等制度的影响下,潘氏宗族从清代中期开始,在一大批家族精英群体的带领下,推动荆坪潘氏再次带上复兴道路。这一时期,荆坪潘氏先后完成了首部《黔阳潘氏族谱》的编修、宗祠的建立以及祭田、族学等的建设,完成了宗族的组织化建设。而亦正是在这一时期,潘氏完成了其在地方上的正统化过程。文章对明清时期荆坪潘氏宗族展开研究,希望通过一个家族的历史演变来观察地方社会历史的发展,以及“边缘地区”希望借助宗族制度,在地方塑造正统化的历史过程,从而融入“中心文明”的努力。通过研究发现,宗族制度在明清以来的潕水流域的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影响。
其他文献
本论文的研究对象为1991年由民族出版社出版的《汉藏对照词典》。由于该词典的收词量大,涉及面广,对当时新生的各行专业术语及外来词汇进行了及时的翻译。故在众多藏汉双语词典里享有一定的名声和地位,并且对整个新时期以来的藏汉翻译工作起着巨大影响,成为汉藏翻译的最权威的工具书。因此笔者以词典学的理论与专业角度对该词典的编纂与翻译特点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与研究,并做出了客观的评价。第一章分有两个章节,第一节主要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办好教育的关键所在,尤其是中小学教师,他们肩负了为祖国培养合格建设者与接班人的重任,他们的素质关乎国家与民族的未来。处在教师群体优秀端的名师工作
背景和目的由于异物性和极小的尺寸,纳米材料可能对健康产生潜在的危害,特别易引起呼吸系统疾患。许多动物实验已经证实短期呼吸道暴露的不同纳米材料可引起肺部损伤,譬如肺
景天三七(Sedum aizoon L.),别名养心菜,景天科景天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是一种具有绿色保健等经济价值的野生蔬菜。结合我国超过40%耕地土壤酸化的实际情况,本试验通过模拟土壤酸
在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指导下,河南乡村振兴战略实践获得了显著成就。在“讲好中国故事,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的交流中,口译工作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口译策略的选择
早期来华传教士为了传教的现实需要,基于欧洲语言系统的立场,为中国语言的学习与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并取得了一定的学术成就。这些关于中国语言的介绍与研究性作品,为中国语
阅读是英语学习的一项重要技能。在学术英语领域,阅读能力的重要性尤为凸显。对于中国研究生来说,随着国际学术交流日益频繁,掌握良好的学术英语阅读能力,对其开拓学术思维、
近年来,由于李树经济价值高,所以李树在茂县的种植面积越来越大,但由于很多果农不能正确掌握李树施肥方法、种类和施用量,所以造成目前李树出现大面积叶片黄化的现象,李树生
目的CXCL16在正常皮肤表皮角质形成细胞中表达,在银屑病皮损表皮和真皮中表达强度增加,其唯一受体CXCR6在银屑病中主要表达于CD8+T细胞上,在CD4+T细胞上也有表达。已知在银屑病皮损的表皮中主要为CD8+T细胞,而在真皮层则主要为CD4+T细胞,然而CXCL16及其受体CXCR6在点滴型银屑病和斑块型银屑病皮损各层中的表达模式及在银屑病发病中的作用尚无系统研究。本文探讨了CXCL16及其配
电磁超表面因其轻量化、易集成和强大的频谱调控能力,逐渐成为近年来太赫兹、红外、微波等领域的研究热点。但由于其无源、窄带特性以及电磁属性不可变等不足,动态调控或谐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