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东喜马拉雅勒布沟地区,位于被称为青藏高原第三极的喜马拉雅东麓,有着丰富典型的生物类群和山地沟谷生态系统,在全球生态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具有着重要的地位。非飞行小型兽类动物的物种多样性组成和垂直分布格局,是勒布沟地区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成分。随着物种多样性沿海拔梯度的垂直分布格局在生物多样性研究与保护中受到广泛关注,总结过往关于物种多样性组成及空间垂直分布格局的结论,大致可以分为4种,即:丰富度随海拔升高而单调递减的模式;单调递减格局(Monotonic decreasing richness patterns);低海拔水平然后单调递减模式;低海拔高平型格局(Low plateau patterns);低海拔先递增然后单调递减模式,即低海拔高峰型格局(Low altitude peak pattern);中海拔最高的单峰模式,中峰格局(Mid-elevation peaks)。其中峰格局是各动物类群物种多样性垂直分布四类格局中最为常见普遍的格局,占比达到45%。喜马拉雅山脉其南翼沟谷属于典型的山地生态系统,海拔高差高达6 000 m以上,植被类型丰富,孕育着特有的生物类群,是山地沟谷物种多样性调查研究和生态保护的热点区域。西藏错那县勒布沟位于喜马拉雅山脉东麓段,隶属东喜马拉雅地区,海拔高差超过6 500 m,植被类型丰富,是喜马拉雅山脉南翼的典型代表,及物种多样性垂直变化格局研究的理想区域。在自然生态系统中,小型兽类具有物种多、生物量大、分布广和繁殖周期短等特点,大部分陆地生态系统均有分布,在能量传递和物质循环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所以小型兽类成为垂直分布格局研究的重要研究对象。有学者曾对勒布沟地区非飞行小型兽类动物进行过调查,如王达林等(1995)1993年6-7月西藏错那地区进行过小型兽类调查,其中调查区域包括勒布沟,但因缺乏全面深入的研究,对小型兽类的物种多样性垂直分布格局模式未有探讨,胡一鸣等(2018)喜马拉雅山哺乳动物物种多样性垂直分布格局有涉及哺乳动物调查。为更好地掌握这一区域的非飞行小型兽类动物资源状况,及物种组成和空间垂直分布格局,为此,在喜马拉雅东麓段勒布沟地区开展实地调查,分析该地区非飞行小型兽类的物种分布和区系组成,以此讨论东喜马拉雅南翼沟谷中非飞行小型兽类物种多样性垂直分布格局及其是否符合最为普遍的中域分布模式,解析分布格局的主要影响因素,为高海拔地区的生物多样性垂直梯度的格局研究提供更多的基础数据来源及参考,并将这一重要区域的非飞行小型兽类类群生物多样性及垂直分布格局模式展现。为此,在东喜马拉雅勒布沟对非飞行小型兽类开展实地调查,在区域尺度和地方尺度完成了以下研究内容:(1)勒布沟地区非飞行小型兽类物种多样性组成(地方尺度);(2)勒布沟地区非飞行小型兽类物种动物区系组成(地方尺度);(3)勒布沟地区非飞行小型兽类物种多样性垂直分布格局(地方尺度);(4)对比勒布沟沟谷区域非飞行小型兽类物种多样性调查结果和东喜马拉雅相关研究结论推测整个东喜马拉雅的非飞行小型兽类物种多样性垂直分布格局特点及分析其影响的关键因素(区域尺度)。于2018年7月—2019年8月对珠峰保护区进行了2次野外调查和研究,选取研究海拔范围为2 300-5 000 m,沿海拔梯度连续设置9个300 m海拔段45个样方采集点,累计布夹16,200次,野外调查工作65天。具体结果如下:(1)此次调查共记采集标本372号,分属3目5科10种,即:啮齿目,灰腹鼠(Niviventer eha);斯氏高山?(Alticola stoliczkanus);针毛鼠(Niviventer fulvescens);白腹鼠属待定种1(Niviventer sp.);白腹鼠属待定种2(Niviventer sp.);黄胸鼠(Rattus tanezumi);橙腹长吻松鼠(Drmomys lokria),劳亚食虫目,长尾鼩鼱(Soriculus caudatu);大爪长尾鼩鼱(Soriculus nigrescens),兔形目,藏鼠兔(Ochotona thibetana)。其中在2 300-2 900 m海拔段记录捕获到两个待确定物种,分别为白腹鼠属待定种1 Niviventer sp.和白腹鼠属待定种2 Niviventer sp.,已经取肌肉组织样保存,目前正在进行进一步的线粒体DNA Cytb基因序列鉴定。(2)所有标本的区系及保护等级分别为灰腹鼠Niviventer eha,保护等级-(LC);斯氏高山?Alticola stoliczkanus保护等级-(NT);针毛鼠Niviventer fulvescens保护等级-(LC);白腹鼠属待定种1 Niviventer sp.保护等级(未知);长尾鼩鼱Soriculus caudatu保护等级-(LC);大爪长尾鼩鼱Soriculus nigrescens保护等级-(LC);白腹鼠属待定种2Niviventer sp.保护等级-(未知);黄胸鼠Rattus tanezumi保护等级-(VU);藏鼠兔Ochotona thibetana保护等级-(VU);橙腹长吻松鼠Drmomys lokria保护等级-(VU)。在中国动物地理区系划分上,本次记录的10个物种,除去两个待定种未知外,均属于东洋界2种和古北界物8种,中国特有种1种。(3)根据本次勒布沟取样调查结果得出,观察物种丰富度在海拔2 600-2 900 m物种丰富度最高,达到峰值后,曲线呈逐渐递减趋势,到海拔3 800-4 100 m段有上升,但不明显,4 400 m后趋于平缓,而通过插值法对调查数据插值后的丰富度也呈递减的趋势,对比观察物种丰富度在海拔2 900-4 100 m下降稍平缓,其非飞行小型兽类的垂直分布格局为中峰格局。研究结果显示:该沟谷非飞行小型兽类物种丰富度在2 600-2 900 m海拔段出现峰值,随后随着海拔的升高递减,即从最低海拔到中海拔段上升至峰值后开始递减至趋于平缓,即显示出中峰格局特点,中喜马拉雅和东喜马拉雅具有相似的自然地理和气候条件。由此,可以推论东喜马拉雅沟谷的小型兽类垂直分布格局可能也符合中峰格局。喜马拉雅山脉东西走向导致其南翼各沟谷拥有相似的地理和气候特征,如各沟谷都南北走向,受印度洋暖流气候影响,拥有相似的植被垂直带分布等,这使得非飞行小型兽类物种多样性垂直分布呈现出相似的特点,故认为:在东喜马拉雅高海拔区域尺度背景下,地理和气候条件可能是影响物种多样性垂直分布格局的关键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