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利用红外线分析、叶绿素荧光、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和一些常规的生理生化方法研究了过渡带优势植物光合生理生态指标的日变化和空间变化(过渡带不同分布区)特征,以及源自不同地下水位的干旱胁迫影响,探讨了过渡带优势植物光破坏的防御机制及人工植被衰退的生理生态机制。
通过对比研究过渡带不同优势植物光合生理生态指标的特征,笔者得出如下结论:所研究的绿洲荒漠过渡带10种优势植物在夏季晴朗天气中午都发生光抑制现象,光抑制的程度具有物种的差异,说明过渡带植物中午光抑制现象具有普遍性。绿洲荒漠过渡带优势植物防御强光破坏的机制具有多样性。干旱胁迫可以调控过渡带植物光破坏的防御机制。绿洲荒漠过渡带人工植被梭梭和沙拐枣不仅发生短期光抑制现象,而且还发生长期光抑制现象。在夏季干旱、高温和强辐射的过渡带环境胁迫下,即使这些植物光破坏的防御机制发挥其最大作用,但仍旧不可避免的发生光合器官不可逆的光破坏作用,而且这种破坏作用随着向荒漠的延伸逐渐加重。与乡土种(白刺等)相比,人工植被梭梭和沙拐枣很难适应现今的过渡带生境,它们的衰退是一种必然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