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争议问题研究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nniechen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是司法机关新近界定的罪名。实践中该罪的适用对商业受贿现象起到了一定的遏制作用,但理论中关于该罪侵犯的客体、对象、客观方面和主体等问题,一直争议较大。   因此,本文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以下三个部分就这些问题进行了探讨:   第一部分为该罪所侵犯客体和对象的辨析。先从国内外刑法学界不同的观点出发,然后分析得出自己的观点,即认为该罪侵犯的客体是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和其职务行为的不可收买性,贿赂对象应当扩大到非财产性利益。   第二部分为本文的重点,即对该罪客观方面的评述。从“利用职务之便的理解”、“为他人谋取利益的探讨”、“回扣的定性”、“数额”和“感情投资”问题进行分析,得出“利用职务之便”应该包括直接利用和间接利用、在被动受贿中“为他人谋取利益”要件的存否取决于是一般受贿还是经济受贿、“数额”问题应完善、“感情投资”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第三部分为该罪主体方面的探究。对“非国家工作人员”的范围、单位能否构成该罪、跨国有企业改革前后受贿主体资格认定(以下简称“跨改犯”)、律师、注册会计师、评估机构等中介人员能否成为该罪的主体和“非国家工作人员和国家工作人员能否成为共犯”等问题阐明了自己的观点。
其他文献
生态难民,顾名思义可以简单描述为面对生态灾难,而被迫逃离的人。生态难民的现象是古已有之,但生态难民的法律地位至今还没有被国际难民法所明确确认。面对灾害,人最初的本能
随着信息公开浪潮的掀起,特别是2008年《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颁布施行,原《保密法》与信息公开制度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修改《保密法》的呼声也日益高涨。新《保密法》终于在2010年4月29日表决通过,并于2010年10月1日正式实施。新法既有在定密主体及权限方面的突破,也有在保密范围方面的保守,因而有必要作一番综合的比较考察,分析修订的亮点与不足。本文立足于《保密法》修订,首先对信息公开背景下保守国
An energy-balanced multiple-sensor collaborative scheduling is proposed for maneuvering target tracking in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WSNs). According to the pos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腐败问题已超越国界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关心的话题。在世界各国纷纷采取各种措施防治腐败的同时,我国也加紧了关于防治腐败的立法工作,增设巨额财产来源不明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海洋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世界各国纷纷通过建立综合性的海洋行政执法体制来应对海洋时代的挑战。中国的海洋行政执法体制虽然经历了三十多年的发展,在体制
环境教育是一个新生的、充满活力的却又复杂的学术和实践领域。随着生态问题的日益严峻和人们对环境问题的高度关注,环境教育承担的重要使命也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 本文结
人具有社会属性,需要相互帮助才能共同生存,志愿行为就是基于人类的公益、爱他性而产生的。志愿行为不但为一个国家创造了巨大无偿的经济利益而且也为人民带来了关爱与温暖。但是志愿行为作为一种人的行为,难免会引起很多纠纷,这就需要法律对其加以规制,使其更好的为社会服务。本文首先厘清志愿行为、志愿行为者等基本概念、将志愿行为分为正规和非正规为两种志愿行为来讨论;然后对志愿行为的法律规制的可行性与必要性进行分析
Cotton is the world’s most important natural textile fi ber, and is practiced on about 2.5% of arable land that supported the life of about 100 million family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信用是经济的基础。我国个人失信事件很多,信用缺失较为严重,已经影响到市场经济的建设及发展。这其中有道德的原因,但更多的是社会制度不完善所导致的。本文
期刊